對於香港劏房住戶來說,公屋之於劏房,簡直像天堂之於地獄。公屋由政府提供,租金低廉,環境更寬敞乾淨,讓基層市民得以擺脫昂貴租金和惡劣環境帶來的雙重壓力。
2015年7月,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全港有86400戶劏房戶;居於其中的,是171300人,但民間智庫影子長策會質疑這數據低於實際情況。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6月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香港劏房戶每月需要拿出41.1%的收入,去繳付狹小劏房的昂貴租金。
與劏房住戶相比,公屋住戶則輕鬆得多,租金支出通常佔收入不足兩成,房屋署還規定,租金支出超過18.5%的住戶,每月可獲減免四分之一租金。
難怪基層市民都想入住公屋。截至2015年8月,政府公布有超過28.2萬戶正在輪侯公屋。就在上一週,房屋署推出「特快公屋編配計畫」,推出1200個「不受歡迎」公屋,包括曾發生凶案、曾被追債的公屋單位,竟然接到88300份申請書,可見公屋受歡迎程度。
但事實上,香港政府目前計劃每年新落成公屋單位大約在兩萬個,假使從今天開始沒有任何再申請公屋,也要過上十多年才能讓目前申請者全部上樓入住公屋。更為複雜的是,最近還有部分公屋流入私人市場,改建成劏房,成為牟利的工具。
究竟現在還在劏房裏捱日子的人過着什麼生活,當他們知道公屋變劏房的時候,又會有什麼感受?
7月5日中午,烈日當空,「全港租客大聯盟」發起遊行,沿着灣仔修頓球場一路走到金鐘政府總部。身邊的示威者高叫「越租越貴」、「加租無限制」等口號。
負責人賴建國先生說,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2009到2013年,全港小型單位(實用面積小於40平方米的單位)的租金急升60%,但同時期基層薪金只增加24%,完全無法應付租金升幅。
55歲的豪哥住在旺角新填地街的「棺材房」,這是一種大小只夠躺臥在裡面的居所,無法站立,睡在裏頭,人就像躺在棺材裏。我們走過狹窄的通道,找到睡在第三張床下格的豪哥。他住在面積約4呎乘2呎、高3呎(1英呎約等於0.3米)的「棺材」內,連睡覺也要蜷起雙腿。
「住棺材房活動非常不方便,很容易筋骨勞損。但是這裏有免費wifi、電費免費、冷氣機免費、共用洗手間、洗澡免費,也算相當實惠。」豪哥說。棺材房月租本來1500元,2015年6月加到1600元了。
曾經歷婚姻破裂的豪哥,以前在深水埗租住劏房,但由於現在劏房租金不斷上漲,他連劏房都住不起,只能租棺材房容身。現時最希望找個地方終老。為了申請公屋,他只兼職做汽車維修員,「月入6000多,其實最多可以有萬多元,但我怕收入高過申請上限,所以有時不會上班。」
聊起最近公屋裏也有劏房,他不太相信,「公屋劏房?怎會有這種事情?算了吧,最重要政府建多一點公屋。我覺得這一點曾蔭權比梁振英好,梁振英上任前的承諾,現在都不知到了哪裏?」
39歲的湯太,與丈夫和兒子住在深水埗青山道不足100平方呎(100平方呎等於約9平方米)的房間,每天都要走四層陰暗狹窄的唐樓樓梯。
房內雜物堆放在雙層床上層,人幾乎沒有走動的空間。湯太說,「這裏比以前住得『舒服』,我們以前住板間房(一種用木板在室內分隔出的小房間),床上有木蚤,孩子晚上一直在哭,睡都睡不好。」
湯太已申請公屋3年,但一直未收到上樓通知,「現在是『等運到』,有些朋友申請了10年才能分派公屋,我不知道這段日子怎樣捱下去。」
當湯太聽說市區有公屋被改建成劏房出租,顯得難以置信,「太離譜了,連公屋都有劏房?政府不會監管這些人嗎?」
25歲的社工唐本源,畢業後任職社工已4年。一年前他租住位於觀塘偉業街的富合工廠大廈的工廈劏房。2012年這裏曾經發生三級大火,整棟工業大廈被滾滾濃煙籠罩。
但兩年半後的今天,這裏卻變成了隱蔽的劏房大廈。表面看來是普通公司大門的工廈單位,打開門,卻發現裏面被分成12個單位,還有公用廁所。唐笑着對我說,「我帶你看看我的『Hotel Style』劏房。」昏暗的燈光下是一間大約100呎的單位,各種電線掛在牆上,而且還有12個紀錄電費支出的電錶掛在牆上,看起來像一個倉庫。
唐本源2008年滿18歲便申請公屋,至今已經7年。單人申請公屋,需要通過房屋委員會的計分制度,排列先後次序。但政府一再改動計分制度,對於年輕的單身申請者非常不利。「我聽過有人要等14年才能上樓,我覺得我根本沒有希望可以輪候到公屋。買樓?更加無可能!」
「公屋劏房?沒有聽說過,不過反正我租不起劏房,也住不到公屋,對我也沒有多大影響。」唐本源說。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