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馬嶽:中港足球與中港矛盾

9月3日這場比賽,很有80年代時對中國隊的味道。下半場很多畫面,容易令老球迷想起30年前的519之役……

刊登於 2015-09-04

香港隊球迷賽前於深圳灣關口集合,期間展示港隊打氣物品。攝 : 葉家豪/端傳媒
香港隊球迷賽前於深圳灣關口集合,期間展示港隊打氣物品。

9月3日中國對香港的世界盃外圍賽,一度以為會引起中港衝突。最後終於沒有爆發衝突,很多人舒了口氣。

中國隊和香港隊在足球場上的恩怨,早在1980年代開始。呂大樂說,香港意識形成的一項重要事件,是1975年亞洲盃外圍賽香港對北韓。在此之前,香港最出色的球員通常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國際賽(如林尚義、黃文偉、張子岱等),香港人對香港足球代表隊沒有很強的身份認同。到了70年代中期,中華民國失卻在國際足協的席位,香港球星開始只會代表香港隊。1975年亞洲盃外圍賽,港隊與亞洲強隊北韓激戰至加時射12碼落敗,成為當代球迷的重要集體回憶。1977年世界盃外圍賽小組出線,晉身亞洲最後五強,香港足球隊成為港人身份認同的重要載體。

80年代港人撐港隊不含糊

80年代,由於地域和種子制度,港隊在國際賽經常會抽到和中國隊同組。這至少包括81年世盃外圍賽、85年世盃外圍賽、87年奧運外圍賽。香港當年正受前途問題困擾,社會充滿不安和躁動,但偏偏足球場上碰上強大的未來宗主國,一定要打倒中國才可以出線。80年代香港的發展本就在中國的龐大陰影下,足球關係正是中港關係的寫照。1985年5月19日世界盃外圍賽,香港作客北京擊敗中國隊出線,全城哄動,有一種大衛打敗歌利亞的驕傲。

以上的歷史回顧想說明:香港足球迷視中國隊為敵人有其歷史根源。84年奧運很多港人因中國拿15面金牌而興奮,多少港人為中國女排傾倒,但我80年代不止一次主場看香港對中國(也包括多次的省港盃主場),香港球迷可是毫不含糊的支持香港隊。

90年代港人撐港隊非必然

這種情懷在90年代以後逐漸減退。其一是因為香港隊在國際賽的戰績下滑,也沒有怎麼再碰上中國隊。97後出現的反而是某種身份危機。首先是98年港隊被揭發打假波,幾名球員每人收了兩萬塊便出賣香港,對香港球迷傷害很大。九七後體壇為了爭取獎牌,經常輸入內地運動員代表香港,香港代表的身份模糊,而主要體育盛事傳媒都一面倒追捧中國運動員而忽略香港運動員。記得2002年中國打入世界盃決賽週,電視評述員國旗塗面、揮舞國旗吹着哨子,極其興奮的為國家隊打氣。2004年,香港對中國在范俊業屢救險球下仍輸7球,中國隊因得失球不及科威特而不能出線,翌日竟有本地報章批評范俊業「逞強」。那個年頭,香港人撐香港隊並不是必然的。

直至近年,雖然香港隊的國際排名相當低,但本土意識令年輕一代多了入球場支持香港隊。2009年東亞運的奪冠可能有點影響,而體育新聞也多了報道香港運動員,香港足球開始再度成為香港身份認同對象。由2011年「蝗蟲論」和雙非等問題把中港矛盾推向高峰,接着的反國教科、政改爭議、佔領運動等,香港人覺得自己受天朝的強力壓制,民調反映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屢創新低。這個時候,不巧香港又抽到與中國同組。

對國歌喝倒采,在國際賽場不是太罕有的事,但較早前香港的事有點不同:球迷是對自己代表隊的國歌喝倒采。這種情緒是香港球迷不滿「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表香港的「國歌」,和敵視對手的國家有所不同。國歌作為國族主義和政權的象徵,對年輕一代來說,是未經選擇下「強加」給他們的,其處境正和政制上的不能自主脗合。現行的政制框架,同樣是未經選擇下強加在香港人身上的。

葉鴻輝所言的那種不給人睇死、要爭氣的精神是很香港的。當資源條件都遠不如人時,便只能靠精神意志頂住了。資源實力當然是懸殊,但要打倒我們是沒有這麼輕鬆的。

9月3日這場比賽,很有80年代時對中國隊的味道。無論在個人技術、體能、以至天時地利資源,香港隊都吃虧何止一籌,但是靠眾志成城寸土必爭將士用命咬緊牙關,反映出一種倔強的defiant的精神,打的完全是一道氣。中國隊不斷施加壓力,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解圍然後頂住了。葉鴻輝所言的那種不給人睇死、要爭氣的精神是很香港的。當資源條件都遠不如人時,便只能靠精神意志頂住了。資源實力當然是懸殊,但要打倒我們是沒有這麼輕鬆的。

下半場很多畫面,容易令老球迷想起30年前的519之役(雖然印象中,30年前中國隊的攻力和香港隊的防守力都應該比現在好,坦白說,對近年看香港隊不多的我來說,現在後防球員的個人技術認真麻麻)。久攻不下的中國隊愈來愈焦躁,不斷強吊球入禁區施壓,被港隊不斷以意志力解圍。作為紀念519勝利30週年,這是一場香港人都會記得的球賽。

(馬嶽,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醉心足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