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抗戰勝利70週年而拍攝的電影《百團大戰》,因票房奇高而陷入「偷票房」疑雲。這部電影以抗戰時期共軍與日軍在華北進行的「百團大戰」為原型,於8月28日上映,首日票房達5300萬元人民幣,上映兩日票房已近億。同日上映的《烈日灼心》、《聶隱娘》、《三城記》三部文藝電影,雖然排片率都超過前者,但票房總和僅3361萬元人民幣。《三城記》投資人、華誼兄弟公司總裁王中磊在微博怒斥「票房都去哪了?請拿開臟手!」《烈日灼心》投資人、博納影業總裁于冬也在微信朋友圈貼出「搜捕令」,呼籲全民追捕偷票房的「竊賊」。
不管「偷票房」的到底是誰,一部主旋律影片用「攤派指標」和特殊的分賬方式「虐殺文藝片」,無疑是當下電影圈一個獨特的存在。
由《新京報》財經記者鄭道森和文娛記者吳立湘共同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娛樂資本論」8月29日發表文章,質疑電影《百團大戰》的高票房來歷不明。該片上映首日排片率僅10%,低於同日上映的《烈日灼心》的20%和《聶隱娘》的12%,但票房收入卻佔當天總票房的40%以上,甚至超過了排片率30%的好萊塢大片《終結者5》。與此同時,《三城記》28日有近200萬票房莫名蒸發。從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展示所購電影票可以看到,很多人明明觀看其他電影,卻收到經過塗改的《百團大戰》的電影票;或是收到手寫的所看電影的票,而打印出的票則顯示為《百團大戰》。
此外,該文還質疑「主旋律」電影通過指標和特殊分賬方式「虐殺文藝片」。文中稱,經多名影院經理證實,該片投資方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下稱中影)曾向影院下達指標,要求各院在9月3日前完成相應的票房任務,完成者可保留所有票款,無需與投資方「分賬」。由於中影是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且由前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喇培康任董事長,因此各地方影院對於完成任務指標格外重視。
所謂指標也是為觀眾留下觀影空間,此乃紀念抗戰之責任。電影市場龐大,兼容並包,各得其所,「虐殺」之語乃「故作驚人之語」。
面對上述傳聞,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於8月30日回應,將對存在「偷票房」行為的影院「以章問罰、絕無赦免」。但他又強調,懷疑和批判不應傷及電影本身,以及以電影紀念抗戰的「莊重行動」。面對「虐殺」的指責,張宏森認為是無稽之談。然而廣電總局、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7個部門已在電影上映前下達紅頭文件,要求組織黨員、團員、學生觀該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