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於2000年的「九二共識」,在國民黨2016年總統大選參選人提名作業中差點壽終正寢,幸而在眾多「利益相關者」的關切下——更重要的,是在選舉的考量下,又復活了。一切都因為選舉,選舉是檢驗台灣政治真理的唯一標準。
風波的緣由,要推到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再挖深一些,則要推到去年3月間的太陽花學運。太陽花學運的主要訴求,是反對國民黨主政下的兩岸關係發展作為,尤其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簽署。反對的理由包含其程序與內容,批評者指其在程序上是未經公眾討論、未與反對黨協商的黑箱作業,內容上則認為它與台灣多數民眾的利益相違。
在太陽花學運的推波助瀾下,去年11月的5都、縣市長、縣市議員「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原來由國民黨主政的4都11縣市,選舉結果萎縮至1都5縣,這一慘敗的陰影至今籠罩國民黨,並在今年的總統大選參選人提名作業中發酵,對「九二共識」的檢討成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