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面》攝影展

陳卓邦

刊登於 2015-08-10

#影像

戴耀廷
戴耀廷
周永康
周永康
岑敖暉
岑敖暉
劉兆佳
劉兆佳
曾鈺成
曾鈺成
陳雲
陳雲
梁國雄
梁國雄
黃之鋒
黃之鋒
黃耀明
黃耀明
何潔泓
何潔泓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著相當大的衝擊,隨著中國產業資金大量注入與每年自由行旅客增加,雖帶動香港金融貿易、促進觀光經濟,但所衍生出的大陸人來港生育、推高物價、文化差異等問題,讓中港矛盾越來越嚴重,也因此激發香港人的本土意識,開始思考落實真普選,要求港人治港的重要,導致最後發生萬人上街頭的雨傘運動。

《面》一字有臉和面對之意。1840年法國攝影師貝亞德(Hippolyte Bayard)以長時間的曝光技術,拍攝了作品《溺死者的自拍像(Self Portrait as a Drowned Man)》,照片中蒼白的軀體和長眠不醒的神情讓他看起來就像一個溺死的人,貝亞德藉由此批判性的影像,來表達他對法國科學院漠視他攝影研究的不滿。因此《面》根據上述脈絡,拍攝香港近10年來,政治、文化、社會運動中的觀察者與行動者肖像,並運用 「闔眼」象徵港人在面對中港矛盾議題時,所產生不同面向的啟蒙性思考; 而「臉部延展」則是用來呈現香港人與中國之間模糊不清的身份認同,讓觀者從一張張被拉平的面像前,親身體驗香港人在共產政權下爭取自由民主的心境,並重新檢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被攝者包括了曾鈺成(香港立法會主席)、劉兆佳(全國政協委員) 、陳雲(香港城邦論作者 / 著名文化評論者) 、陳允中(菜園新村參與規劃工作室召集人)、戴耀廷(佔領中環發起人)、陳景輝 (前社運領袖 / 專欄作家 )、劉細良(主場新聞創辦人) 、龐一鳴(反地產霸權運動發起人)、周思中(社運農夫)、朱凱迪(社運領袖)、葉寶琳(社運領袖)、黃之鋒(學民思潮發起人 / 雨傘運動學生領袖)、梁國雄(社會民主連線主席)、何潔泓(土地正義聯盟召集人 / 前學聯副秘書長) 、周永康(前學聯秘書長 / 雨傘運動學生領袖)、岑敖暉(前學聯副秘書長 / 雨傘運動學生領袖)、何韻詩(文化監暴召集人 / 獨立音樂人)、黃耀明(大愛同盟發起人 / 獨立音樂人)。

陳卓邦

台灣攝影師,1983年出生於香港,從小跟隨家人移民到台灣,在台灣長大,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2013 年與王丹合作出版書籍《台北日與夜》,2015年與作家陳奕廷合作出版書籍《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現為台灣蘋果日報攝影記者。

地點:眾藝埕(台北市民樂街22號2樓) 展期:2015.8.1~ 8.21(週一至週日,10am~7pm)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