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張望:日本安保維新與中日角力

一般樸素的日本民眾也許沒有意識到,3年前,是他們把安倍送上了台。

張望:日本安保維新與中日角力
日本京都6月有大學生舉行示威,高叫口號抗議安保法案。

2015年7月16日,在東京永田町國會議事堂外數萬名日本民眾的抗議聲中,由執政自民黨控制的眾議院強行表決通過了安倍政權提交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和《國際和平支援法》。這兩部新安保法案標誌着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重大轉折,同時也為自衛隊在海外支援美軍作戰建立了法理依據。

然而,這一突變究竟是如何開始的?一般樸素的日本民眾也許沒有意識到,3年前,是他們把安倍送上了台。而這一切,都是從「希望令日本擺脫失去20年的經濟衰退」這一簡單願望開始的。

安倍政治學才是關鍵

2012年末,安倍晉三宣布復出競選自民黨總裁後不久,日本某電視台播放了一部耐人尋味的紀錄片。該片追蹤安倍如何在2007年辭職後潛心休養,力圖東山再起。片中可見,安倍定期前往位於東京谷中一座名叫全生庵的寺院練習禪坐,並到處參加黨內聚會聽學。據稱,安倍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首任任期內的教訓。他總結出,2007年政治災難中的最大問題,是其政權運營過分強調修憲,無法抓住日本選民的心。從那一刻開始,改善日本經濟,並通過改善經濟來提高內閣支持率,以迂回手段向修憲目標邁進,成為了日後安倍上台後的執政戰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