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準備升讀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四年級的陳文麗,在這個暑假決定去日本旅遊。從中學二年級開始,陳文麗每逢暑假都出外遊歷,但在當時,她看到的總是「另一番風景」。
中學時,陳文麗在北區一所親中學校就讀,中學二年級時,13歲的她首次參加了學校推薦的「內地國情交流團」。她穿起一身醒目的鮮紅襯衣,與隨團的二百多名學生,浩浩蕩蕩前往中國福建省。
七日六夜的行程中,她到過當地的革命烈士紀念館;出席了三、四個由內地官員主講、宣揚共產黨理念的講座;又在烈日下的廣場慶祝八一建軍節,看著同學對解放軍烈士獻花。
福建之遊後,陳文麗連續三年參加了大同小異的國情交流團,她遊覽過湖南、湖北,還有河南。
陳文麗坦言,自己並非特別熱衷了解中國國情,實情是,這些交流團團費相當低廉。「內地交流團最吸引的,是數百元就可以和同學到內地遊山玩水足足一個星期﹗」她解釋說,她和同學間因此都很樂意參加這些「超值」的暑期活動。
近年來,此類國情交流團在香港絡繹不絕,對陳文麗這一代學生而言,就像課餘的游泳班、羽毛球班一樣普遍。
香港教育局回覆端傳媒查詢時指出,單單是去年2015的暑假,就有多達50600名中、小學生,參與由教育局資助的內地交流團。按全港中、小學生總人數約71萬人推算,每100個中、小學生之中,起碼有7名學生曾經透過這一類活動了解中國內地。
內地交流熱,由胡錦濤說起
這股「內地交流熱」,可以追溯至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年代。
2007年6月30日,胡錦濤來港出席香港回歸10周年活動期間,在特區政府歡迎晚宴上致辭,提到要讓愛國愛港傳統薪火相傳:「我想特別強調的是,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經胡錦濤叮囑後,香港特區政府每年都在中港交流團上增加撥款。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在胡錦濤發言的3個多月後,在10月10日於立法會宣讀2007年《施政報告》。他以五段、共543字講述推動國民教育的工作,首次提到以公帑資助內地交流。
2015年的《施政報告》中,現任特首梁振英提出提供每間學校12萬元資助,鼓勵香港學校和內地學校結盟,在未來三年將「姊妹學校」的數量由之前的420所增至600所,三年共花費近2億元;又提到「計劃資助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最少各一次到內地交流」,預計由現時7300萬元開支,分階段增至每年1億1000萬元。
今年初出爐的2016年《施政報告》,進一步向「青少年內地交流計劃」增撥資源。
據政府統計資料顯示,過去五年,單是教育局就花了2.2億港元資助內地交流團。其中,由教育局委託機構辦理的交流計劃,2015至2016學年有10個,兩個由教育局全額資助,其餘8個計劃,教育局資助70%的費用,餘下30%由學生支付,學校也可為有需要的學生申請全額資助。
據教育局資料,2016年的這個學年,資助名額更增加至75000個,數字還仍未計算由其他政府部門資助的名額,總數字的龐大,可想而知。
年年中標的亞洲旅行社
教育局的撥款通常會以招標方式,托辦旅行社主理這些青少年內地交流團。由於資助額以千萬元計,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根據2015-2016年教育局資料,當年19條交流團路線由四家機構中標,分別為和富社會企業、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亞洲旅行社和港京管理人才交流中心。
記者翻查其中中標單位「亞洲旅行社」(下稱亞旅)的網頁,公司介紹指他們在組織香港各界人士回內地進行參觀、考察、交流,組團線路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擅長組織青少年交流團、學生學習考察團、大型參觀訪問團以及高規格拜訪交流團」。
端傳媒再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發現亞旅公司董事長是張成武,他在2010年以1347萬港元買下亞旅,成為公司董事長。張成武登記的英文名字是普通話拼音「ZHANG Chengwu」。
張成武入主亞旅後,這間在1980年成立、有36年歷史的公司,開始承辦教育局的中、小學生內地交流團,雖然之前他們從未承辦教育局的交流團,自此卻年年成功競標。
經初步統計,由2010至2013年,有六千多名中小學生參加亞旅承辦的內地交流團,以每人2000元團費計,張成武在短短三年之內已經入帳1200萬元。
2015至16學年,亞旅更成功承辦教育局資助的「同行萬里」全部的四條路線,包括湖南、湖北、河南和福建,可接待香港師生704人次,根據教育局通函公布的團費計算,即可獲得教育局資助近160萬元。
亞旅背後,找到中聯辦的名字﹖
亞旅年年成功競標,獲得政府資助,然而招標計劃卻並非「價低者得」。
翻查教育局關於資助計劃的招標資料,標書清楚說明「不一定採納索價最低的投標書或任何一份投標書,並有權與任何投標者商議批出合約的條款」。
如此一來,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就擁有極大的自由裁量權,決定誰人中標。
不過,這個評審委員會到底有哪些成員,教育局從未公開。
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張成武擁有亞旅99%股份,剩餘1%由宋岱持有,他的登記名字同樣用了普通話拼音「Song Dai」。
宋岱是「新文化事業(香港)發展有限公司」的前股東,根據《蘋果日報》2015年4月6日報道,這間公司由中聯辦全資擁有。「新文化事業」同時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控制《文匯報》、《大公報》,以及本港三大書局: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
而張成武的名字曾多次出現在親中報章中。根據《大公報》和《香港商報》的報道,張成武2011年曾與中聯辦辦公廳廳長安學平,一同出席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活動,宴請一批來港參觀的河南省委辦公廳官員。香港中原學生學者聯誼會2011年成立時,《大公報》報道,他亦和中聯辦人事部副部長楊勇一同主禮。
亞旅的前副董事長張良平,更曾經任職(中聯辦前身)新華社香港分社的接待處處長。
內地交流團的真正目的
要參加這些超值的內地交流團,參加者通常要先「過三關」:報名後需要通過小組面試;成功報團後參與一連串工作坊、團前會;回程後再在分享會中總結活動反思。
陳文麗參加過四次內地交流團,她記得13歲時首次參加交流團時,也需要通過類似的甄選。
陳文麗回憶說,那時要填寫一份問卷,表明是否認同「對活動充滿熱情」、「絕對服從指揮」、「遵守大陸法律」等原則。當時的她年少無知,縱然不太了解箇中原因,但為了去旅行,填上名字,身份證資料後,便在表格上不假思索地對問題劃上「剔號」,然後「簽署」作證。
陳文麗坦言,於她而言整個交流團最吸引是「便宜」,最難忘的是日間遊覽「不用看革命、可以自己玩」的景點、晚上在酒店房和同學消遣作樂。她又笑言,在許多次所謂的宣揚愛國愛黨的交流上:「他們有他們在台上講,我有我和同學在台下涼冷氣(享受空調)和聊天。」
今年暑假,陳文麗自己決定和朋友到日本東京旅遊。「年紀小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長大後就知道,他們有很多東西沒有談及,或只說了一部份,事情完整的版本根本不是這一回事。」
(為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陳文麗為化名。)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