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失速的子彈列車。」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Andrew Cuomo)這樣形容2019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紐約擴散的情形,「且還沒有減速的跡象」。
3月1日,曼哈頓發現第一個感染病例,「人們依然氣定神閒」,紐約市民莫林(Sandy Molin)告訴端傳媒記者,她是一家都市報紙的剪報員,每日的工作是蒐集發生在紐約大街小巷的新聞。兩個禮拜之後,數字接近一千,「電影院、酒吧、美術館,好玩的地方都關門了」,「百老匯也關了」,「大家開始有點慌」。
到3月底,紐約州的確診數字超過五萬,紐約市有三萬例——除了大排長龍的公立醫院、診所和超市之外,在這個美國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裏,絕大多數地方都已經按下了暫停鍵。就連紐約州的總統初選也被推遲至夏天,甚至影響到同樣在夏天舉行的兩黨大會。
截至3月29日發稿前,美國已經發現超過12萬確診案例,超過中國成為確診案例最多的國家。其中,有近一半的確診案例和近四成的病亡案例來自紐約州。
紐約市是紐約州疫情最嚴重的地方。紐約市皇后區埃爾赫斯特醫院(Elmhurst Hospital)的醫生科琳·史密斯(Colleen Smith)帶着攝像機走進了病房,向公眾展示了疫情治療區最殘酷的一面。這家擁有545張床位的醫院被《紐約時報》形容為疫情「震中」,僅僅在3月25日這天,就有十餘位病人因為2019冠狀病毒在這裏去世。「我們不得不找來一輛冷凍車,來保存去世的病人遺體。」科琳·史密斯在視頻中說。
曾經人頭接踵的紐約市,變得人煙稀少,寂靜無聲;醫療前線向外發出了物資緊急的求救聲;醫護人員精疲力盡的剪影、截圖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紐約警察局駕着車用大喇叭向公眾發出警告,要求人們留在家中……常年報導流行疾病的記者加略特(Laurie Garrett)將紐約形容為「美國版的武漢」。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明明已有武漢這個「劇本」,甚至還有歐洲各地的教訓,同樣的情景依然在紐約重演。
紐約現在有多糟?
「病人很緊張,家屬也很緊張。」一位在紐約醫院前線救治2019冠狀病毒感染病人的實習醫生對端傳媒記者說,「因為大部分醫院不允許訪客了,所以,每天醫生還要給重症病人家屬打電話通報。醫生很累。」
剛開始,「主治醫生還會盡量不讓實習生接觸病人。但沒辦法,(病人)實在太多了。」在他工作的醫院,從主治醫生到實習醫生都是12小時輪班安排,「連續14-15小時也很正常」,「顧不上吃飯喝水。」
口罩是重複使用的,防護服是「大家看到的網上的那種黃色或藍色圍裙一樣的,露頭露腳」。「醫院說我們的防護服儲備是夠的,但大家用起來仍然畏畏縮縮,每天病房裏都在說,為了節省防護服,請大家一次性把事情做完。」
「紐約的形勢就像這樣,」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H)主任福奇(Anthony Fauci)在接受一個電視訪問時,將他的手掌豎起來,示意紐約的感染病例數字曲線幾乎成90度——直線上升,並且「你無法預測它什麼時候會好轉」。
州長庫默在3月28日的簡報會上稱,這是一場「戰爭」。他稱紐約還需要至少三萬台呼吸機,而這些醫療器材的價格幾乎上漲了一倍。州長另表示,紐約需要至少12萬張病床,目前僅擁有5.3萬張。
另一位在一線工作的紐約醫生在電話裏對端傳媒記者說:「目前,紐約醫院只收重症病人,確診的輕症病人自行在家隔離觀察。」
「因為病房不足,很多病人共用一個病房。醫生壓力非常大,因為許多病人本身有其他疾病,譬如糖尿病、心血管問題等,或者年紀很大。有的病人,原本躺在那裏好好的,突然血氧指數就掉下去了,喘得很厲害,必須馬上插管。」因工作所限,兩位接受了端傳媒採訪的醫生都無法公開真實姓名。
「此時的季節很特殊,」他補充,「冬季的病人一般比較多,很多醫院就已經滿員,現在又來了2019冠狀病毒。」因此,醫生只能讓其他病人儘可能出院,將非緊急的手術取消或延期。「但醫院人手仍然不足,假期全部取消,大家都回來上班。」
「同時,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數量也開始增多。」他的數個同事已經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正在等待檢測結果。「基本上,倒下的(醫生護士)回家隔離,沒倒下的繼續工作。」
用來分流病人的臨時醫院正在搭建,由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在紐約曼哈頓Jacob Javits會展中心搭建的臨時醫院,就將收治非感染病患,以便將現有的醫院騰出空間,集中力量收治2019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目前,這個會展中心正在搭建第一批1000個床位,後期可根據需要升級到3000個床位。
同時,因為疫情的勢頭猛烈,特朗普在3月28日表示,將考慮對紐約、新澤西、康乃迪克的部分地區執行聯邦級別的強制隔離(enforceable quarantine),強制隔離後,民眾將不能像現在這樣自由在外活動。但州長庫默認為嚴格限制人們的自由是有違法律的。於是這個計劃也暫時擱置。
目前,紐約仍遵循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準則,包括人與人之間要保持六英尺距離,不得聚集,所有非必要的商業設施全部關閉,只有超市、藥房、洗衣房、銀行等必要設施繼續營業,餐廳不再提供堂食服務。同時,州長要求70歲以上的年長者留在家中,只有需要運動時才可以單獨出門,要佩戴口罩,除非緊急情況不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措施上,肯定不會有中國那麼嚴格,畢竟美國不是集權國家,能調動的力量只有那麼多。」
為什麼是紐約?
美國沒有第二個城市像紐約市一樣,作為國際都市,八百萬居民,每天有超過3000架飛機起降,500多萬人次搭乘地鐵,大量旅客來來往往。
「這個城市的性質,這個城市的聚集度,紐約是美國的旅運中心,當然會有很多病例湧入。」福奇在電視訪問中說。紐約州長庫默亦早在第一例確診病例出現時就表示:「感染者出現在紐約是意料之中,重要的是何時出現。」
3月1日,紐約市發現了首個感染病例。這是一位39歲的女性患者,她在2月末從伊朗返回曼哈頓的家中,當時並未發現任何症狀。幾日後,第二個病例被確診,一位五十多歲、在曼哈頓工作的律師,他沒有旅行史。接着,這位律師在紐約州韋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的家人相繼被確診。再然後,數字呈爆炸式增長。
直到3月中旬,紐約市民莫林對端傳媒說,「地鐵還是像蜂巢一樣,人挨着人。而且戴口罩的人很少。」她居住在皇后區,每日乘坐地鐵7號線換乘E線到達曼哈頓中城的辦公室上班。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裏,在疫情初期仍管理鬆散,很有可能加劇疫情情況的嚴重性。住在紐約市的Bethany George曾和未婚夫在2月底、3月初到亞洲旅行,並途徑疫情嚴重的韓國。回到紐約後,他們被要求在家中隔離兩週。她在隔離日記中寫道,第十天,他們便已按捺不住孤獨,到街上散步。第十二天,他們去了餐廳,見了朋友,還一起吃了冰淇淋。
「紐約人的隔離,可以遛狗,可以去戶外運動,甚至可以去買菜。」另一位紐約市民對端傳媒說,他是哈林姆區的一位社工。「措施上,肯定不會有中國那麼嚴格,畢竟美國不是集權國家,能調動的力量只有那麼多。」上面提到的紐約實習醫生補充。
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說,在這個八百萬人口的高密度城市裏,或許會有半數以上居民被感染。 更嚴重的是,還有大量的人口住在紐約州、新澤西州甚至賓夕法尼亞州。他們在紐約市上班,依靠火車、汽車或地鐵通勤。病毒就這樣蔓延着。
但除此之外,紐約也是美國檢測能力最高的地區。截至3月26日,紐約州共有10萬餘人接受了檢測,速度和數量都超過了其他州;全美共有50餘萬人接受了檢測,紐約州佔到25%。
美國的檢測權限一度全部掌握在國家疾控中心(CDC)手中,患者必須擁有疫情地區的旅行史和明顯的症狀才有資格獲得檢測。以至於二月、三月之間,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不時能見到求助或抱怨信息,許多患者稱自己有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卻因沒有旅行史或症狀不嚴重而無法獲得檢測。公眾亦質疑是否因檢測能力的限制,許多社區傳播不被察覺。
3月開始,CDC下放檢測能力,美國各地開始有100多個實驗室開始檢測,CDC也更新了檢測資格的標準,免疫力低或年邁者可獲檢測。
紐約州的行動搶先一步。在3月1日發現首例感染之後,州長庫默便宣布全州的檢測免費,以確保那些無醫保人士或移民有動力前往醫院就診。3月11日,庫默推動聯邦政府允許紐約州的28個公營或私人實驗室加入檢測行列,3月13日,紐約州接受檢測的人數就翻了十倍,確診人數也翻了兩倍。此後,紐約州每日的檢測人數都近萬。州內還有七個免下車檢測的快速監測站,所有醫院也都具備檢測能力。
在其他地區,例如記者所在的華盛頓特區,檢測2019冠狀病毒依然先要經過家庭醫生,然後開檢測單,再前往醫院急診室,進行取樣、送檢,前後所需七到十天。紐約州每百萬人中有5300多人檢測過,而在疫情同樣嚴重的加州,這個數字只有每百萬人中1600多人。
接受檢測的紐約人裏,有三分之一都被確診。這也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疫情如此嚴重的紐約,究竟是因為其獨特性,還是搶先美國其他地區一步暴露了問題?
「『紐約客』這個一直讓這裏的人們引以為豪、讓全世界豔羨的稱呼,現在卻成了負累。」
紐約之後,還會發生什麼?
「紐約為全國做了預警。」上面提到的紐約醫生說。隨着CDC下放檢測權力,各個州開始引進私營實驗室,商業公司也加入檢測試劑盒的生產,全美的檢測能力不斷提高,隱患也逐漸暴露出來。
毗鄰紐約的新澤西州,因承載了大量的紐約通勤人士,成為近日確診數量增加最快的地區。目前,新澤西州已經有1.1萬餘人確診,在3月28日一天就暴增2000餘人。白宮宣布,任何離開紐約的人都要自我隔離十四天。
此前舉行了Mardi Gras狂歡節的路易斯安納州新奧爾良市,成為了另一個疫情嚴峻的地區。狂歡節在2月24日舉辦,吸引了一百四十萬遊客,隨即出現了大量確診病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的公共衞生學院主任Rebekah Gee說:「我們擠在人群中,用同一個杯子喝飲料,一起流汗。現在我們知道了,這就是人們如何感染上2019冠狀病毒的。」
白宮宣佈,路易斯安納州成為「重災區」(Major Disaster Declaration)——如今,宣佈為「重災區」的州,已有21個。路易斯安納州長John Bel Edwards表示,到四月,就會出現呼吸機等醫療器材的不足,因此向聯邦政府請求援助。相似的情況,一而再地上演。
美國市長聯盟(The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Mayors)在3月27日發表調查稱,在提交問卷的美國41個州、213個城市裏,有85%以上的城市都迫切需要口罩、防護服、測試盒、呼吸機。並且,物資的短缺加劇了疫情的範圍和嚴重程度。這個組織是人口3萬以上的美國城市聯盟,有超過1400個美國城市市長是其組織成員。
為此,特朗普在3月28日動用《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這一在朝鮮戰爭時頒布的法律,要求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生產呼吸機。
疫情幾乎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截至3月28日,全美50個州中,有26個州發布了「留在家中」(stay-at-home)或者「就地避難」(shelter-in-place)的命令。在其他州,儘管州政府沒有發布統一的隔離指示,但許多市、郡也有各自的防疫規定。全美有至少2億人留在家中。
佛羅里達州、羅德島州等已經開始設立路障,對紐約牌照的車子進行登記。在紐約州內一些地方,也開始對紐約市的來客進行追蹤。「『紐約客』這個一直讓這裏的人們引以為豪、讓全世界豔羨的稱呼,現在卻成了負累。」居住在紐約市的作家榮筱菁在她的疫情日記裏寫道,「這是紐約人做夢都沒想到的事,可一夜之間也就這樣發生了。」
「州一級和地方政府都在採取措施,這是這個國家仍在良好運轉的原因。」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說。各州正在全力拖延病毒傳播的速度,即「壓平曲線」(flattern the curve)——讓感染者人數的增長放緩,這樣才不會造成短時間的醫療資源擠兑。根據美國憲法,公共衞生是州政府的職責所在。
「聯邦政府是一個協調者、支持者和資源的供給者,」福奇說,「我們會彌補上那些起初做得不好的地方。」
疫情給紐約的後續影響或者更為嚴重,紐約市長白思豪在3月27日的發布會上稱,這個城市的失業人口將達到50萬,約佔全市人口的6%——在疫情爆發之前,紐約市的失業率是3.6%。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紐約市的失業率為5.7%。
「現在食物等資源的供給還是很充足的,有些超市依然開到半夜。」紐約市民莫林說,「除了消毒液一直缺貨,水果、蔬菜、肉和蛋都可以買到。」
「但是,疫情看起來至少還需要幾個禮拜才能迎來希望。我更擔心之後,不愁吃喝的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