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美設追蹤器查芯片對華轉售;三方對美俄峰會達共識;黎智英據報健康堪憂

美驅逐艦在黃岩島海域巡航;南昌一男子景區殺害女性,據報受害者拒絕其搭訕;英法德稱準備好恢復伊核制裁;新喀里多尼亞建國方案觸礁
2025年8月11日,哥倫比亞波哥大,總檢察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紀念總統候選人、反對黨參議員 Miguel Uribe Turbay 的儀式上放飛氣球。 Miguel Uribe Turbay 在一次政治集會中遭槍擊兩個多月後去世。攝:Ivan Valencia/AP/達志影像

端傳媒十歲了,謝謝你一路相伴,讓我們有力量迎向下一個十年。現在訂閱享十周年限定優惠:暢讀會員首年75折尊享會員首年75折,一起守護獨立報導。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的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美聯社攝影記者Ivan Valencia:2025年8月11日,哥倫比亞波哥大,總檢察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紀念總統候選人、反對黨參議員 Miguel Uribe Turbay 的儀式上放飛氣球。 Miguel Uribe Turbay 在一次政治集會中遭槍擊,兩個多月後去世。

今天是2025年8月14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7條新聞:

據報美國當局在出口芯片貨物安裝追蹤器,調查對中國走私活動

路透社獨家引述兩名消息人士,指美國當局在他們認為極有可能被非法轉運至中國的先進芯片貨件中,秘密安裝定位追蹤裝置。消息人士稱,這種手法目前僅用於與特定調查相關的貨品,而安裝追蹤器有助日後對違反出口管制的個人或公司提出訴訟。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追蹤裝置是美國執法部門沿用了數十年的調查工具,通常用於追蹤出口管制貨品,例如飛機零件,近年則常用於打擊走私半導體。

另外5名活躍於人工智能伺服器供應鏈的人士對路透社稱,他們留意到戴爾、美超微電腦(Super Micro)等製造商的服務器貨件有被裝上追蹤裝置,這些服務器分別使用 Nvidia 和 AMD 晶片。他們稱,追蹤器通常隱藏在服務器的包裝內,但不知道由哪些單位在哪個環節上安裝。

路透社曾於今年1月刊登報道,指美國當局追蹤到人工智能晶片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阿聯酋偷運到中國,但未知當局是否憑追蹤器查出晶片貨品的下落。

路透社另報導,據報中國當局近期通過約談和會議等方式,要求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等科網企業解釋採購 Nvidia H20 晶片的原因。

報導稱,中國官員詢問這些企業,既然可以採購國產晶片,為何要選購 Nvidia 晶片。一名消息人士稱,中國當局擔心 Nvidia 要求中國企業提交給美國政府審查的材料,可能包括客戶數據等敏感信息。

彭博社日前報道,中國當局近期鼓勵本土企業避免使用 Nvidia 的 H20 晶片,特別是在任何跟政府或國家安全相關的設備和項目上。不過,消息人士指當局暫時沒有勒令企業停止採購 H20 晶片。

烏克蘭、歐洲與美國領袖視像會議,就美俄峰會達成五項共識

美俄元首峰會即將在阿拉斯加州舉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8月13日到柏林會見德國總理默茨,隨後與歐洲國家領袖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視像會議。

澤連斯基於會後表示,與會領袖就「阿拉斯加談判」達成五項共識

  • 必須籌備三邊會談模式,而且跟烏克蘭有關的一切問題,必須後續與烏克蘭單獨討論;
  • 和平談判必須以停火為大前提;
  • 烏克蘭必須被允許獲得真正可靠的安全保障;
  • 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的前景,必不能讓俄羅斯有權否決;
  • 和平談判必須結合對俄適度施壓。

政治媒體 Politico 引述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會上向澤連斯基和歐洲領袖表明,美方願意參與對烏提供安全保障,前提是該項保障並非基於《北約》第五條而作出的協防承諾。

Politico 還引述與會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會上提出,牽涉烏克蘭主權的領土問題,只能由烏克蘭總統領導談判,而特朗普表明同意。

黎智英子再指黎囚禁條件差,健康惡劣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名,案件原定於8月14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控辯雙方結案陳詞,但司法機構因應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宣布當日聆訊延期《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不少公眾人士為進入原定聆訊旁聽而冒雨排隊。

《日經亞洲》13日引述黎智英兒子黎崇恩形容,黎智英目前被囚禁在一個沒有自然光的牢房內,氣溫有時高達攝氏40度,其健康狀況惡劣,患有糖尿病,瘦得與其外號「肥佬黎」不符,甚至已經「時日無多」。

港府13日晚發稿,就「外部勢力,包括反華傳媒機構」就黎智英案及其羈押情況發表抹黑言論,表達強烈不滿和反對。港府發言人重申,黎被單獨囚禁,一直是懲教署根據黎本人意願而作出的安排。

美軍驅逐艦在南海敏感海域巡航

據《衛報》報道,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公布,美軍驅逐艦希金斯號(USS Higgins DDG-76)於8月13日在南海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中稱「黃岩島」,菲稱「班拿獨淺灘」,台稱「民主礁」)一帶巡航,以彰顯美國對維護航行自由和合法使用海洋的承諾。

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指,希金斯號13日在未經中國政府批准下非法闖入中國黃岩島領海,解放軍依法依規追蹤監視和警告驅離。聲明批評美軍行徑嚴重侵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嚴重破壞南海和平穩定,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美軍第七艦隊發言人則稱,艦船未遭到驅離,解放軍的聲明不實。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則召開記者會,公布美軍希金斯號及瀕海戰鬥艦辛辛那提號在班拿獨淺灘30海里外部署,中方一艘艦艇尾隨,菲方派出戰機巡邏,但遭中方戰機攔截。

就在11日,中國一艘海警船在黃岩島附近追截菲方巡邏船失敗,反而與一艘解放軍軍艦相撞。中國海警局事後發稿,批評菲方侵闖黃岩島,中方採取必要措施驅離,但沒有提及驅離失敗和中方船艦相撞的事故。

南昌一男子景區殺害女性,據稱受害者拒絕搭訕,警方指兇手有精神病史

中國一名19歲女生於8月1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景區遭一名男子殺害。據澎湃新聞12日報道,遇害女生為北京外交學院的大一女生,她當日穿着漢服遊玩拍照,遭對方用剪刀捅十多刀死亡。《南風窗》引述受害者家屬稱,兇手當時向受害者搭訕,索取聯繫方式,未獲接受後行兇。

南昌市公安局青雲譜分局12日發出通報,指犯罪嫌疑人席某某23歲,是江西高安人,有精神疾病診療史。席某某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英、法、德去信聯合國,稱準備好恢復伊核問題制裁

法新社8月13日報道,英國、法國及德國向聯合國發出聯合聲明信,表明已準備好啟動「快速恢復制裁程序」,一旦8月底前伊朗未有就其核計劃落實外交解決方案,就會重啟針對伊朗的聯合國決議制裁措施。

三國在信中還表明,他們將運用一切可行的外交手段,確保伊朗不會發展出核武器。

三國7月中向伊朗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伊朗8月底前重新凍結核計劃,否則就會啟動2015年「伊核協議」的「快速恢復制裁程序」條款。該條款將於今年10月到期,程序啟動後需時30天落實。有報道指,三國希望趕在俄羅斯10月出任聯合國安理會輪任主席國之前完成恢復制裁的程序。

法國就新喀里多尼亞建國的提案觸礁

在新喀里多尼亞「獨立派」政黨聯盟 FLNKS 悔約之下,法國有關該南太平洋屬地前途問題的提案宣告觸礁

新喀里多尼亞「親法派」、「獨立派」等各方代表上月與法國簽署歷史性的《布日瓦勒協議》,訂明新喀里多尼亞將在不完全脫離法國之下建國。根據協議,新喀里多尼亞仍將受法國憲法管轄,但可自主外交事務,其人口也將同時持有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國雙重公民身份,而非現行的只有法國國籍。

參與談判和簽署協議的,包括 FLNKS 的談判代表。不過,FLNKS 於8月12日宣布撕毁協議,理由是協議沒有訂明讓新喀里多尼亞舉行新一輪獨立公投,有違 FLNKS 多年鬥爭的原則和成果。

新喀里多尼亞於1853年成為法國殖民地,至1946年成為法國海外領地,1976年成立政府委員會,就一些內部事務享有自治權,但1979年又被法國重置於直接統治之下。2018年、2020年及2021年,新喀里多尼亞三次舉行獨立公投,但多數選民選擇保留法國海外領地的地位。

2024年5月,法國在新喀里多尼亞推動選舉改革,擬允許短期居留當地人士享有投票權,被認為是為了削弱最大原住民族群卡納克族的影響力,最終觸發示威和騷亂。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