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失語:李卓人與香港民主派難以言喻的困局

他承認,對於一些質疑,回應是慢了;他承認,民主派仍然難以跟本土派溝通;他承認,面對建制派「素人」陳凱欣,有時不知怎回應。但他強調,就算沒有大台,「政治」從來不能放一邊。
2018年11月27日,李卓人於油麻地「老巢」職工盟總部,從容地回應他眼中「最美麗」的一場選戰。
香港 政治 政治團體 選舉

【編者按】九龍西立法會補選敗北後兩天,在始料不及的連場大雨中,李卓人濕着身去石硤尾謝票,「從政以來,未試過選舉日下雨」。喊了一個月口號的面容鬆弛過後,李卓人回到「老巢」職工盟總部,從容地回應他眼中「最美麗」的一場選戰。

面對民主派在九龍西「跌票」,抓不緊中產,在基層也站不住腳。作為民主派最主要中間人的李卓人承認,民主派要全面檢討,聆聽選民的無力感,當中最急切的可能是面對本土派的年輕人。李卓人說民主派輸給冷淡;本土派說對民主派心淡。修補缺口該如何說起?

電台主持一再追問李卓人,口中「冷淡」,是對誰的冷淡?李卓人說,心淡有很多種。這種未能言全的無力感,不止纏繞選民,還籠罩整個民主派。

選舉備戰一個月多,助選團隊為了形象起見,一直「嚴禁」李卓人戴鍾愛的短咀Cap帽,連李卓人都大惑不解,「Cap帽有什麼問題,蓋着頭還可以午睡」。這頂帶點九十年代風格的短咀Cap帽唯一「解禁」的時刻,竟然出現在選戰當天,香港眾志所設計的網上「告急」圖。不少年輕人協力廣傳,有支持者以此用作臉書Profile Picture,李卓人「真人」終於浮出來。

選舉當日,冒雨替李卓人在黃埔拉票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在社交媒體坦率說:「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幫一個六字頭(年屆六旬)的候選人助選;我更加無想過,自己會幫一個六字頭的候選人吿急。」李卓人自己都說,無想過會出來參選,一切源自政府不公義的DQ(Disqualified,取消資格)了一代年輕人,他才「聞戰鼓上戰場」。

2018年11月26日,九龍西補選點票完成,陳凱欣獲得當中近5成選票(106457票)當選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擊敗泛民主派李卓人(93047票)和馮檢基(12509票)。
2018年11月26日,九龍西補選點票完成,陳凱欣獲得當中近5成選票(106457票)當選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擊敗泛民主派李卓人(93047票)和馮檢基(12509票)。

民主派與年輕人的失語

「為了2019區議會,2020立法會翻盤,為了基層的聯盟,我才走出來,當然劉小麗出來選是最理想。」李卓人不其然拿起鍾愛的Cap帽戴上,邊弄帽邊說。

這位民主派政壇大哥在整場選戰說了很多次「從政以來」,語調令人感到民主派已經垂垂老矣。這句「從政以來」再聽下去,都有點誠懇的反思。李卓人承認,這是他從政以來民主派所陷入的最尷尬的位置,「我明白選民不是反對抗爭而不投給我們(民主派),現在民主派要面對一個碎片化的社會,如何回應?」由2016年立法會敗選至今,李卓人腦海都留下一個大問號。

李卓人敗選強忍淚水,說香港人和民主派都要「打不死」,寄語民主派要準備打2019、2020年的選戰;另一方面,他也得承認當政府即將DQ整代年輕人時,繼續參與議會的民主派與年輕人已經失去了共同語言。

本土派今次對民主派的批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本土派不是對香港的未來失望,而是對民主派失望」。從選舉結果看出,2016年立法會選舉在九龍西投了游蕙禎與黃毓民、代表本土派的4萬票,在今年3月和這次的補選都不知所蹤。另外,年輕人在網上發炮,不滿民主派潛在的「大台霸權」,即是「不投給民主派就是不投給民主一票」。雨傘之後四年,本土派對「大台」(泛民)仍然十分不滿,分歧沒有拉近。

2018年11月16日,李卓人在油麻地榕樹頭公園舉行造勢大會。
2018年11月16日,李卓人在油麻地榕樹頭公園舉行造勢大會。

其中一個最能團結民主派的老大哥李卓人,談及未來如何與本土派溝通,會否做此中間人,他只苦笑:「我已經被封為『左膠、大中華膠、泛民膠』的『三膠』(「膠」為香港網絡常用貶詞,有愚蠢之意)了,實在當不到這個角色。『如何溝通』這條問題,我想連年輕人之間都未必答到。」李卓人明白在「苦無出路」的政局,總會互相攻擊,但溝通是雙方的,建議雙方是朝着大局去談,要談彼此的出路,不是單方面的批評。

可是,對於「大局」的定義,雙方都有分歧。民主派傾向參選議會,年輕人已對不公義的議會心灰。有年輕人認為用「焦土」策略,票投建制派等於讓立法會完全死掉,在「物極必反」的定論才喚起市民的抗爭。這方面,民主派不同意,李卓人更明言再「DQ」下去,也不支持「總辭」(非建制派議員全體辭職抗議)。

2018年11月25日,李卓人選舉團隊在石峽尾冒雨拉票。
2018年11月25日,李卓人選舉團隊在石峽尾冒雨拉票。

面對沒邏輯攻擊的失語

李卓人在街上深深感受到年輕人的集體「心淡」,不少聲音要他「杯葛這個議會」。「我同意,選民對議會心淡,也對民主派心淡,兩者都有直接關係。」李卓人解釋,這數年政府不公義地「DQ」議員與候選人,對議會心淡的圈擴大,自然會對傾向參選的民主派心淡。

就算處於這個「尷尬」位置,李卓人明言不會放棄議會,「90%人叫你不放棄;10%叫你放棄,如果你真的放棄了,10%叫你放棄的人又不是幫你,那就慘了」。

如果政府再「DQ」候選人,那不是令民主派更尷尬嗎?

「尷尬都無辦法,我的理論是『不放棄』,如果放棄了,那就是放棄了找空間幫市民做。眼前要做的是找一個民主派會打贏的點,在這個點上再宣傳多些。」李卓人聲音沙啞的說。

李卓人認為,若果明年的區議會選舉本土派派人參選,會是一個雙方溝通的契機,可是一旦政府取消所有本土派的參選資格,在這個制度不公的議會,只會加劇年輕人那種「無人可以代表了我們」的情緒,本土派與民主派的年輕人之間的矛盾會加深。

2018年11月24日,劉小麗與義工團隊落區跑步拉票。
2018年11月24日,劉小麗與義工團隊落區跑步拉票。

民主派與本土派的溝通,雙方均顯得老鼠拉龜,無從入手,接觸市民的平台亦似乎停留在社交媒體的同溫層。在今次選戰中,李卓人深深感受到,民主派長期被傳統媒體定型成「只講政治」的團體,形象深入民心,而且建制派用「素人」的語調去攻擊民主派時,李卓人承認「呆了」,習慣了政治語言的他,有時不知怎回應。

香港最有影響力的無綫電視台(TVB)打破近年傳統,為這次補選舉辦選舉論壇。觀眾都期待前記者陳凱欣的口才。原本是鬥「熟書」(熟悉政策)的武林大會,陳凱欣對李卓人的一攻一守變得簡單直接,甚至有些意料之外,嚇呆老將李卓人。

一次,陳凱欣在選舉論壇問:「李卓人,你知不知黃埔的居民今日最困擾是什麼?」

李卓人答道:「應該是業主立案法團的糾紛。」

陳凱欣:「你錯了,是嘈吵。是你的助選團太嘈吵。」

2018年11月25日,建制派候選人陳凱欣在黃埔拉票。
2018年11月25日,建制派候選人陳凱欣在黃埔拉票。

李卓人頓時呆了數秒,即時連忙向選民致歉,後來也敵不過陳凱欣連串的攻擊——「李卓人口號化,立場行先,為反而反」。

選前一周,陳凱欣的「民生最優先,政治放一邊」口號在電視台的晨早新聞反複播放,成功「入屋」。同時,陳凱欣涉及抄襲民主黨、在論壇說李卓人沒有參加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等嚴重錯失,市民都沒有太在意。

李卓人反駁,陳凱欣很多攻擊是沒有邏輯。「陳凱欣每一次都說我:『立場行先』,有立場無論據就是問題。但我想問一個政治人物『立場行先』有什麼問題?但是,我知道,這樣好洗腦的。」

李卓人同意,民主派沒有傳播的平台,面對攻擊時反應有時不夠快。事實上,連民主派友好的傳媒《蘋果日報》,基層與工人有關的民生新聞都不會置於起眼的位置,因此李卓人創辦的職工盟與工黨,關心罕有病、工人、被邊緣化的基層新聞,都甚少見報;但電子傳媒報導有關民主派的新聞,大多被歸類為政治新聞,引申出來的形象便是民主派「為反對而反對」。

2018年11月22日,立會補選前夕,李卓人與義工團隊在德朗邨洗樓拉票。
2018年11月22日,立會補選前夕,李卓人與義工團隊在德朗邨洗樓拉票。

與普羅民眾的失語

如是者,宣傳平台與議席似是形影相隨一樣化不開的關係,這樣又回到香港八十年代英國殖民政府開放直選時,給壓力團體的迷思。李卓人說:「如果沒有區議會的議席,我們沒有樁腳,沒有資源,民主派怎樣跟市民溝通?」因此,民主派現在不想選,還是要選。

兩次的補選結果都反映民主派在基層屋邨都入不了屋,在缺少「樁腳」,民主派只能靠用「街站陣」包圍屋邨,但一張傳單,根本做不到政治感召。李卓人覺得,民主派要由頭做起,做家訪做個案,做好溝通的橋樑。「工人們起初都說政治與我無關,被制度剝削後,便知道政治是每一個人的事。當中有一個過程的,而這個過程,現在我們接觸不到基層。」

李卓人在今次宣傳短片:「從政以來,有對的時候,也有錯的時候。」他不是民主派當中一個反應最快的人,但一定是民主派道歉最快的一個。

他承認,對於一些質疑,回應是慢了;他承認,民主派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他承認,面對建制派「素人」陳凱欣,有時不知怎回應。但有一件事,他託傳媒,社會如何碎片化,如何無大台,都希望點出「政治」從來不能放一邊。

 2018年11月3日,李卓人與泛民在土瓜灣舉行造勢活動。
2018年11月3日,李卓人與泛民在土瓜灣舉行造勢活動。

「各位市民,如果有一日,有人告訴你政治與民生分開,那個人是在騙你的。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過程,而民生便是資源分配的結果。資源分配不公平,權威菁英吸了全部,中產基層都會受影響,無人可以用一句『我不想搞政治』混得過去。」

「阿人,簽東西!」在職工盟的辦公室,總是有一位職員催李卓人簽東西,因為工人的事都關他的事。捱過三個通宵,61歲的李卓人帶點疲態去簽好每一張紙。謝票後,他說會重戴短咀Cap帽,由「人哥」做回「阿人」。

只要有市民需要民主派入議會,李卓人說都會想辦法在「不公義」的議會找空間。這就是李卓人今次敗選後說「打不死」之意。一浪接一浪的「DQ」風波洶湧而來,李卓人那種「打不死」的理念能否站住腳,還看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投票意欲低係因為有機會嘅更生反對派候選人都被DQ!
    正如一場打黑哨嘅球賽, 冇必要同你守規矩去繼續!

  2. 兩次的補選結果都反映民主派在基層屋邨都入不了屋,在缺少「樁腳」,民主派只能靠用「街站陣」包圍屋邨,但一張傳單,根本不做不到政治感召。李卓人覺得,民主派要由頭做起,做家訪做個案,做好溝通的橋樑。「工人們起初都說政治與我無關,被制度剝削後,便知道政治是每一個人的事。當中有一個過程的,而這個過程,現在我們接觸不到基層。」
    【但一張傳單,根本不做不到政治感召。】

  3. 選前一周,陳凱欣的「民生最優先,政治放一邊」口號在電視台的晨早新聞反複播放,成功「入屋」。同時,陳凱欣涉及抄襲民主黨、在論壇說李卓人沒有參加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等嚴重錯失,選前一周,陳凱欣的「民生最優先,政治放一邊」口號在電視台的晨早新聞反複播放,成功「入屋」。同時,陳凱欣涉及抄襲民主黨、在論壇說李卓人沒有參加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等嚴重錯失,市民都不沒有太在意。
    最后一句话没看懂。【市民都不沒有太在意。】

    1. 「市民都沒有太在意」,多打了一個字,謝謝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