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一個月前,9月18到20日,接連3天,文在寅展開任內首次訪問平壤的行程;南韓總統專機首次降落在平壤機場,金正恩與妻子李雪主公開亮相,親自迎接文在寅夫婦,軍儀隊則公開尊稱文為「總統閣下」;文、金隨後更一同乘車,接受平壤市民夾道歡迎。
經兩階段協商後,文、金簽署並發表《平壤共同宣言》;罕見的是,文在寅破天荒於平壤五一體育館,面對在場15萬市民,發表公開演說,兩人隔天還同妻子與雙方高官共遊白頭山。
第三次兩韓峰會,就在許多如此前所未有的破格演出下落幕。自今年6月的川金會後,半島談判一度陷入停滯,北韓堅持先與華府深化互動再分階非核化,而美國執意要求平壤力行完全、可檢證且不可逆的非核化(CVID),美朝雙邊關係因尋無交集導致談判陷入僵局。此次兩韓峰會,恰為這種氣氛導入正向的催化劑。
兩韓峰會後,文在寅在9月23日捎著金正恩口信,飛往美國與特朗普(川普)見面,其後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講;10月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飛往平壤與金正恩會晤,美朝達成共識,稱很快將有第2次領導人會晤(特金會)。美朝韓三方互動頻頻,南韓方面宣稱,今年內發表《韓戰終戰宣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民族」符號的強化
此次文、金的接觸,強化出了一個「南北一體」的民族符號,藉以暗中向特朗普展現另一種外交辭令——南北韓不只在地理上,現在就連精神上的距離也極為密切。
舉行第三次南北峰會的時候,正是秋天收割時節,又是韓人最重視的秋夕(中秋)假期前,值此,豐收、團圓的意象也充斥著南北峰會。「我們」、「民族」與「命運自決」等概念在3天日程中頻繁顯露;金正恩帶著文在寅一同登上被視作「韓民族發祥地」的白頭山,也是要讓雙方一起對外展現「民族一體」的形象。
-
「我們深切感受到該承擔的責任,希望這次會談能留下豐富結果,成為獻給韓民族8千萬人的秋夕禮物。」(文在寅)
-
「我們要能戰勝試煉,讓力量更大更強更團結;凝聚起來的民族之力,就能締造合為一體的強大祖國。」(金正恩)
-
「雙方領袖再次確認民族自主和民族自決原則,為民族和解及合作、堅固的和平與共同繁榮,一貫並持續發展南北韓關係。」(平壤共同宣言)
今年三回兩韓峰會,都是為日後的美朝峰會鋪路,但相較6月中的特金會,文金兩人不僅見面頻繁,互動也更為熱絡。比起金大中與盧武鉉等歷來造訪北韓的南韓總統,文在寅獲更多破格的高水準接待;曾經神秘且不可測的金正恩,也透過與文相會,在螢光幕前展現出不為人知的「幽默」與「謙卑」的言談風格。
自去年5月上任後,文在寅矢言要讓南韓成為半島無核化協商的「仲裁」角色,積極推進「先採取無核化宣言、再履行無核化措施」,並意圖搭起美朝對話的橋樑。他一方面主張與北韓交好、累積互信,另一方面也維持與美同盟,在去年北韓的高頻度飛彈試射與核子試驗下,公開贊成制裁北韓。
但此次文、金的接觸,強化出了一個「南北一體」的民族符號,藉以暗中向特朗普展現另一種外交辭令——南北韓不只在地理上,現在就連精神上的距離也極為密切。此時,若美國還是唱反調,就是在阻礙南北民族和解,美國「外力干預」的負面形象就會凸顯出來;另一方面,這樣的意象操作,也是在為《平壤共同宣言》積極鋪陳。
《共同宣言》,兩韓描繪的路線圖
除了去核方式外,美朝間要的非核化,在適用的空間上,也存在歧見。但若將本次《宣言》,視為南北韓進一步對美國釋出善意、樹立信賴的開端,展望就會不同。
文金兩位領袖在本次會談中簽署的《平壤共同宣言》,相較4月底板門店達成的首次會晤、以及6月中旬特金會達成的協議,有更具體進展:首先是雙方達成軍事領域協議,再來是北韓開口廢除核武設施。
透過軍事協議,南北韓訂出防止雙方發生衝突與全面中止敵對行為的依據,自今年11月起,中止在軍事分界線一帶的所有陸海空演習,而除了確定拆除非武裝地帶上下一公里內的監視哨所外、還設置禁航區與和平水域,並啟動相互通報機制,同時設立軍事共同委員會,待日後繼續討論細部操作問題。
另一方面,過去兩次文金會與上回特金會中,「非核化」雖在協議中出現,卻未被金正恩本人言及,這回金正恩終於自己說出:「⋯⋯承諾將積極努力讓韓半島成為無核武與核威脅的和平淨土。」北韓更宣布,自行廢除位於西海東倉里的引擎試驗場與飛彈發射台,並開放相關國家專家參觀。
自6月中的川金會後,北韓開始具體主張與美國的互動方式,平壤當局希望美朝先發展良性關係,再來討論非核化——平壤自己有善意舉動後,美國也應給予相當程度反饋,以此建立互信,再進到實質非核化談判。
如今,金正恩更透過與文在寅會面的機會,將此準則放入《共同宣言》中,來對美國喊話。半島問題上最牽動美國神經的,北韓寧邊的核子設施,也被北韓公開在《共同宣言》中拿出來做「交易」——美國得採取「相應舉措」,北韓才會考慮撤銷寧邊核設施。
寧邊距離東倉里僅70多公里,可說是北韓的「核武園區」,內含原子能研究機構、核子反應爐、核物質濃縮設施與核燃料棒製造廠。若連寧邊核子設施都放棄,就形同宣告北韓將不會再生產核武。
此舉或可視為北韓在無核化方面做出的突破,但其「放棄未來」的同時,現存武器仍續保留。金正恩自己也透露,自己要的「非核化」非僅限北韓,也包含撤除美國在南韓設下的核保護傘。
美國卻從未對此有所表態,亦即,除了去核方式外,美朝間要的非核化,在適用的空間上,也存在歧見;但若將本次《宣言》,視為南北韓進一步對美國釋出善意、樹立信賴的開端,展望就會不同。
兩韓領袖都希望美國能發表《終戰宣言》,但特朗普一直採消極姿態;如今北韓先與南韓達成軍事協議,文在寅更在會後數度提及《終戰宣言》不會影響駐韓美軍地位,如此操作方式,可能是要卸下特朗普與美國主流輿論持疑者的心防,讓華府走上兩韓開好的談判軌道。
文在寅成金正恩「發言人」
這半個多月來,文在寅一直扮演著金正恩的傳聲筒,金正恩的言談內容,已成文在寅的重要政治資產。
這半個多月來,文在寅一直扮演著金正恩的傳聲筒,金正恩的言談內容,已成文在寅的重要政治資產。
首先,在第三次兩韓峰會的《共同宣言》發布會上,儘管金正恩首次提及「無核」,但廢棄東倉里設施,以及應美國相應舉措廢棄寧邊核子設施等須由金正恩首肯的內容,最終卻透過文在寅口中道出。
而在訪美期間,文在寅則不斷說服眾人給與金正恩信賴與回饋。文在寅更替金正恩向外界說明可行的「相應舉措」,除提到《終戰宣言》與鬆綁對北韓制裁外,還包括負擔較輕的藝術團交流、人道支援、派遣經濟參訪團等。
-
「北韓方面決定,在相關諸國專家觀覽下,永久關閉東倉里引擎試驗場與飛彈發射台;另外,也將根據美國的相應舉措,追加永久廢除寧邊的核子設施。」─9月19日,南北韓共同宣言記者會上
-
「金委員長說,希望盡可能早日結束完成非核化,集中發展經濟……為了確認金委員長的決斷是正確判斷,國際社會應發表終戰宣言來當作答禮。」─9月26日,聯合國大會演說
-
「金委員長有講道,現在這種情況下,北韓若還耍什麼把戲,或拖延時間,到底能得到什麼呢?如果真是這樣,美國會給予強烈報復,(北韓)能禁得起那樣的報復嗎?所以這次就相信北韓的真心誠意吧。」─9月25日,美國外交協會演說
4月底和5月底於板門店舉行的文金會上,文金兩人「熱擁」的照片,成為代表兩韓和解的重要象徵,但當時雙方的緊密關係,僅呈現於言談與肢體接觸上。這第三次峰會中,文在寅如同獲金正恩「授權」般傳遞北韓話語,這種某國為他國闡述立場的情況,若換成其他國家,很容易被視為干預內政或侵犯主權。
不過,平壤當局絲毫未予反駁或阻擋,這或許顯示了,金正恩不想面對親自出馬卻達不到目的的處境,因此透過形象更為溫和的文在寅來充當自己「善意」的面具,提高獲得美國反饋的成功率,也避免失敗為自己帶來難堪。
文金兩人在國際上扮演共同進退的角色,而《共同宣言》所取得重要進展,也使得文在寅在第三次兩韓峰會後,再度成功挽救人氣。事實上,在先前的文金與川金會後,因各項中期經濟數據表現不佳,文在寅政府飽受批評,輿論原本對第三次峰會的期待降低了許多。但根據南韓三大電視台分別委託進行的民調,正面評價本次峰會者,皆佔8成上下;另外,實時施測公司(Realmeter)與蓋洛普兩大民調公司每週進行的總統聲望調查,文在寅支持率從原本下探至5成初,經過峰會後,重新回到6成至今。
「走在鋼索上的雙面人」
文在寅政府在充當牽起美朝對話的「橋樑」與「仲裁者」的同時,仍得做足更多面子來取悅美國。
兩韓的推進看上去十分順利,但半島和平進程從此就將一勞永逸了嗎?此時不妨參照歷史經驗進行考量。
相較金大中與盧武鉉時期,南韓推動對北韓友好的「陽光政策」,角色限定在改善與促進南北韓雙邊關係與合作上。而這次,文在寅更積極將美國也拉入局勢,一方面弱化南韓國內主張鞏固與美同盟的保守派的反彈,另一方面也透過擔當金正恩的傳聲使者,牽線美朝元首會晤,讓特朗普搭上便車,藉打外交牌來博取聲望。南韓把美國拉入局成為「參與者」,營造出表面上的「三贏」局面,這是與過往南韓對北政策的最不同之處。
但即便在如此框架下,美朝韓三方也不是一團和氣。文金兩人仍藉著為美朝峰會鋪路的過程,先以「民族」為基盤,結合成一個政治共同體,透過展現出熱絡互動與達成兩韓軍事協議等,來誇示雙方的親近與進展,激起特朗普的「眼紅」心態,再把球丟給美國——藉由開出「相應舉措」的條件,暗中試探美國對北韓能否不再堅持嚴苛的非核化要求,並催促給予反饋。
特朗普表面上盛讚文在寅的功勞與金正恩的果斷,其實在加入這場「和解」之局的背後,仍展現強硬姿態。例如川普面對記者提問南韓可能解除對北韓部分制裁的看法時,雙手抱胸,斷然答覆道:「沒有我們認可,他們(南韓)是不會這樣做的。」這番強勢發言,顯示川普仍對外宣示「主導權在美國手裡」。
當下就算文、金兩人誇示親密關係與誘導美國的企圖,南韓仍難以片面撼動美國,最終得交由特朗普抉擇,這讓文在寅政府在充當牽起美朝對話的「橋樑」與「仲裁者」的同時,仍得做足更多面子來取悅美國。這種角色的難度在於,實際上文政府心有所趨,卻得扮演一個走在鋼索上的雙面人,承受兩方來自美朝之間的風險。
展望
當下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讓北韓直接與美國談判可先初階廢棄的核武設施,但這又要回到前提,美國得拿出一個讓北韓也能接受的「相應舉措」。
美國向來要求,北韓應先做到徹底申報現有核武與核物質的清單,之後正式踏上清單檢驗、廢除與廢除檢驗等完整程序。但會談後3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電視專訪中表示:「我們和北韓正針對特定設施群與武器系統進行對話,我們希望能為世界交出正面成果。」
而在10月8日結束與金正恩會晤後,除了確定第二次美朝峰會將盡速舉行,蓬佩奧更透露與北韓協商取得重要進展,金正恩也接受派遣專家團前往5月底已關閉的豐溪里核子試驗場、與這次承諾撤除的東倉里試驗場視察。青瓦台則表示,美朝間也針對「相應舉措」展開論議,不過並未公開細節。
南韓外長康京和近日也表示:「為完全達成非核化,我們有必要採取稍微有別與以往的方式來接近……不只是我們,我認為美國也有這樣彈性的思維,對北韓應何時申報核武與核物質,我想再稍微觀望一下,就會有藍圖出來。」在此不久前,康京和才提到,若一開始就要求北韓交出核清單,可能讓協商陷入危機。
在第三次文金會前,北韓已表示,願意在特朗普任內完成非核化,如今又拿出具核子設施的寧邊來交易;而蓬佩奧與康京和兩人的發言,又剛好前後呼應,這透露一種可能性——美國或將改變戰略,先擱置原本的非核化要求,以先讓北韓廢除寧邊核子設施作為起點。這是因為寧邊佔北韓核子設施絕大部分,平壤當局若願先棄寧邊,其實就能去美國心頭大患,又可真正建立非核化的初步互信。
既有的核清單申報與檢驗與廢除過程,會耗上多年時間,極難在特朗普剩下的兩年任期內完成,因此,當下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先跳過申報與檢驗過程,讓北韓直接與美國談判可先初階廢棄的核武設施,再經原能單位與專家檢驗,建立起正向的廢核循環與互動,避免美朝因非核化進度裹足不前而再陷僵局。
但這又要回到前提,美國得拿出一個讓北韓也能接受的「相應舉措」。如此新彈性模式能否成真,未來兩個月內,將可見分曉。
(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很棒的解讀和評論。如果能加上中國在當中賽局的角色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