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一個普通香港人需要16年不吃不喝不穿不買,才能買得起一層中規中矩的住房,而他能有的個人居住面積可能只得160平方呎(約等於15平方米或4.5坪)。香港的住屋和土地為何這麼矜貴?
歷任香港特首都說要解決香港住屋問題,但問題依舊懸在半空。本屆特首林鄭月娥2017年甫一上任,便說要開拓更多土地興建房屋,滿足社會需求。她隨後成立一個由30名官方與非官方人士組成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稱要就香港未來的土地供應來源,「在社會上來一場大辯論」。
今天(4月26日),一場號稱要面向全社會的「土地大辯論」正式展開公眾諮詢,為期5個月。
政府今次提出開拓土地,以一份在2016年公布的研究報告《香港2030+》為基礎——報告推斷香港在2046年對土地的需求將不少於4800公頃,如果目前規劃的發展項目能夠落實,仍欠1200公頃土地。
「土地大辯論」在過去8個月開了14次討論會,列出18項土地來源,卻一直惹社會巨大爭議:居住問題惡化真的是因為「地少人多」嗎?1200公頃「土地荒」怎麼得來?政府真的不夠土地嗎?土地供應又該往何處尋覓?香港現在仍需移山填海嗎?開拓土地存在官商勾結嗎?
想了解關於腳下土地的規劃,但在海量又艱澀的信息大潮前卻步了?別擔心,讓我們用八張簡單易明的圖,帶你走進拉開帷幕的土地大辯論。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籌備8個月、先後為18項土地來源選項展開討論,在4月26日正式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最後將向政府提交意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之前進行的討論,被批為有前設、有導向性,如前立法會議員、城市規劃學者姚松炎及民間團體「本土研究社」認為,專責小組列出的18個選項,唯獨「新界農地」一項寫明要用公私合營發展(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卻沒有將其他土地發展模式作為選項供社會討論,又指PPP模式存在官商勾結的風險。
「土地大辯論」是為尋覓土地來源而發起的,那為什麼要開發新土地呢?一方面,政府提出「土地荒」問題,在2016年發表的《香港2030+》,以長遠容納900萬人口為基礎,指隨著人口增長,香港到2046年仍欠1200公頃土地;另一方面,特首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不同場合提及土地供應或有助改善居住問題,如林鄭月娥在今年3月出席扶貧高峰會時就說,要代居住環境惡劣的小朋友向反對填海的環保人士發聲,稱「我們真的需要多開拓土地、多興建房屋」。
不過,政府對「土地荒」的計算合理嗎?以900萬人口為基礎去預算土地需求,被指誇大:香港在2044年達到人口最高峰為822萬,隨後開始逐漸回落。不僅如此,《2030+》對土地的估算,也沒有列出具體的計算方式,被批模糊。本土研究社舉例質疑:《2030+》說「工業村」需要157公頃土地,但現時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的3個工業村佔地面積分別是75、67及75公頃,當中還有未用盡的土地,為什麼還需要157公頃新地呢?
除了計算方法被質疑,反對派聲音還提出與政府不一樣的論述,指開發土地並不能真正解決港人居住問題,土地分配才是居住問題的根源所在。姚松炎向端傳媒表示,政府實行「少土地供應政策」和「高地價政策」,令樓價推高,市民才買不起房。所謂少土地供應政策,是說政府壟斷香港的土地所有權,透過每年控制賣地數量,來推高樓價,維護發展商、投資客等利益。而政府每年總收入其中一項主要來源就是賣地,地價收入從2015/2016年度佔政府總收入的13.5%,躍升到2017/2018年度的26.7%,這種高地價的政策,最終將導致市民承受更高的樓價。本土研究社亦向端傳媒強調,如果土地分配問題不獲討論,新造土地其實仍繼續流入投資客手中,不能惠及普通市民。
政府真的在奉行「少土地供應政策」,有地而不放嗎?《香港2030+》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均強調政府不夠「土地儲備」的問題,然而反對聲音卻指,政府不僅有4000公頃空置官地,還有棕地1300公頃、軍事用地2750公頃、會所用地400公頃等等可供利用的土地。即使減去經過政府調查認為不適宜發展的土地,剩餘的空置官地面積,似乎仍然超過《2030+》所說、香港欠缺的1200公頃土地。
在枱面上的18個土地選項,面對著來自不同團體的反對聲音。是善用已有的土地儲備,還是另外移山填海?香港的土地來源,將向何處取?在接下來的5個月,我們繼續追蹤,拭目以待。
(資料收集:實習記者黃綺婧、劉家睿、陳芷昕)
資料來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政府統計處、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展局、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建議》、本土研究社
中長期應該加一個:移民火星。喔,對了,加一個好了,移民耶路撒冷,說耶路撒冷是全人類的土地,是人都有權利住在耶路撒冷。
不足的不是土地,而是地權。
直接對重屋跟空屋還有土地增值課以最重的稅,就根本不需要開發新土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