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稱為「奇蹟」的台灣經濟,出了什麼問題?

產業升級艱難,多數人選擇容易的方案。台灣製造業從90年代吹起西進風,將工廠、設施、技術人員搬到中國。如今,林宗弘以「葉克膜經濟」形容這現象:「自己心肺功能不好,趕快去吸一個氧氣罩。」台商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心肺功能不再復甦」,意即不尋求生產鏈技術的升級。而這,還只是問題之一......。
這間無名鐵皮工廠的老闆林朝山與妻子。林朝山認為,現在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待工廠,加上沖床加工業風險高,現在類似他們這種小工廠已幾乎徵不到人,多數是夫妻、家人自己做。
台灣

【編者按】:「解悶救台灣」曾是在台灣紅極一時的電視節目口號,如今卻成了台灣經濟真實處境。3月1日,爭議多時的《勞動基準法》修正案正式上路。但放寬工時彈性是拉動台灣經濟的關鍵嗎?或者台灣的「悶經濟」其實另有解方?《端傳媒》針對「悶經濟」推出兩篇系列訪談:中研院學者林宗弘和雅言文化社長顏擇雅。兩位受訪者近期都以台灣經濟發展為主題出版新書,更不約而同地暫時繞開傳統的財經思路,從社會、人口、世代甚至國際關係等路徑切入,提出各自的觀點與洞見。本篇專訪林宗弘以及中小企業老闆林朝山夫婦。

「匡噹!匡噹!」皮帶捲動飛輪、沖床張著強力的上顎咬合著模具,鍛造出各式金屬零件。一月上旬某個週六下午,《端傳媒》記者來到台中大里鄉間的這家小型沖床加工廠,車子穿梭在九彎十八拐窄巷內,與兩側眾多鐵皮工廠一一錯身,目的地是間約莫1.5座籃球場大小的挑高鐵皮屋,就坐落在水稻田邊。

這間無名鐵皮工廠全廠老闆加員工僅有四人,包括59歲的老闆林朝山與妻子,以及一位正職師傅、一位兼職臨時工。他們操作廠內14台沖床,向中部地區40多家上、中游製造商接單,加工生產諸如麵粉攪拌機零件、飲水機零配件、六角板手、套銅接頭,到各種小螺絲等各式機械零件。

這天只有林朝山和妻子操作機器,一個早上下來,他已趕完一批貨、腳邊堆滿一籃子白鐵製零件。

「我們這是夕陽中的夕陽。」林朝山認為,現在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待工廠,「他們都不要手髒,甘願做服務業,賣房地產、做保險、旅遊業……」,加上沖床加工業風險高,不小心就會受傷,現在類似他們這種小工廠已幾乎徵不到人,多數是夫妻、家人自己做。

以中小企業為經濟活動主力是台灣特色。根據台灣官方統計,2016年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97.73%;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占全國就業人數78.19%。而林朝山經營的工廠,就是典型的台灣中小企業。一小部分成功的中小企業會因時機和努力做大做強,但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就是以現有的規模,依附在地區主要產業鍊裡存活,例如新竹的電子、台中的航空、精密機械和高雄的石化、造船。

但近年來林朝山的經營碰上了困境。這不是林朝山一個人,而是台灣中小企業的共同困境。中小企業的困局,又是台灣整體經濟的切片縮影。

台中大里鄉間的這家小型沖床加工廠,約1.5座籃球場大小的挑高鐵皮屋內,全廠老闆加員工僅有四人,有14台沖床,加工生產諸如麵粉攪拌機零件、飲水機零配件、六角板手、套銅接頭,到各種小螺絲等各式機械零件。
台中大里鄉間的這家小型沖床加工廠,約1.5座籃球場大小的挑高鐵皮屋內,全廠老闆加員工僅有四人,有14台沖床,加工生產諸如麵粉攪拌機零件、飲水機零配件、六角板手、套銅接頭,到各種小螺絲等各式機械零件。

台灣的經濟發展,在早年的製造業、近年的電子業的拉動下,曾經被形容為「奇蹟」。翻開統計圖表,2000年之前,台灣每季經濟成長率偶爾跌到5%以下,2001年開始,季經濟成長率就在10%到-5%之間震盪,特別2001第三季、2008年底兩波低谷,讓台灣走進「悶經濟」的格局,到今天接近20年。

這20年「悶經濟」的格局從何而來?又要向哪裡去?包括政府部門、公私機構和學者提出過數不清的論述。就在眾聲喧嘩裡,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李宗榮共同主編、出版了《未竟的奇蹟》一書,繞開了傳統經濟途徑,希望從社會、人口的角度切入經濟問題,對台灣二十年「悶經濟」提出解釋,也提出未來轉型的挑戰。

一例一休是假議題,人口減少才是真問題

林宗弘接受《端》的訪問時認為,台灣在經濟快速發展階段,政府推動了旨在減少人口的「家庭計畫」,以每戶兩個孩子為目標,這對經濟長期發展造成了致命傷,「過去造成經濟奇蹟的因素,可能就是衰退的因素。」

「真正問題是缺工!」林宗弘指出,在台灣「少子化」浪潮下,2018年後,每年逾60歲退出職場者高達40萬人,但新投入職場者降至27萬人,補充率只有約六成。台灣各產業都面臨人口急速縮減的問題,「你就要想像五年後你從大學出社會,廠商是不是有五分之一完全找不到新進工人?」

「勞動力馬上就短缺了,企業勞動成本一定上漲,極端依賴低薪勞動力的中小企業邊際廠商,很快會被迫退出市場。勞動力會流向條件更好的市場,因為中大型企業上市櫃公司工資就是比這些中小企業高了(每月)大概七、八千元台幣。」林宗弘說。

台灣推動旨在減少人口的「家庭計畫」後,對經濟長期發展造成傷害,林宗弘指出,在台灣「少子化」浪潮下,2018年後,每年逾60歲退出職場者高達40萬人,但新投入職場者降至27萬人,補充率只有約六成。台灣各產業都面臨人口急速縮減的問題。
台灣推動旨在減少人口的「家庭計畫」後,對經濟長期發展造成傷害,林宗弘指出,在台灣「少子化」浪潮下,2018年後,每年逾60歲退出職場者高達40萬人,但新投入職場者降至27萬人,補充率只有約六成。台灣各產業都面臨人口急速縮減的問題。

「要先看清楚什麼東西正在製造你的衰退,然後把那些衰退的因素做一個處理。」林宗弘直言,人口數量衰退造成的缺工,就應該促進生育率,或想辦法把中高齡就業人口擠出來,甚或引進新移民。當然,同時必須考慮如何放寬、又不會傷害到本地、造成失業問題。

林宗弘認,在缺少四成人力的情況下,缺工問題根本不可能透過放寬加班限制或工時的彈性解決,即使有,能解決的也大概也只有一成,「所以我才會說現在一例一休的爭議是個假爭議。」

修法苟延殘喘

3月1日,台灣新修正的「勞動基準法」生效,共有15個行業在「七休一」上獲得了較大的彈性,等於可以連續上班12天。「能不能放寬」、「能放寬多少」在修法過程裡不僅激烈爭論,甚至引爆了一波針對執政的民進黨和總統蔡英文的街頭運動。

去年11月底,時值《勞動基準法》修法爭議喧騰多時、即將完成立法程序之際,行政院長賴清德在三立電視台政論節目中,面對節目主持人提問該法爭議,他首先就以中小企業為訴求對象。

「台灣的中小企業總共130萬至140萬家,提供800多萬個工作機會,是台灣經濟的支柱,也是國際上很多隱形冠軍的所在,他們靠的是什麼?除了他們本身的創新還有他們的管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勞資的彈性合作!但是我們今天一例一休把彈性綁住之後,他們產生了困難……政府有責任面對中小企業經營的困難……我們要去解決這個問題。」

電視上的賴清德語調沉穩、手勢自信地宣示不惜一切捍衛中小企業存亡之決心。一個多月後,今年1月10日,立法院在民進黨立委占絕對多數的壓倒性優勢護航下,三讀通過了行政院版法案,提供企業主更大的勞動彈性。

《未竟的奇蹟》一書,繞開了傳統經濟途徑,希望從社會、人口和的角度切入經濟問題,對台灣二十年「悶經濟」提出解釋,也提出未來轉型的挑戰。
《未竟的奇蹟》一書,繞開了傳統經濟途徑,希望從社會、人口和的角度切入經濟問題,對台灣二十年「悶經濟」提出解釋,也提出未來轉型的挑戰。

林宗弘形容廠商目前只著眼於要求政府開放更多法規彈性,好讓他們降低成本。他估計,受到修法直接影響大概是六、七十萬勞動人口,分屬於約百分之六到八的雇主,這些人可能會稍微苟延殘喘一下。

如果只是「苟延殘喘」,但為什麼賴清德內閣會選擇這條解決問題的途徑?林宗弘推測這來自賴清德的「台南經驗」:

「我算過六都的數據,六都裡面台南確實是中小企業最多的。」 他指出,從基本的受雇人口百分比就能得知,台南的自營作業者跟無酬家屬工作者是最多的;而這些都是微型企業中小企業家庭企業。相對而言,桃園和台中以機械業跟電子業為主,固然雇主也希望放寬工時限制,有些彈性,但他們不會因為工時限制經營不下去。

「讓少部分邊際廠商延遲退出市場,也許減少他們的一些痛苦,可是這基本上是安慰劑!因為它不起實質作用,吃下去以為變健康了,但其實它根本沒有藥性。」林宗弘這麼評價。

更何況,「這跟實際市場供需會造成的調整是相反的」,他強調,台灣長期、結構面上的問題是人口減少導致工資一定會上升;此刻真正該做的是認真面對問題,更是思考是不是該拋棄依賴低薪勞力思維的時機,「三、五年內你還是必須轉型,手上有資金的廠商,他們現在站在台灣產業升級的決策關鍵點。」

依靠大陸的葉克膜經濟

比起升級的艱難和風險,多數廠商總是選擇容易的解決方案。例如台灣製造業從1990年代吹起的「西進風」,也就是將工廠、設施、技術人員整個搬到中國,利用廉價的人力、土地、能源和政策優惠繼續營運。

如今回頭,林宗弘把它稱為「葉克膜 (香港稱『人工肺』 )經濟」:

「這個葉克膜經濟就是說,你自己心肺功能不好,趕快去吸一個氧氣罩,用很便宜的生產要素來生產。」他指出,這付出的代價就是「自己的心肺功能不再復甦」,也就是不尋求生產鏈上的技術的升級。原本能夠「體內(台灣)循環」的運作模式,就成了「體外(台灣 — 中國)的循環」。

從各種不同零件加工,到更高難度的設計、開模技術,需要經年累月學習、操作才能逐漸上手;如今,隨著找不到承接技術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技術出現斷層、失傳了。
從各種不同零件加工,到更高難度的設計、開模技術,需要經年累月學習、操作才能逐漸上手;如今,隨著找不到承接技術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技術出現斷層、失傳了。

但這個模式終究有時而窮。「那一代台商現在在中國也做不下去了,往東南亞走,一樣要面對當地政治上的抗爭、勞動的組織要再造等問題。除非不停地追著低工資跑,否則只要回台灣,就要面對轉型問題。」林宗弘觀察,轉型的第一個跡象,就是台灣企業「大型化」的趨勢似乎再難避免。

「台灣企業大型化的趨勢擋不住了!」他在書中引用統計數據指出:台灣前一千大企業占全國企業的資產總值與營業額,從1991年的五成上升到2011年的七成以上;雇用勞動人口從25%上升至30%。而在外銷方面,中小企業產值占台灣出口產值比例大幅下跌,1987年高達78%,2005年卻只剩下18%。

升級的必要和困難

「現在所有的先進國家都面對很大的問題,所以升級通常都是地區性的,」談到升級,他舉例,在美國,就是矽谷加州做得比較好,有些州一蹶不振,例如特朗普(川普)主要選民所在那些地區。

談及政府角色,林宗弘建議,政府應鼓勵創新,「回頭面對台灣社會福利的需要,我們的優勢是機械業、電子業,應該拿一部分這優勢在台灣本土福利需求上做創新。」「政府本來就要花那個錢,例如長照體系,比如你聘30萬名外勞要花新台幣200億薪資,但你拿這些薪資其中的50億去做鼓勵業者發展機械輔具、電子穿戴設施,那就減少對於外勞勞力密集的需求。這就是把老化、社福需求轉化成創新的動力。」

在《未竟的奇蹟》中「從頭家島到隱形冠軍:台灣中小企業的轉型」一文,以製造業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撰文者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謝斐宇提出了她對中小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觀點,認為技術升級的動力來自於技術工人在生產現場累積的訓練與實作經驗;因此,關於產業升級的政策討論重點應在於「如何把人帶回工作現場」,強調技能的重要性。這點出了包括林朝山工廠在內的中小企業遭遇的真正困境,或許,也提供政府一個解決問題的具體方向。

「以後看我兒子要不要做啦!不要做,工廠就收起來;如果要做,就給他接手,假如走到沒辦法,自然淘汰就淘汰了。」鐵皮工廠內的林朝山這麼說著。
「以後看我兒子要不要做啦!不要做,工廠就收起來;如果要做,就給他接手,假如走到沒辦法,自然淘汰就淘汰了。」鐵皮工廠內的林朝山這麼說著。

場景回到林朝山的工廠。「我們這些技術要養成,要很久的時間!」林朝山邊熟練地操作著沖床邊說,從各種不同零件加工,到更高難度的設計、開模(製作模具)技術,需要經年累月學習、操作才能逐漸上手;如今,隨著找不到承接技術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技術出現斷層、失傳了。

這些彈性對林朝山而其實言可有可無,降低勞動成本從來不是讓他擔憂顧慮的首要煩惱。

「以後看我兒子要不要做啦!不要做,(工廠)就收起來;如果要做,就給他接……假如走到沒辦法,自然淘汰就淘汰了。」鐵皮工廠內,林朝山這麼說著,對於自家企業的未來,態度倒是相當豁達。

而當我們離開林朝山的工廠時,偌大的鐵皮屋內沖床的飛輪還在高速運轉著,彷彿使盡了全力,想要跟上時代巨輪的轉速。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給一個個人觀點:
    當你看到以下這句話你有什麼想法:「零件加工,開模技術,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如果你覺得這個機械加工好像很困難,那請看下面一句話:
    「收取回數票,辨認假鈔,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
    再看下一句話:
    「知道客群在哪,規劃最佳路線,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
    如果你沒有感覺,再請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個人叫支離異,跟了一個屠龍師向問天。向問天20年前,上了梁山,殺了一隻龍。
    那顆龍頭還在他的道館正中央。
    支離異把家裡的千億黃金拿去買屠龍刀,鐵布衫還有Gore-Tex的防水靴,去跟向問天拜師。
    向問天看看他,淡淡說出:「亢龍有悔、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支離異雙腿跪下,行拜首禮說:「無論有多困難,都請師父給我磨練,因為我真的好想屠龍啊!」
    三年後,支離異拿起了屠龍刀、鐵布衫還有Gore-Tex的防水靴,爬上了梁山。
    梁山山頂上有個紀念碑,紀念向問天在此殺掉龍,英挺的雕像拿著一把屠龍刀指向月亮。
    支離異大吼一聲:「來吧!龍!盡管來吧!」
    但他在山頂8天7夜了,除了寒風,沒有龍的蹤影。
    第8天夜晚,當他倚靠在紀念碑旁準備睡覺時,突然看到地面有另一塊殘碎的石碑,上面寫著一行字:
    「龍,學名:大蛇。多腳有鱗爬蟲類,能飛行。梁山特有種,保育類動物,瀕臨絕種。」
    支離異突然領悟了什麼,不禁悲從衷來大叫:
    「師父!你把最後一隻龍殺掉了!」

  2. 人口减少是问题,但提高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谈什么引进外劳是跟不上时代的专家们的古板思维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3. 人口減少本身也是假議題,轉型太慢才是真問題!哪個先進國家沒有少子化?為什麼韓國新加坡美國不會有這個問題?那些短少的四成勞動力難道不能透過人工智慧跟工業4.0做彌補?難道這些代工中小企業無法轉換成單人產值高的品牌嗎?與其去檢討怎麼才能把十人的勞力加諸在六個人身上,還不如想怎樣創造百人的產值。

  4. 另外回應局外人,傳產不一定就是低技術,像生產自行車的捷安特或美利達,或是有能力利用回收寶特瓶生產機能布料的宏遠,研發的投資應該都不少呢

  5. 這或許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後來的必然趨勢,企業需要累積越來越大量的資本去研發投資,或是依靠規模大量採購降低成本,再加上跨國界的障礙越來越低(譬如前陣子看到Telstra利用物聯網技術協助澳洲的牛奶生產公司在極短時間就能將鮮奶上架到中國超市),當這些成為常態,企業面對競爭的壓力也更大,中小企業除非走利基市場而且有獨特技術,在沒有政府介入的情況下,很難跟大公司直接PK。
    但是都是大企業大財團對社會就是好事嗎?恐怕也不一定,韓國就是走這條路,優點是企業研發資金充裕,還可以乾脆一條龍所有零組件全部自家關係企業生產,降低成本,但是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雇主選擇性很少,勞動條件的議價空間也小,如果想創業也可能剛冒出頭就可能被大企業打死了,而且還沒說到官商勾結的問題。

  6. 除了少子化 因為崇尚大學跟 學科制度, 也讓很多學生會下意識的抗拒做傳統基礎工業, 父母輩的教育也是希望大家都不要做基層勞工的工作, 當大家都要小孩去考公務員以及 不用沾染手的 行政工作 , 覺得不想要小孩吃苦, 加上缺乏專業, 就算是念 工科的 大家還是想走工程師設計師, 基層的勞務人員幾乎就沒有了,就算其他系畢業的人後來想轉職,也缺乏相關知識去投入這樣的工廠、製造廠,這也是問題 …

  7. 若要跟韓國相比,1997年金融風暴重創後韓國的確大轉彎了,九零年代韓國國內金流都朝房產、金融去,並不注重創新升級,金融風暴後,政策開始轉向。技術製造者,大企業不僅自身研發,大企業也扶植小企業研發升級,傳統產業、文化則開始走向品牌化。
    沒有技術升級或品牌的台灣企業,只能一路靠低廉勞力(人工肺)存活,而沒有痛定思痛的轉向,就只能一路向下滑走。而靠人工肺在外賺到錢的,過去十年錢回台灣也只是炒房;多數中小企業又沒有餘裕去研發;政府也常常被台商與政治傾向綁架,政治因素使該做的事的都沒做。

  8. 顏擇雅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台灣走出去」到底是指什麼東西走出去?是人走出去嗎?(中國方面的說法是台灣年輕人要走出去。如是,愚見,和菲傭有什麼不同?)
    顏認為所謂「走出去」不是指產業出逃(一堆低技術工廠逐低人工的水草各處遷徙,再輸血回來供養台灣這個老人。)而是指台灣產業要在國際上有個屬於她的安穩的位置。或以韓國的文化產業為例,她走出去的,是產業的影響力,而不是整個產業搬去別的地方去享受他處的發展紅利。

  9. 始終要「固本」。廠家只管自己生存,照顧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前瞻,是政府的責任。循簡易短效的方法,只是讓自立的能力一再被削弱。

  10. 感同身受_局外人表示:

    @AJIh 也許是因為韓國多是政府扶植起來的大型企業,產業大多也是已轉型的高技術、高科技業,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的產業多是紡織、製鞋等低技術產業,而韓國大公司如三星、LG多是製造以手機、家電等高產值的商品為主,自然有所差距。(個人見解,非專業評論,也希望有專業人士解答。)

  11. 人工肺经济的理论来源是什么呢?同样是将大量产业转移到大陆、东南亚的韩国为什么能一直保持经济活力?

  12. 說得切中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