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憶「阿才的店」:聯絡站、自家廚房、光顧最多次的館子

一杯杯的啤酒,夜深正濃的談興,微醺甚至帶有醉意之後的淺吟低唱,狂放的大笑和悄悄濕潤的眼眶,太多的東西曾經凝結在阿才的店的空氣中,不管走到哪裏,都會時時想起。這不僅僅是一家台灣料理的飯館,這,就是台灣的一部分。
王丹:阿才的店能夠這麼吸引我,以及很多別的人,第一是氣氛。在這裏吃飯非常輕鬆,就像在家裏一樣,大家大呼小叫,穿梭往來,往往隔壁桌就是另一堆朋友,換桌打招呼是家常便飯。
台灣

【編者按】:台灣解嚴後開業、被學運世代奉為「民主聖地」的台式熱炒店「阿才的店」今天吹熄燈號,老闆「阿華」也決定將經營任務將交棒給第二代。我們邀請曾在這家熱炒店度過無數夜晚的民運人士王丹,談談他眼中的「阿才的店」和在熱炒店中度過的那些年。

流亡20年,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是在台灣度過。現在搬回美國,自然會留下各種數不清關於台灣的記憶,以及與台灣很多的人、事以及地方的千絲萬縷的牽連。而位在台北市金山南路和仁愛路口一家7-11便利商店背後小巷子口的那家「阿才的店」,就像各種記憶和牽連的拼圖中的一個點,跟四面八方都能連接在一起。能做到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而這,就是阿才的店對於我的意義。

早已經忘記第一次去阿才的店是什麼時候了。那個時間本就已經是歷史,因為一定超過15年以上。我也忘記一共去過多少次阿才的店,次數太多,根本就無從統計。我只知道,這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一生中,去過的次數最多的一家飯館。我只記得,跟同樣五花八門的朋友在這裏喝過不知道多少箱「18天」(台灣啤酒的一種,以酒質新鮮著稱,是我在台灣最愛喝的啤酒)。

2017年7月,王丹離開台灣前與學生們聚會,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也在座,王丹與學生們合影留念,而聚會的地點選在阿才的店。
2017年7月,王丹離開台灣前與學生們聚會,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也在座,王丹與學生們合影留念,而聚會的地點選在阿才的店。

這裏有吾爾開希、燕鵬、顏柯夫這樣的經歷過1989年民主運動,現在生活在台灣的八九一代;有張鐵志、羅文嘉、馬永成、司馬文武、彭志平等台灣的老朋友;有林飛帆、陳為廷、黃郁芬、黃之鋒等我的學生一輩的年輕人。還有從中國以自由行名義或者學術交流名義訪問台灣而難得一見的那些故人(因為眾所週知的原因,我就不羅列他們的名字了),也有我生活中那些與政治無關、也不太在乎、甚至不太知道我是誰並因此對我很重要的那些一般的朋友。

拉出這個名單,就可以看出阿才的店對我在台灣的生活來說的重要意義:這裏,根本就是一個聯絡站,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幾乎都約在這裏見面。一杯杯的啤酒,夜深正濃的談興,微醺甚至帶有醉意之後的淺吟低唱,狂放的大笑和悄悄濕潤的眼眶,太多的東西曾經凝結在阿才的店的空氣中,不管走到哪裏,都會時時想起。這可不是一般的飯館可以帶給我的福利。

阿才的店位在台北市金山南路和仁愛路口一家711便利商店背後的小巷子。
阿才的店位在台北市金山南路和仁愛路口一家711便利商店背後的小巷子。

久而久之,有一些媒體也知道了我跟阿才的店的緣分,也有了一些報導,尤其是阿才的店中我最愛的那道馬頭魚,更是廣為人知。可是,阿才的店對我來說,豈止是馬頭魚可以代表的呢?台北不大,生活上非常密集,好吃的飯館到處都有,如果僅僅是因為好吃,那就不是阿才的店對我的意義了。

當然,我還是要為我最愛的馬頭魚打一下廣告,因為這真的是我在台灣吃過最好吃的馬頭魚。別的地方也有馬頭魚,但是阿才的店的馬頭魚是老闆阿華每天親自挑選的,肥大新鮮,幾乎沒有什麼刺,肉質軟硬適中,外焦裏嫩,再加上阿華獨特手藝下的調味,讓我有一種「眾里尋她千百度」的感覺。要說我有多愛吃阿才的店的馬頭魚,有一件事可以證明:我在這裏請客,有時候會點兩道同樣的馬頭魚,一道給大家分享,一道我獨自霸佔,而且還不羞慚──顧不上了。

不看菜單!熟客的「自家廚房」

阿才的店能夠這麼吸引我,以及很多別的人,應該說有幾個因素:第一是氣氛。在這裏吃飯非常輕鬆,就像在家裏一樣。這些年,雖然慕名而來的客人越來越多,但是總體來講,阿才的店大多都是像我這樣的常客。

因為太常來,我們已經把這裏當自家的廚房了,碗筷、啤酒、豬油飯,都自己動手去取。我到店裏,早就不看菜單了,只是跟櫃檯的阿華嫂打聲招呼,她自然會根據我帶來的人數決定上什麼菜,我的口味她好像比我自己都清楚。

跟三五個親朋好友吃飯喝酒聊天,最忌諱的就是環境拘謹,在阿才的店完全沒有這回事,大家大呼小叫,穿梭往來,往往隔壁桌就是另一堆朋友,換桌打招呼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氣氛,飯菜已經不是重點了。試問,現在的世界,這樣的飯館還有幾家?

阿才的店兩代老闆都是對台灣本土非常認同非常有感情的人,牆壁上張貼的都是台灣五六十年代的宣傳畫。
阿才的店兩代老闆都是對台灣本土非常認同非常有感情的人,牆壁上張貼的都是台灣五六十年代的宣傳畫。

因為太常來,我們已經把這裏當自家的廚房了,碗筷、啤酒、豬油飯,都自己動手去取。

第二就是環境。阿才的店,兩代老闆都是對台灣本土非常認同非常有感情的人,這從店內的佈置就可以看得出來。牆壁上張貼的都是台灣五六十年代的宣傳畫,和各種各樣的已經成了古董的擺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樓上的榻榻米席位。每次盤腿坐在那裏吃飯,時光就好像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台灣。再加上菜色都是地道而復古的台灣料理,例如大飯店很少見的檳榔花。

這不僅僅是一家台灣料理的飯館,這,就是台灣的一部分。

對於台灣人來說,來這裏可以懷舊;對外來的遊客而言,來這裏吃飯,可以當作對台灣的深度體驗。而對我來說,不管是多久以後,我相信,只要我想起台灣,就會想到阿才的店。是的,這不僅僅是一家台灣料理的飯館,這,就是台灣的一部分。

「內心柔軟的中年憤青」

第三個吸引我的因素,當然就是老闆阿華。身兼主廚的他,每次在客人開始逐漸稀少,廚房的活兒沒有那麼忙碌了之後,就會自帶一瓶台灣啤酒,找張桌子坐下,跟已經混熟的客人天南地北地聊天。這個台灣外省人子弟,從來不諱言自己支持台灣獨立,但也有不少中國來的朋友,甚至連新華社等中國媒體的記者來,他也跟他們談笑風生。

阿華為人豪爽仗義,說話不藏著掖著,不拐彎抹角,說到激憤處,偶爾還會帶出幾句台灣「國罵」,頗有一股江湖氣派,但其實內心柔軟。我們有一個共同好友落難,阿華好幾次托我轉告對方,如果覺得內心憋悶,就來店裏坐坐,對朋友的情義重但是又不會過於表露。

他也是中年憤青。有一次我來吃飯,他突然丟給我一條寫著「火大」的毛巾,原來是白天他去參加勞工抗議大遊行的時候綁在頭上的。這條毛巾我帶回了美國。一來二去,我們成了好朋友,每次來他都會陪我喝上兩杯,聊上幾句,連帶著阿華嫂和他們的兒子,都成了朋友。所以到阿才的店,就跟在家裏一樣的自在。

不過也許因為喝酒太多,阿華被發現患了癌症,雖說是初期,但是也必須好好休息,這就是阿才的店暫時停止營業的原因。想一想有些後悔,早知道就不讓他喝那麼多了。但是轉念一想,連阿華嫂都管不住,我哪裏說得動他呢?現在唯有期盼他治療順利,身體早日康復。下次再見,我喝酒,他喝茶。

阿才的店的牆上掛著阿華跟前總統陳水扁碰杯的照片,足以說明阿才的店在台灣的政治風雨變化中,也曾經是這樣的一個寫滿了「台灣故事」的飲食空間。
阿才的店的牆上掛著阿華跟前總統陳水扁碰杯的照片,足以說明阿才的店在台灣的政治風雨變化中,也曾經是這樣的一個寫滿了「台灣故事」的飲食空間。

牆上掛著阿華與阿扁的照片……寫滿台灣故事的飲食空間

阿才的店,除了對我個人還有那些常客們來說,有生活中的意義之外,對於台灣,也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它不僅是我們的,也是台灣的。為甚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很多年前我就想寫的一個題目說起:

在台灣,1980年代的黨外時代是一個狂飆突進的時代,黨外人士在那個時代滿懷理想與激情,打造了台灣現代史上的一段激情歲月。在政權已經兩度輪替的今天,銘記那段歲月,既有歷史記憶的問題,也是對後人的一種教育。而台北,是這段歲月的歷史承載。當年主要的黨外活動,以及那些思想和主張的碰撞,都是在台北發生的。因此,台北的黨外活動,也是台北市歷史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的一個篇章。

黨外時期,黨外人士礙於威權體制的打壓,以及社會運動的參與者經常在一些小餐館或者茶坊,聚會討論局勢以及運動發展狀況。這些飲食空間逐漸成為黨外人士的聚會場所,本身也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多少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激烈討論,多少關於遊行示威的具體籌劃,多少對於台灣社會體制的改造建議,都是在這些飲食空間中發生的。

如果能有一部作品能專門記載這些飲食空間,通過對於這些空間今昔的對比記錄,通過對空間主人以及那些曾經在這些空間中參與過歷史的人的採訪,配上相關的圖片,用貼近文化、較為輕鬆的敘述風格,來從側面寫那一段風起雲湧的時代,也許能讓這一段台灣歷史顯得更加鮮活、面目更清晰。

記憶不僅是文字,也是圖片和空間。記憶,不應當僅僅是事件和人物,也應當由日常生活組成。當我們回顧黨外運動的時候,在以往眾多的相關作品中,大多是嚴肅的歷史論述或者當事人回憶,而鮮少觸及黨外運動中比較生活化的一面。

我本來有個計劃,就是按照不同的飲食空間分為不同的章節,逐一介紹,甚至請當事人回到當年的空間接受採訪,因此,這既是一部口述歷史,也是一部報導文學。連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黨外運動時期的飲食空間》。可惜後來因為忙於教學和其他的寫作計劃,這個想法一致沒有落實。再後來,余杰寫了三卷本的《台灣民主地圖》,跟我的寫作構想相同而且捷足先登,我的這個寫作計劃也就正式放棄了。

阿才的店營業至2月28日,曾經這樣一個寫滿了「台灣故事」的飲食空間要暫時歇業,令不少人都紛紛前來告別。
阿才的店營業至2月28日,曾經這樣一個寫滿了「台灣故事」的飲食空間要暫時歇業,令不少人都紛紛前來告別。

但是,如果真的有這麼一本書,阿才的店,無疑就應當是書中的主角之一(其他的還有紅玉飯店、紫藤廬、人性空間茶坊、女書店等等)。一進阿才的店,就可以看到牆上掛著阿華跟前總統陳水扁碰杯的照片,足以說明阿才的店在台灣的政治風雨變化中,也曾經是這樣的一個寫滿了「台灣故事」的飲食空間。這也是那麼多人聽說阿才的店要暫時歇業,而紛紛前來告別的原因。

行文至此,聽說今年晚一些,阿才的店會子承父業,在另一個地址重新開業。這讓我充滿了期待。我期待阿華早日恢復健康,期待再次回到那裏,期待「18天」和馬頭魚。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如果能有一部作品能專門記載這些飲食空間,通過對於這些空間今昔的對比記錄,通過對空間主人以及那些曾經在這些空間中參與過歷史的人的採訪,配上相關的圖片,用貼近文化、較為輕鬆的敘述風格,來從側面寫那一段風起雲湧的時代,也許能讓這一段台灣歷史顯得更加鮮活、面目更清晰。」
    真想看這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