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讚讚或嬲嬲,社交媒體是科技的禮物,還是潛在的野獸?

「不論有沒有社交媒體,有些人都依然吃喝玩樂,對公共話題自動屏蔽。」
批評者表示Facebook將社會撕裂成一個個「同溫層」,在社交網絡時代,人們只願意接受與自己立場相近的觀點,彼此間的對話變得愈加困難。

專欄 Your Opinion 精選重要報導、爭議話題底下,讀者的評論、來信、或者獲得授權的個人臉書感言,整理成文並發布,讓更多人可以讀到你的觀點,讓聲音穿透同溫層。歡迎你繼續在端APP網站寫評論,在端的Facebook留言,或者寫信給我們community@theinitium.com。我哋實睇,一條都不會走寶。

若你投喂野獸,野獸便將毀滅你。

if you feed the beast, that beast will destroy you.

Chamath Palihapitiya

日前,Facebook前副總裁Chamath Palihapitiya在史丹福大學一活動中表示,社交媒體漸漸變成了撕裂社會結構的工具,他為自己及團隊曾參與這樣工具的創造而深感内疚,認爲這是一個需要被關注的、全球性議題。

科技媒體The Verge對此觀點報導後引發大量關注及爭論,Facebook管理層12月15日發表博客,坦白承認社交媒體存在可能會使用戶產生更多負面情緒等問題,但同時表示「幸福感」與如何使用有關,且Facebook在做改善新聞推送質量、自殺預防等努力和嘗試,並希望用戶在Facebook上進行更有意義的互動。

Palihapitiya也於同日在Facebook回應,表示自己的評論是爲了開啓一個重要的話題而非批評一家公司,「我認爲社會應該討論我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提供的工具,我們該期待什麽,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讓年輕一代能負責任地使用它們」。

「你也許尚未意識到,但你的行爲正在被程序所設計。」

2005年加入Facebook的風險投資家Palihapitiya曾負責用戶成長,使Facebook使用者從4500萬暴增至7億。然而在不久前的活動中,他卻呼籲聽衆思考自己與社交軟件的關係,表示自己7年來在Facebook發帖不超過10次,並開玩笑稱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使用。

Palihapitiya認爲,目前的線上互動是一種短期的、多巴胺刺激下的反饋循環,這種模式缺失公民討論與合作,充滿虛假信息與假新聞,而這個問題並非僅存在於Facebook和美國,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事實上,如Google和Twitter一樣,因曾刊登來自俄羅斯的政治發言廣告,Facebook被指責成為謠言的散布平台,間接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Palihapitiya也在座談會中特別提到,因在社交軟件WhatsApp中流傳關於綁架的惡作劇消息,導致印度Jharkhand地區一小時內接連發生兩宗暴力事件,共致七名無辜者被殺害。

「我們圍繞著這種(多巴胺刺激下的)完美感受來策劃自己的生活」,Palihapitiya指出,人們往往將「心」、「喜歡」、「豎起拇指」等反饋與真實的價值混為一談,使得自己在期待反饋的惡性循環裏實則更為空虛。

你的行為,也許你尚未意識到,但它正在被程序所設計。

Your behaviors, you don’t realize it but you are being programmed.

Chamath Palihapitiya

擁有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及WhatsApp,每月活躍用戶已達20億,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盈利最多的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創始人Mark Zuckerberg,在2012年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時表示,Facebook的使命是讓這個世界更加開放互聯。

面對撕裂社會的指責,Facebook並未正面回應,而是結合獨立研究與最近開發的功能,以研究總監之名發表了一篇題為《難解:在社交媒體上花費時間是否對我們不利》的企業博客。

博客中,引用兩項研究,表示用戶在Facebook上只閱讀而不互動可能會使其心情變糟。一項在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進行的研究中,研究員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被分配隨機瀏覽Facebook10分鐘,而另一組則被安排在FB與好友分享或聊天,結果發現前一組當天的心情更糟。而另一項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及耶魯大學進行的研究發現,點擊鏈接次數是一般人平均次數4倍、或按讚次數是一般人2倍的用戶,心理狀況也較差,但原因未明。

Facebook同時又援引一項其與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合作的研究,表示在Facebook發布或接收更多訊息及留言的使用者,孤獨感會得到改善。Facebook認為,用戶使用社交媒體帶來的幸福感或沮喪感與自身使用方式有關。

然而,對Facebook的批評質疑之聲卻從未消止,有許多甚至出自Facebook前員工、前高層。今年11月,曾任Facebook第一任總裁的創業家Sean Parker在接受美國新媒體Axios采訪時表示,Facebook等社交媒體的設計都「故意利用人類心理的弱點」,建立「社交認可反饋環」(Social validation feedback loop),即當有人在照片或帖文上讚好、留言時,便向用戶提供少許多巴胺,從而導致用戶的沉迷。

亦有批評者指責Facebook將社會撕裂成一個個「同溫層」,「在社交網絡時代,人們只願意接受與自己立場相近的觀點,彼此間的對話變得愈加困難」。

日前我們發起了圓桌話題,反思Facebook對我們的影響,聽聽桌友們怎麼說吧!

zhaoyin:純粹個人心得,使用臉書讓我感覺自己更加自戀,因此選擇將手機原本搭載的臉書App Disabled。近期因為要為父親留意某鐵打師傅的粉絲專頁,而下載了Facebook Lite,以方便關注最新消息。

無可否認,在發布消息及接觸廣大群眾方面,臉書粉絲專頁的確有它強大的作用,而且使用不難。

leoyyd:@zhaoyin: 最近看過的一篇文章論述了Facebook確可能放大人們的自戀侵向,但自戀只是人性的一部分吧。

m0b:個人選擇是關閉了Facebook帳戶、已一年有餘。終於戒掉了手機刷新強迫症。曾經有數百聯繫人,轉成了Email+電話聯繫。本人表示沒有Facebook帳戶的世界也一樣精彩

恆久一心:就像扎克伯格不再是那個青澀害羞的扎克伯格,臉書也不是當初的臉書,即使小扎也無法控制臉書按照自己的美好初衷發展,臉書已經成為一個矛盾集合體,對信息的促進和阻礙都存在。

TomN5A:古人追求友直友諒友多聞,今人只問友讀友回友按讚。

今人無疑更容易獲取資訊、知識量更豐富,但是表態、發言等皆可在彈指一揮間完成,相對地降低了話語的含金量。所有想法都淪為隻言片語,深刻的洞見與閒言碎語間的界限變得前所未有地模糊,於是越發讓人覺得他人的意見其實一文不值。

科技發展,福兮禍兮。

Facebook製造了「同溫層」的分裂嗎?

Marstree:人與人的疏離……跟是否出現社交媒體似乎又沒有必然的關係……

我們的父母輩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是不斷地與他們的朋友逐漸疏離……甚至失去聯繫……那時候也不是沒有社交媒體嗎!?:)

Sonja:把社交媒體當成同溫層的唯一元兇是個誤會。人的心理機制本來就會篩選資訊,亦即我們會拒絕和自己認知有異者,並不斷吸納意見相近者來證成自己的立場。我們至多可以說社交媒體會惡化這種現象——因為我們更容易誤以為接收到的資訊是自主獨立選擇的,從而低估了該訊息的可操弄性。

ShiroCrow:現在要評論什麼的都還早,這種事情是50年後要做的,繼續往前就好了。

Facebook 是必然的偶然,他是網路和行動裝置發展到那個階段的必然結果,你不創 Facebook 就是給另一個 App 機會而已。分化、同溫都可能是深植在人性裡的東西,不然沒有邊界的地球為何會有國家之分?不滿意這個結果,那接下來的社群工具就是朝向鼓勵合作、溝通的方向去設計就好。

而且這發言也漠視了 FB 過去帶來的很多好處跟對人類的影響,只著眼在產生的問題上。我並不特別喜歡 FB,但他確實改變了這個世界一點點。

joyi:社群網站的出現必有其必要性,有需求才會有產出。將社會的分化、人們活在自己的同溫層,完全歸咎於社群網站終究是太過偏頗,是人類的使用方式使得工具偏離了原本的用途,即便今天廢除、禁止了社群網站,同溫層同樣存在,社群網站的消失自然會有其他存在來取代其用途,問題並不會得到解決,根本還是為何這個社會風氣如此,讓人們安於自己的同溫層而不願接納其他意見?為何人們只跟自己有著相同政治理念、議題見解的人來往?社群網站只是媒介,根源還是在於人。

廣場之混雜,不可能人人以同一種方式說話,你可以說表情包簡化粗暴,但別忘了沒有能力以文字表述的人也可以用表情包投選與他們意見最相投的發言。所以,就言論交鋒這一點,社交媒體提供了最便利的平台。

By Fai

Fai:我想從「同溫層」開始說起:

  1. 受眾可以主動選擇想看到的資訊,不再由媒體(紙媒、電視、電台)代理分眾及資訊分流的工作,於是更易強化個人偏見。

  2. 社交媒體(不止FB,也包括WECHAT, WHATSAPP)更容易聚合意趣相投的人,於是日常接觸的輿論環境更傾向簡化單一,情緒更容易升級

如果要獻祭社交媒體,我們就得回頭看看沒有社交媒體的時代,這些問題是不存在?還是被掩蓋?

不論有沒有社交媒體,有些人都依然吃喝玩樂,對公共話題自動屏蔽。以前可能是看電視不看新聞,或從不接觸報紙,現在於只LIKE想看的PAGE。惟就算你不關心公共事務,也不妨你的朋友關心,或間中發出相關消息,於是我們可不可以這麼看,社交媒體除了讓受眾在源頭對資訊分流外,其實也在某程度上反過來讓更多人有了接觸到公共話題的可能,並對之表態,因為社交媒體的表態成本極低,於是又讓在日常世界不可見的個人取態得以現形?既然是現形,也即是在沒有社交媒體的時候,不是這些態度不存在,而是它們沒有發表的地方和交鋒的機會。

FB更甚於其他社交媒體,因為它的不設限(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任何立場、話題的討論),於是形成了迄今為止最類近於「廣場」的輿論場所。那麼FB仝人的理想其實已經達到。我不知道他們心裏對於「對話」是否有套理想的標準,諸如溫和知性,以理服人。但廣場之混雜,不可能人人以同一種方式說話,你可以說表情包簡化粗暴,但別忘了沒有能力以文字表述的人也可以用表情包投選與他們意見最相投的發言。所以,就言論交鋒這一點,社交媒體提供了最便利的平台。

當然,資訊在社交媒體裏進行了更精細的分工和歸類,決心要不理世事的人,他的媒體世界裏就會只有小確幸小清新,但你也不能說這個問題在沒有FB前就不存在。

對我來說,FB只有一點是需要警愓的,因為它畢竟不是物理世界的廣場,它的背後有個操縱者,海量資訊(包括個人資訊)的聚集授FB以前所未有的權柄,它掌握技術,可以在個廣場裏設置任何屏障左右受眾接收資訊的機會。但就這一點來說,需要被監察的又不止是FB了。技術發展太快,FB是新型的權力機構,怎麼監察它、或反過來說,它需要被監察,都是亟待討論的問題。

如果要追求開放,就必須接受泥沙俱下的狀態,一些與人類文明叫板的奇葩言論也要有出頭和被海扁的機會。否則,不就成了葉公好龍。

不接受他人文化,不願把自己歸類一方,堅持要獨立思考的人會如叔本華的名言般:「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在無法和他人溝通及迎合他人意見之間取捨。這些問題都是自古就有,只是現在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網絡記錄下來,讓它成為了一個看得見的問題。

By 緋紅杏白

泡沫:我之前一直生活在一個封閉、壓抑且極度缺乏自由的環境。我不被允許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我生活的人對我態度冷冰冰,甚至進行過肢體傷害。在那時,整個世界對我來說都是灰暗的,沒有一點希望。而社交媒體成了一束光,讓我能找到與我有類似經歷、看法和興趣愛好的人。

當人們討論「同溫層」時,有沒有想過,與黑暗的角落相比,同溫層至少還是有溫度的?它能讓不同地區的相似群體(有些是受壓迫的)能夠抱團取暖,給他們帶來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同溫層的存在完全是自由意志的選擇,只有在自由的狀態下,相似的人才可以選擇自由組合。如果同溫層不再存在,這不是什麼進步,而是意味著人們連結社的自由都沒有了。網路帶來自由,自由讓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所以才會形成同溫層。分清自由和奴役很重要。既然是自由意志自主選擇的結果,那麼這就是一種應當受珍惜的自由。

另一方面,與觀念衝突相比,社交媒體能夠促進不同地區的人相互溝通交流,這是更重要的。如果沒有社交媒體,大多數人都會成為困在自己所在地區的井底之蛙。空間上的無形屏障,與跨越空間根據理念、愛好自由選擇而形成的不同圈子,請問哪個更理想呢?顯然,井底之蛙、不同地區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才是真正的撕裂社會,甚至撕裂到了人們完全不知情的地步。

除此之外,社交媒體還可以提供一些以前不可想像的便利,例如同其他國家的人練習外語。雖然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但事實是,如果沒有社交媒體,這種對學習語言的人的幫助也不復存在了。

緋紅杏白:在社交媒體的出現下,我們本身是希望把自己置身於網絡之中,從而讓我們認識更多人,促進資訊的交流,增加自身對社區的連繫。

但當加入社交網絡之中的人愈來愈多,而我們能停留的時間卻沒有增加太多。這只會造成我們只能選擇作出對某些事件的關注,作出某些重要的表態及討論。在互聯網資訊爆炸的情況下,各議見的聲音繁多下,即使我們獲得了不同人士的立場,但網絡上人的溝通也會變得困難和低效。同温層的形成是選擇特定的具有相同價值觀的群體作出窄播(narrowcasting),把溝通變得有效,卻把不同意見的人隔走。在公共議題上,我們習慣把議題表態的重要性置於討論之前,把重要的討論扔棄,這是因為網絡上的討論的低效及不必要,且附和簡單的表態卻會得到他人認同。

久而久之,同温層之中會形成文化。把不同文化的人同化或隔走。一個良好的例子就是這裏的端會員們,我們把重要有深度的討論留下,把煸動仇恨,發布不實消息創造另類現實的人趕走。

不接受他人文化,不願把自己歸類一方,堅持要獨立思考的人會如叔本華的名言般:「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在無法和他人溝通(share of understanding)及迎合他人意見(呃Like)之間取捨。這些問題都是自古就有,只是現在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網絡記錄下來,讓它成為了一個看得見的問題。

總括來說,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我們溝通的習慣,它令媒體溝通變得雙向,卻無法避免的形成了同温層。網絡下的同温層根本不能避免。有的只是同温層的大與少;其存在對社會有良性或惡性的影響、和你能否接受它的存在罷了。

社交媒體創造了假新聞的氾濫嗎?

新聞網站BuzzFeed的一項分析顯示,美國大選最後3個月Facebook上引發最多網民參與的20條虛假消息中,有17條或支持特朗普,或反對希拉里,即多數假新聞向特朗普支持偏移。同時,BuzzFeed還發現,最熱門的5篇虛假報導比最熱門的5篇真實報導影響力更大。縱然有論者認為,Facebook上的虛假信息未必有影響大選結果的巨大力量,但對社交媒體上假新聞的規範卻持續被討論和呼籲。

與其因為假新聞的威脅就全然棄絕自媒體、社交媒體作為資訊來源,不如讓人們更有意識於此,並且更積極的選擇、判讀多種多樣的資訊。畢竟事實總是紛雜,我們永遠無法只透過一家新聞、一家媒體來企及那個幾乎無法企及的真實。

By Sonja

bogikidd:自媒體的資訊篩選能力沒跟上自媒體的發展速度。

Chris_Zz :社交軟件,讓我在剛開始自我認知,並且脱離父母操控時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也在我一次有一次希望更新社交圈子時提供了大平台。所謂的錯誤,不過是單一方面,至少,在這個時代,信息來源的多樣化總好過單一化。如何分辨信息內藏的能量,只能看讀者的自我修養了。

9_9OOps:作爲個體的人能夠觸及、處理的信息總量是有極限的,所以FB或者其他社交媒體提出來的巨大社羣只能存在於理論上而在實際操作上不太可能實現。

電腦如果過載會出錯甚至死機,人的大腦在處理海量信息時過載的畫,最快捷的解決方法就是歸類否定、讚同之類吧?過度歸類就變成刻板印象,讚同和否定就是抱團取暖了。我們畢竟沒辦法親自去做每一條fact check,那謠言橫飛也不奇怪。還不如說,世界上本來就謠言盛行,只要有媒體就有依賴該方式的謠言,恰恰好網絡社區的傳播範圍和速度都洶涌澎湃,沒辦法將謠言限制在某個範圍。

不過就算是這樣,我猜人們也沒辦法否認,便利的社交網絡和自媒體仍然有機會讓以往沒可能發聲的羣體的聲音傳出一點點……

Sonja:對於網路謠言、假新聞的攻擊必須審慎,也許在某些社會的脈絡下,這些謠言是針對譬如移民、同性戀等弱勢群體而來,從而形成不正義的後果;但是同樣的批評也可以成為權力的武器,將所有挑戰威權者、危及統治者通通打為反事實的謊言。

無怪乎許多議題在今日就變成雙方互相攻擊對方說謊,反正到最後人們總是難辨真假。

然而傳統的新聞媒體、一個遵守媒體自律、道德的媒體不一定是這個難題的答案;畢竟大眾媒體也早就被批評對民主有害而無益,因為它集中化、專業化生產資訊,乃至於寡頭壟斷的經營等等特性,使其總是難免於政治勢力、資本勢力的干涉。

與其因為假新聞的威脅就全然棄絕自媒體、社交媒體作為資訊來源,不如讓人們更有意識於此,並且更積極的選擇、判讀多種多樣的資訊。畢竟事實總是紛雜,我們永遠無法只透過一家新聞、一家媒體來企及那個幾乎無法企及的真實。

人轉路也轉:@Sonja: 難也是難在「讓人們更有意識於此」,能夠有意識,擁有不受海量資訊所沖昏的人不是大部分。要回一個持平的意見,打一篇這樣的文去解釋,反駁,討論的時候,已經有許多斷地分享錯誤的資訊,報道。在FB看到有人報道誤導性的新聞時,我會特意去找了詳細,真實的報道和資訊再回來,但有時FB會自動刷新,我就找不回了它了。

現在「讓人們更有意識於此」的努力就是用兩隻手去堵三,四個孔的感覺。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有能力的可以選擇不看刪除不理,因為自信心強,沒有能力的,可以選擇甚麼,看了不開心,不看又怕被排

  2. 人們幸福感變低,正是了解背後看到自己動態的人卻沒有任何回應,社交軟體絕對可以增進人與人間的距離,重要的還是使用者的心態

  3. 这篇写得很有深度

  4. 這篇文章發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