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 · 焦點 2024 學生組》選映:床上——人最舒適的時刻

不同人的床:床單、床上裝飾、睡衣、房間周邊的裝潢都能透露著一些那個人的線索
2024年12月14日 — 她一開始想不到要分享什麼,在聊天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比小時候忙碌了很多,逐漸失去了作詩的習慣,她過去習慣將詩作為情感的寄託,抒發及記錄當下的感受。最終她決定分享中學時作的詩。圖中她在朗讀某個凌晨作的詩,事後問及她當刻感受,她說她太久沒有回看這首詩,彷彿看到了那時的自己,憶起往事。攝影:袁嘉諾
香港 社會

剛過去的周六(2025年5月10日),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之《前線.焦點2024》公布得獎名單,而第二次舉辦的《前線 · 焦點2024學生組》也在同一天完成評審及公布賽果。

評審們高度讚揚參賽的學生,指出他們的作品以率真眼光及微觀視角觀看社會,不論選材、切入及呈現手法俱佳,評審團樂見年青學子對新聞攝影的熱忱,以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

端傳媒獲授權刊登部分得獎的圖片故事。第一個刊登的《床上》,是香港中文大學學生袁嘉諾的作品。

人與床有緊密不分的關係,有研究指出人一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床大多數是每人的私密空間,同時在床上往往是人們最放鬆舒適的時刻,床的狀態便會真實地反映那個人的性格、愛好。抱著對床的這個構思,想紀錄不同人的床:床單、床上裝飾、睡衣、房間周邊的裝潢都能透露著一些那個人的線索,以影像及畫面去間接反映那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同時更加希望能和那個人深入聊天,當人們處於最舒適、具安全感的空間裡時,期望他們能打開自己的心,表達最誠摯的自己,而那一刻的真摯是值得被記錄的。

在本圖輯中,我會先讓被訪者以他認為最舒服的姿勢睡在他自己的床上,然後叫他拿一些東西來代表自己,並和我分享,若果他想不到他有什麼東西值得分享,我會先和他聊天並幫助他找到自己重要的事物,然後再叫他拿一些東西來象徵這件事,而聊天期間便會抓拍他們最真實的情緒或行為,不少人完成後都覺得十分有意義,像是給了一個機會及空間自己去反思自己。照片排序依序時間,由早到晚。

評論區 1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