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擊!擒抱!當三歲中國男孩玩起美式橄欖球

年花上萬元將孩子送去學橄欖球的中國家長,買的是體育鍛煉、男子氣概、團隊精神,還是一個美式中產夢?
撞擊!擒抱!中國小皇帝玩起美式橄欖球。
大陸

北京的夏天動輒35℃高温。一堂五十分鐘的課程下來,三歲零六個月的男孩萌萌(化名)滿臉通紅,頭髮末梢滴答滴答地落汗珠,運動服黏在身上,好像剛被瓢潑大雨澆了一樣。

「出這麼多汗!這堂課值了!」綠茵場邊,萌萌媽媽欣喜地一把摟過兒子的肩膀。

這是萌萌的第一堂美式橄欖球課。一個月多前,因為幼兒園同班家長的推薦,萌萌媽媽第一次聽說北京有教小朋友的橄欖球俱樂部,她覺得好動的萌萌或許會喜歡,於是在一個週六從北京通州的家出發,開車20公里到達朝陽公園的8號足球場,為萌萌報名了體驗課。

露天的足球場上人很多,日頭很烈。教練員們都人高馬大,帶着還不及他們膝蓋高的小學員在場上來回奔跑跳躍。一大群家長躲在綠蔭處,激動地舉着手機拍照,還有的家長手握水壺和毛巾,隨時準備迎接跑下場來的口渴的孩子。

輪到萌萌上課了。望着身高近兩米、頭上扎滿小辮子、一身結實肌肉的美國教練一步一步向他走來,萌萌先是愣了兩秒鐘,然後「嗷!」地大哭起來,一頭扎進媽媽的懷裏,怎麼也不肯出來。

萌萌媽媽正尷尬,教練卻蹲下來,伸出黝黑的手握了握萌萌的胳膊,俯身跟他耳語了幾句,就把萌萌扛在肩膀上走向訓練場。萌萌滿臉淚花地望了媽媽兩眼,然後果斷地伸手環抱住教練的脖子。場上還有七八個同齡的小朋友等着萌萌,他的美式橄欖球初體驗就這樣開始了。

第一堂課結束之後,萌萌跟媽媽說,「真好玩,下次我還想來。」

「我希望我的兒子能擁有男子漢氣概」

萌萌媽媽覺得,橄欖球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她「對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的嚮往」。儘管她和萌萌爸爸都看不懂橄欖球,卻知道橄欖球「在美國比NBA更受歡迎」。

於是,在北京朝陽公園的人造草坪上,出現了和美國郊外近乎相同的場景:孩子穿着釘子鞋、帶着頭盔護具撞來撞去,家長瘋狂地拍照和歡呼。

目前,這個名叫巨石達陣的美式橄欖球俱樂部,幾乎是中國唯一一家形成規模的青少年橄欖球培訓機構,在北京和上海擁有5000多名像萌萌一樣的小學員,每人每年的學費按年齡增長從8000多元人民幣到一萬餘元不等,這背後是成千上萬名像萌萌媽媽一樣,對橄欖球一無所知卻充滿興趣的中國家長。

「你最喜歡橄欖球的哪一點?」──當被問道這個問題時,萌萌媽媽回答,因為「橄欖球很『man』」。

「我希望我的兒子能擁有男子漢氣概,」萌萌媽媽說。

在北京和上海擁有5000多名小學員,每人每年的學費按年齡增長從8000多元人民​​幣到一萬餘元不等。
在北京和上海擁有5000多名小學員,每人每年的學費按年齡增長從8000多元人民​​幣到一萬餘元不等。

目前擁有小孩的中國城市家庭,大部分都是「421」模式,即「四位祖父母+兩位父母+一位孩子」,在富裕的家庭中,可能還會增加一到兩位保姆。因此,孩子在家庭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呵護,是生活優越、地位無法被撼動的「小皇帝」。在政府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後,這種家庭模式並未被打破,反倒推動很多家庭加大金錢成本、為孩子投入更多。

即便是到了幼兒園裏,中國的孩子也像是「温室的花朵」。幼兒園老師多是女性,以生活教導為主。為了減少孩子受傷的可能,加之空氣污染,戶外運動時間並不多。有的教室甚至會安裝監控錄像,讓家長隨時聯網查看。老師還要拿手機給孩子拍照,通過微信向家長彙報孩子的餐飲、午睡和身體狀況。

在巨石達陣的中籍教練員王研眼中,初來的小學員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嬌氣、軟弱、自私的毛病。例如,有的孩子摔倒後會不顧一切地放聲大哭;有的孩子會死死地護住玩具,別的小朋友不僅不能一起玩,連看一眼都不行。

「橄欖球剛好可以培養孩子吃苦耐勞和團隊合作精神。」王研說。

「靠什麼理解橄欖球?」「困難。」

這和美國的情況完全不同。在美國,幼兒的基礎體育教育是在自家後院裏、由自己的爸爸帶領完成的,孩子喜歡戶外運動,這既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營建家庭和社區關係的一種方式。

「在中國,是從零開始,甚至是從負數開始的。」巨石達陣的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靳鑫說。中國的父母在體育教育中缺席,孩子還要額外拿出時間,尋找場地和專業教練才能進行運動。

更何況,橄欖球在中國是極其小眾的運動項目。三、四歲的孩子在最初接觸橄欖球時,不夠資格穿盔甲,日常訓練也僅是跑跳和基礎對抗動作。他們靠什麼來理解橄欖球?

「困難。」來自美國的教練Wes De Kirby回答。

「遇到困難,必須要吃苦,這是所有孩子都能理解的事。」Wes說,他們在課堂上玩很多遊戲和小比賽,如果想贏,不能只靠自己,要靠團隊配合。從困難中,孩子們理解了橄欖球的重要精神──團隊。

撞擊!擒抱!中國小皇帝玩起美式橄欖球。
撞擊!擒抱!中國小皇帝玩起美式橄欖球。

中國孩子往往關注到的是自己在場上的表現,會不會贏,丟沒丟臉。有些孩子遭遇到一點挫折,就掉頭跑到場下去找家長哭鼻子,這樣的中斷有時會在一堂課上出現兩三次──他們需要學習的不僅是基礎動作和技巧,還有放下虛榮心,建立安全感,與夥伴們一起享受運動。

用靳鑫的話說,橄欖球是「最不自私的運動」。球場上,每方上場11個隊員,兩個隊共計22隊員,但實際只有五、六個隊員能在比賽中真正摸到球。但是,每個隊員都可以在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特長。

33歲的靳鑫身材高大魁梧,他在美國第九大都市區亞特蘭大長大,中學時參加校橄欖球隊,打防守,是「摸不到球」的位置,但這不妨礙他感受橄欖球的魅力,並為之着迷。

不僅如此,真正的美式橄欖球隊是半軍事化管理。加入橄欖球隊,就像小型軍訓一樣,因為「橄欖球比賽是非常接近戰爭的一項運動」。靳鑫所指的戰爭,是「中世紀時期軍團作戰,肉搏戰的那種戰爭」。它的戰術複雜,對紀律的要求非常高,隊員必須在一起不斷地磨合,才能夠把適合一支團隊的獨特戰術發揮到最好。

Wes在課上有時非常嚴厲。如果一個孩子犯了錯誤並勇於承認,他只會懲罰那個孩子;如果沒有人承認錯誤,他會懲罰全隊。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每當Wes問,「剛剛那個錯誤是誰犯的?」所有的孩子都會痛快地舉手,他們已經懂得共同承擔,不能讓自己的夥伴被懲罰。

36歲的母親王麗(化名)觀察到,教練員的態度一絲不苟,如果孩子偷懶,教練一定會「把他拎出來」,必須讓他重新做一遍;但同時又特別懂得鼓勵孩子。她5歲的兒子每次完成動作,都會和教練擊掌「Hi Five!」,如果孩子擊得不夠響亮,教練一定會要求再擊一次。

對於這個細節,王麗的印象最深。她說在原本性格內向的兒子身上,看到了一種鬥志。

「師夷長技以制夷」

幾乎沒有家長想過讓孩子做專業橄欖球運動員。「就是來玩的,孩子享受就好了,」一位家長對記者說。

儘管中國在世界級運動會中屢拿獎牌,但「中國是金牌大國,不是體育強國」,這是專業學習田徑、一路特殊招生進入北京大學體育教育系的教練王研的印象。以前中國發展的比較好的運動項目幾乎都是奧運會項目,這是為了國家形象。但情況似乎在慢慢改變。

這些給孩子報名學習橄欖球的家長從中產階級到工薪階層,他們承受每年萬元左右學費的背後,有很多不同的想法。

有些家長希望有朝一日送孩子到美國唸書,那麼幼時接觸橄欖球可以更多地了解國外文化,為日後的文化融入打好基礎;有的家長說與其讓保姆看孩子,不如讓老外教孩子「練膽兒」;有的家長嚮往美國的生活方式,難忘在美國電影裏看到的那些與橄欖球有關的場景,因此要在孩子身上實踐;有的家長戲謔地說出了一句百年之前的強國口號,「師夷長技以制夷」;還有更多的家長對端傳媒表示,「既然孩子喜歡玩,那就去吧!」

靳鑫也從經營者的身份感受到了市場的變化。直到2011年以前,中國還只有兩支正規的橄欖球隊,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而在之後的五年,中國和香港共計成立了27支橄欖球隊,並在2015年擁有了第一個美式橄欖球運動聯盟,民間橄欖球隊也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不僅如此,冰球、馬球、棒球、曲棍球等原本在中國民間極其小眾的運動,如今也可以在一線、二線城市裏見到。

「中國有句古話──窮文富武,」靳鑫覺得,「武」在今天就意味着體育。

美國《新共和》雜誌在2014年的一篇報道曾經提到,美式橄欖球會在二戰後超越棒球,成為美國第一大競技體育,有學者認為是當時美國人的社會聯繫弱化,而美式橄欖球正強調團隊協作和配合。這樣的社會心理背景,與今天的中國,有什麼樣的巧合嗎?

無論如何,橄欖球在中國重新遇到了機遇。

靳鑫坦陳,「訓練的是孩子,受教育的是家長。」

2011年,他最初在北京想要做的,是成人橄欖球俱樂部,卻失敗了。一方面因為成年人的身體機能已經發育完備,更重要的是,橄欖球需要從零開始系統訓練,需要花時間與隊友磨合,進行大量的團隊協作,才有可能將優異的戰術發揮出來,而成年人不太可能有時間、精力以及耐性來做這件事。

這讓靳鑫意識到,還是「得從娃娃抓起」。只有」一張白紙「的孩子才能從零開始、真正擁抱橄欖球的精神。「勇敢、獨立、團結,這都不過是冷冰冰的詞彙,只有到賽場上才能體會,」靳鑫說,「對手把我撞飛了,我把他撞回去,這就叫做勇敢;捨身為隊友將敵人擋開,這就叫做團結。」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來自香港的支持!十分興奮見證美式足球在中國的崛起!很多歐洲、南美洲和亞洲的國家已經發展起來,不久的將來美式足球會成為世界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