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 鷄籠中元祭,鬼與人的饗宴

整整一個月的民俗鬼月中,在台灣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脈絡下,各地亦發展出不同面貌的民俗活動。
(左) 2024年8月17日,人們於基隆八斗子海邊等待放水燈。(右) 2024年8月17日,人們於八斗子海中放水燈。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

農曆7月俗稱鬼月,亦是台灣民俗活動一大盛事。在民間信仰中,農曆7月15日會舉辦中元節普渡法會,各地民眾、公司行號以及鄰里街坊,多會在門前放置供桌,擺設供品,讓「放暑假」的好兄弟能在這日飽食一頓。

中元普度從魏晉後融合道教的中元祭與佛教的盂蘭盆會,成為神佛一體的民間信仰。而其根源,乃在於「祭鬼」的需求。早年漢人自中國大陸渡海來台,但因海難、族群械鬥、戰亂或瘟疫導致傷亡,進而形成災禍記憶,而為撫慰這些橫死的亡靈、避免作祟,因而形成祭鬼的風氣。

從民俗角度來看,中元節的祭鬼,不單單是因著台灣社會的人情而有的「感念」之風,更多在於建立在因著畏鬼、敬鬼而來的基礎,簡言之,在台灣社會經常以人情味作為敘事框架的中元普渡,更多則是來自對無主孤魂的怖慄之情。

普渡雖有其悲天憫人的一面,在撫慰亡靈的祭儀上,亦有祈求平安之意;人們因畏懼好兄弟作祟,故以安魂儀式,希望祂們吃飽喝足不找麻煩。歷時整整一個月的鬼月,在台灣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脈絡下,各地亦發展出不同面貌的民俗活動,不管是搶孤、跳鍾馗,又或是鷄籠(基隆古名)中元祭的放水燈,皆呈現出台灣社會不同族群脈絡及地方紋理。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各姓氏宗親會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各姓氏宗親會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攝:陳焯煇/端傳媒

迄今已170年的鷄籠中元祭,先於8月8日(農曆7月1日)老大公廟(又稱義民廟)「開龕門」,象徵鬼門開;而中元祭的重頭戲,則在17日(農曆14日)在市區舉辦封街水燈遊行,當晚水燈再移至八斗子海上燃燒;18日(農曆15日)則在中正公園(亦稱主普壇公園)舉辦中元普渡,以跳鍾馗進行送孤,並將大士爺等神尊燒化。9月3日下午5點「關龕門」,當晚在慶安宮將主普手爐交接給下一年度的宗親會,一年一度的鷄籠中元祭於此宣告落幕。

歷史悠久的鷄籠中元祭,在2008年1月被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指定為「重要民俗」,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個被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的民俗活動。所謂無形文化資產,其價值在於它不僅乘載來自民間的集體智慧與價值觀,進一步形成地方記憶與認同,亦透過民俗活動將地方的「技」與「藝」加以保存與展演。

作爲北台灣開港歷史悠久的基隆來說,其先民多為中國福建漳州泉州移民,漳人於雍正年間便於基隆地區拓墾居住,而泉人則較晚於嘉慶年間才來到基隆,因平原地區已由漳人開墾,泉人遂往山邊墾殖。而兩族群間語言與信仰皆不相似,在拓墾的過程中難免因利益問題而大動干戈,械鬥情事不斷。甚至,咸豐年間,漳泉爆發大規模械鬥,死傷一百餘名,甚為慘重。

在慘案過後,地方父老認為雙方經常大打出手,每一回衝突就死傷無數,因此相約雙方識者協議,將百餘名械鬥亡者的遺骨合埋,象徵雙方和解。此外,雙方也協定,漳泉兩方會以普渡賽會的形式,取代過往動輒的械鬥,此為「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的由來,保留有較勁、比拚的意味,但由賽陣頭的方式呈現,降低因械鬥而造成死傷的風險。

此外,雙方也決議由基隆的11姓(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 何藍韓、賴、許)的宗親會輪流舉辦普渡,並於1979年,擴大為15個宗親會(增加聯姓會、李、黃、郭),並於現今基隆中正公園興建主普壇,這是雙方較勁的灘頭堡,輸人不輸陣,每年各輪值的宗親會都華麗裝扮,希望在這場「競爭」意味濃厚的普渡賽會上爭光。今年輪值主普的則為張廖簡宗親會。

2024年8月17日,基隆,市民在拿取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基隆,市民在拿取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8月17日晚間,這座海港城市為了年度盛會的水燈遊行進行封街管制,各宗親會出動花車及陣頭展現動員實力。這晚,各式造型的花車現身街道,市民拉出家中的座椅、沙發,直接坐在家門口欣賞魚貫登場的花車。這樣透過民俗活動聯絡地方情感,強化在地認同,弭平了族群差異的衝突,進而為地方創造一個共同體的想像。而在水燈頭與花車在市區完成遶境後,各宗親會前往八斗子海邊施放水燈,希望以水燈燃亮海路,招引海上的亡魂上岸享用祭品。民間相信,水燈流得越遠,後代將越興旺。

不過,今年的中元祭,可能是近年來最具「政治味」的一次。8月16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由民團提案連署的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成案,並將於10月13日投票,謝國樑的罷免案,將是2020年時任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成功後,再有縣市首長面臨罷免投票。民團指證的罷免理由有:東岸廣場產權糾紛、競選期間電動機車政見爭議、廣鋪「人工草皮」,以及封殺民意等。

花燈遊街當天,罷免團體「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於市區舉辦街頭宣講,並發放謝國樑五大施政缺失傳單,也有市民製作「草皮」市長人偶並高舉罷免標語宣傳。而另一方的「反惡罷」團體,也在基隆火車站、海洋廣場以及市區,發放扇子表達反罷免的訴求。

在當日活動開始前,謝國樑與市民互動熱絡,面對罷免成案,謝國樑則說「基隆的民情對罷免感到厭惡」,中元祭以字姓輪值主普的特色,象徵著漳泉械鬥化干戈為玉帛。他指出,基隆現在也需要消弭惡質的衝突與對立,恢復社會和諧與共存共榮,「如同流傳百年的中元祭帶給後人的啟示。」

不過,面對地方盛事,過往基隆市長都會親自參與,但謝國樑由於身為基督徒,在其上任後連兩年,在民俗意涵濃厚的「開龕門」、或是主普祝禱等儀式上,他皆因信仰因素改由副市長邱珮琳出席。10月13日罷免投票將屆,謝國樑能否續以基隆市長的身份出席明年中元祭相關活動,「開龕門」或是主普壇的主祭者又將否換上新面孔,皆是民俗盛事過後仍待觀察的地方角力。

(左) 2024年8月16日,基隆,民眾預備清潔用品給「好兄弟」。(右)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主普壇,民眾帶走祭祀後的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6日,基隆,民眾預備清潔用品給「好兄弟」。(右)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主普壇,民眾帶走祭祀後的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遊行,售賣氣球的人。(右) 2024年8月17日,祭祀後,人們帶走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遊行,售賣氣球的人。(右) 2024年8月17日,祭祀後,人們帶走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基隆,反對罷免市長的團體發放的扇子。(右) 2024年8月17日,基隆,閉路電視上的鳥巢。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基隆,反對罷免市長的團體發放的扇子。(右) 2024年8月17日,基隆,閉路電視上的鳥巢。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雞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雞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遊行,有市民帶同小鳥觀賞。(右)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望海巷。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遊行,有市民帶同小鳥觀賞。(右)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望海巷。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參加巡遊的隊伍準備出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參加巡遊的隊伍準備出場。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宗親們在整理水燈,準備放進海裡。(右)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主普壇,祭祀後天上的煙灰。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宗親們在整理水燈,準備放進海裡。(右)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主普壇,祭祀後天上的煙灰。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各姓氏宗親會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各姓氏宗親會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中元普渡期間民眾在抽煙。(右)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望海巷,一個水燈上的裝飾。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中元普渡期間民眾在抽煙。(右)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望海巷,一個水燈上的裝飾。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各姓氏宗親會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各姓氏宗親會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放水燈過後,地上佈滿金紙。(右)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等待放水燈的人。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放水燈過後,地上佈滿金紙。(右)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等待放水燈的人。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8日,鷄籠中元祭,主普壇前放滿準備供品來祭拜「好兄弟」。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8日,鷄籠中元祭,主普壇前放滿準備供品來祭拜「好兄弟」。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8日,基隆,人們參與中元普渡。(右) 2024年8月18日,人們拾起地上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8日,基隆,人們參與中元普渡。(右) 2024年8月18日,人們拾起地上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人們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前燒金紙。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7日,鷄籠中元祭,人們於八斗子望海巷放水燈前燒金紙。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等待放水燈的人。(右)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中元普渡桌上的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7日,八斗子,等待放水燈的人。(右) 2024年8月18日,基隆,中元普渡桌上的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8日,鷄籠中元祭,人們在爭奪由祭壇丟下來的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8日,鷄籠中元祭,人們在爭奪由祭壇丟下來的供品。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9日,車廂外的雨點。(右) 2024年8月19日,基隆。攝:陳焯煇/端傳媒
(左) 2024年8月19日,車廂外的雨點。(右) 2024年8月19日,基隆。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8日,基隆。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18日,基隆。攝:陳焯煇/端傳媒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