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問中國,中俄「背靠背」姿態鞏固|Whatsnew

中國認定美國的主要目標就是中國,因而不會放開和俄羅斯的關係。
2024年5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中南海公園出席茶會。攝:Sputnik/Mikhail Metzel/Pool via Reuters/達志影像

5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北京,展開對中國的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他「當選」新一任俄羅斯總統後第一次外訪。在行程中,他和習近平見面並在中南海會談,此後他飛赴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在當地和中國軍工科技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師生座談,參觀東正教堂,和當地官員會晤並出席「俄中博覽會」的開幕式。

此次訪問,時值俄軍在烏克蘭前線取得一定成果,並且在東部大城市哈爾科夫的北面開闢新的戰線之際。在行前,普京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支持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和平計劃」,惟實際在戰場上沒有看到雙方有談判意願。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此次行程中首次加入了赴哈爾濱的行程。這一選擇的象徵意義在於,哈爾濱作為中國的「中俄融合」城市,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近的中國大城市,這或許意味着在烏克蘭戰爭壓力下,俄羅斯遠東地區將進一步對中國在經濟上開放——儘管俄羅斯也一直對中國影響在遠東地區增強有所擔憂。(延伸閱讀:《中俄宣揚關係「無上限」,但邊境貿易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雙方會談後,中俄發布了《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聲明繼續將中俄關系定位在中國外交關係中最高級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並指「當前的中俄關系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性質……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考驗,凸顯出穩定、堅韌的特質,正處於歷史最好水平。」

這份文件列舉了大量中俄合作的內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合作,聲明指雙方將繼續擴大貿易往來,便利雙方通關,在物流、海關、工業、基礎設施等各方面加強合作。其次則是雙方的人文交流,包括教育交流、旅遊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合作部分,《聯合聲明》中提到了「反對將文化政治化,反對歧視性、排他性『文明優越論』,反對部分國家和民族實施『取消文化』以及損毀拆除紀念設施、宗教設施,推動更多國家認同傳統道德觀念。」這其中對「取消文化」的反對和「推動更多國家認同傳統道德觀念」明顯是普京時代俄羅斯的東正教保守主義和反同、反身份政治文化正在向中國輸送的體現。(延伸閱讀:《俄國判LGBT運動為「極端主義組織」,加強打壓性少數群體》

在地緣政治部分,聲明指俄羅斯全力支持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訴求,並「反對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拼湊封閉排他的集團架構」,針對巴勒斯坦問題,中俄則繼續表示「支持在以兩國方案為關鍵要素的公認國際法基礎上全面、公正、持久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期待看到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東耶路撒冷為首都,與以色列和平安全共存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些表態均沒有超出之前表態的程度。

《聯合聲明》對烏克蘭戰爭僅以非常淺的方式簡單提及。其提到俄羅斯「贊同必須在充分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基礎上解決危機的觀點」,「為穩步解決烏克蘭危機,必須消除危機根源,恪守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兼顧各國合理安全利益和關切」,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烏克蘭訴求,作為中國對烏政策中仍然認可的原則之一,在此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體現。(延伸閱讀:《圖解24年春季烏克蘭前線危機:新美援終獲批,但遠水不解近渴》

2024年5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會談前握手時互相看著對方。攝:Sergei Bobylev, Sputnik, Kremlin Pool Photo via AP/達志影像
2024年5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會談前握手時互相看著對方。攝:Sergei Bobylev, Sputnik, Kremlin Pool Photo via AP/達志影像

BBC 刊發的評論認為,習近平和普京已經不是「平等關係」,普京明顯更有求於人,甚至採取了更奉承的姿態。習近平則相對冷淡,試圖繼續維持和美歐的關係穩定。不過評論也指習近平為普京提供了相當高規格的接待,暗示了兩國的重要關係。

Politico 歐洲版則評論稱,普京訪問中國時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剛訪問北京,並向中國傳達了不應在經濟上幫助俄羅斯的戰爭機器繼續運轉的信號。其引述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弗裏德 (Daniel Fried),表示普京也擔憂北京按照華盛頓的意思行事, 從而努力鞏固和中國的紐帶。

評論還指出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官方對這次訪問的表達有所不同。中國外交部的表態更多強調兩國討論雙邊關係和「國際與地區問題」,俄國外交部的表態則聚焦在此次訪問能夠給俄羅斯帶來的經濟回報上。

4月份時,已經搬遷到柏林的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的主任加布耶夫 (Alexander Gabuev)日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發表長篇分析文章分析了中國和俄羅斯的「準盟友」關係。

在文中,加布耶夫分析稱,烏克蘭戰爭後面臨西方制裁,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對中國打開市場,這使得戰前歐盟作為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日益下降,而中國在俄羅斯經濟中日益呈現主導地位——無論是進出口,還是基礎工業品來源,還是國際結算體系。從而他認為俄羅斯必然在經濟上成為中國的某種「附庸」——他引用普京近年來的公開言論,指俄羅斯上層非常清楚依賴中國的後果,但相比中國,其更擔心西方試圖「改變俄羅斯」,並依賴中國視為相比之下更不壞的選項。(延伸閱讀:《北京「策應」莫斯科?——俄烏戰爭與中美衝突背景下的中俄聯盟本質》

他還指出,在過去數年間,美國和西方盟友一直試圖說服中國放棄俄羅斯,但是這一策略不可能成功。其理由是,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態度和特朗普政府並沒有本質區別,先前期待的中美關係緩和沒有出現,反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科技等各方面限制都在加緊,這讓中國認定美國的主要目標就是中國,因而不會放開和俄羅斯的關係。

加布耶夫認為中國和俄羅斯雖然沒有實現軍事聯盟,也不會加入對方的任何一場戰爭,但是這兩個核大國已經實現了「背靠背」的互信,使得西方試圖用「反向基辛格方式」挑動其中任何一方轉向西方的努力都難以成功。最後他提出,美國和「中俄軸心」之間是一場長時間的競爭,如果要管控這種競爭,那麼歐美和中俄同時留在聯合國在內的國際體系中利用這一體系博弈,就仍然是必要的。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反對部分國家和民族實施『取消文化』以及損毀拆除紀念設施、宗教設施”
    哪個國家這些年不停拆宗教設施不好說。不過中俄這群老保聯盟最大的危險是連結歐美各國右翼保守勢力🫤 中俄這套宣言很合他們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