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頭號恐怖組織的男人們

國際社會應意識到,「伊斯蘭國」在巴格達迪領導下,已具備「準國家」形態,但隱憂叢生。
敘利亞北部拉卡,激進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街道上揮舞伊斯蘭國旗幟。
年度回顧/前瞻 國際 政治

編者按:攻城略地,斬首震懾,恐襲攻擊,屢屢登上新聞頭條……當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影響力之時,國際社會開始認識到,伊斯蘭國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管理鬆散的恐怖組織,而是在外界未曾察覺時建立了獨有的行政架構,成為了一個「準國家形態」的恐怖組織。

從「博士易卜拉欣」到「哈里發易卜拉欣」

「他是我們球隊的梅西,是名優秀的前鋒。」

在衛報一篇關於巴格達迪的報導中,他的舊相識這樣說。

當時熟識巴格達迪的人們很難想像,這個害羞、不善於交際的足球前鋒,日後會成為攪動中東乃至世界局勢的「哈里發」,恐怖主義世界的「前鋒」。

那時候的巴格達迪還不是巴格達迪,而叫易卜拉欣·阿瓦德·阿里·穆罕默德·巴德里·薩馬拉(Ibrahim Awwadty Ibrahim Ali Muhammad al-Badri al-Samarrai),在巴格達東北部的清真寺裏擔任伊瑪目。根據現有的公開資料,巴格達迪擁有伊斯蘭學博士學位,因此也被人稱為「易卜拉欣博士」。

出生於1971年的易卜拉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過著普通平靜的生活。中學就讀男子學校,根據學校記錄,易卜拉欣數學成績突出,但英語成績平平。他在完成教育後繼承父親的宗教職位,其後浸淫在宗教的世界裏,幾乎不問世事,或者至少表面上如此。

這樣的生活在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被打破。戰爭期間,易卜拉欣開始接觸薩拉菲主義(伊斯蘭復古主義),次年也就是2004年2月,由於與基地組織成員過從甚密,美軍以「平民被拘留者」的身份,將易卜拉欣逮捕,關押在位於伊拉克南部的布卡營十個月。同年12月,易卜拉欣以「低層囚犯」的身份獲得釋放。(編者注:另有資料顯示其關押在布卡營長達四年,在遭關押前已經與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頭目扎卡維並肩作戰。)

雖然也存在其他說法,但分析普遍認為,正是在布卡營的歲月,才讓這個曾經醉心於宗教的年輕人,轉變為狂熱的極端分子。而其後建立伊斯蘭國的關鍵人物,不少都是易卜拉欣在布卡營的「老相識」。

屬於易卜拉欣的時代告一段落。

藉助在布卡營積累的人脈,易卜拉欣化身為「阿布·杜阿」(Abu Duaa),加入了伊拉克基地組織分支。

基地組織成員阿布·杜阿,在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而在這一年,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頭目扎卡維在聯軍空襲中身亡,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成為繼任領袖,並宣佈成立伊拉克伊斯蘭國,自任埃米爾(Emir,有酋長之意。)。阿布·杜阿也開始在組織裏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最終在有心人的引薦下,「覲見」埃米爾老巴格達迪,隨後成功打入伊拉克伊斯蘭國高層,成為舒拉議會成員,據稱當時已經是組織的三號人物。

越爬越高的阿布·杜阿沒有等待太久,屬於他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2010年,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在聯軍空襲中身亡。儘管基地組織大佬本·拉登提出反對,但經過一番權力爭鬥後,阿布·杜阿,或者叫他易卜拉欣博士,以與先知穆罕默德同屬一個部落的出身優勢,獲得高層大多數人支持,成為了伊拉克伊斯蘭國的新任埃米爾,並正式將名字改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

其中名字的前半部份,阿布·貝克爾,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岳父之名,他在穆罕默德死後,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首任哈里發。巴格達迪放在名尾,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來自巴格達的人」,除了顯示繼承自老巴格達迪(同樣宣稱出身於先知的部落),還有恢復昔日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輝煌,希望最終定都巴格達的期許。巴格達迪的野心,在這次改名中可見一斑。

從清真寺伊瑪目,到恐怖組織「埃米爾」,巴格達迪完成了第一次華麗轉身。

隨著組織的不斷壯大,巴格達迪成功整合區域內的不同組織,最終在2013年宣佈組織改名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不久後再改成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由於區內頭號恐怖組織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在2011年被美軍擊斃,基地組織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這一階段的巴格達迪藉着風頭,被外界稱為本·拉登第二,認為是其「恐怖事業」的繼承人。

一個極具野心的男人,當然不會滿足於「第二」這樣的頭銜,巴格達迪刻意與基地組織現任頭目扎瓦西里保持距離。在美軍撤出伊拉克及敘利亞內戰無解的亂世中,奪得了更多財富和武力的他,決定發起衝刺。

2014年6月29日,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宣告成立,巴格達迪終於達到了「帝國頂峰」,自封伊斯蘭國首任「哈里發」,改回本名,「哈里發易卜拉欣」。雖然不受大部份穆斯林的承認,但對他而言,自己的「帝國」已經在手。

左膀右臂 敘伊的兩架馬車

在已獲取資料中,巴格達迪為人謹慎、多疑,軍事戰略少得可憐,並且任人唯親。其中他的兩個心腹不得不提:圖爾克馬尼(Abu Muslim al Afari al Turkmani)以及安巴里(Abu Ali al Anbari)。

在伊斯蘭國架構圖上,二人的權位僅次於巴格達迪—圖爾克馬尼是伊拉克「總理」,安巴里則是敘利亞「總理」。他們是巴格達迪在敘伊兩地佔領區的代言人,據報極受巴格達迪信任,可謂「哈里發」的左膀右臂。

伊斯蘭國「哈里發」及敘伊「總理」。 圖:端傳媒設計部
伊斯蘭國「哈里發」及敘伊「總理」。

這二人有不少相同點:都是伊拉克土庫曼人,也都曾是伊拉克復興黨黨員。其中圖爾克馬尼曾在薩達姆·侯賽因執政期間,擔任伊拉克特種部隊和軍方情報部門軍官,但在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遭到清算和打壓。安巴里在伊拉克戰爭前曾是一名物理老師,戰後加入了扎卡維領導的伊斯蘭輔助者組織(Ansar al Islam)。

目前圖爾克馬尼是伊斯蘭國的二號人物,實權在手。而安巴里稍微遜色,但他顯然更善於弄權,通過向巴格達迪身邊安插親信,建立了與巴格達迪的直接渠道。

行政架構藍圖曝光 完善體系難輕視

巴格達迪、圖爾克馬尼以及安巴里三人,組成了伊斯蘭國權利金字塔的最頂端。組織的整體戰略目標均由他們制定,然後交由權力金字塔的下端執行。三人行蹤成謎,外界很難掌握他們的藏身之地,但通過伊斯蘭國特有的「驛站」系統,政令的層層傳達毫無障礙。得益於已建立的行政框架,伊斯蘭國也已經開始在佔領區「施政」。

根據中東論壇學者塔米米(Aymenn Jawad Al-Tamimi) 取得的伊斯蘭國外洩資料,伊斯蘭國的政治藍圖全稱為《伊斯蘭國管治原則》(Principl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slamic State),源自埃及人阿布·阿卜杜拉(Abu Abdullah)。

藍圖全文共24頁,其中清晰規划了伊斯蘭國政治、外交及經濟等方面的發展,並且詳細規划了中央部會的架構。

伊斯蘭國的關鍵人物,均名列舒拉議會,至於沙利亞議會,則由「哈里發」巴格達迪親自管轄。

伊斯蘭國的舒拉議會及沙利亞議會。 圖:端傳媒設計部
伊斯蘭國的舒拉議會及沙利亞議會。

目前伊斯蘭國已經根據這份藍圖,建立了十六個中央部會,並計劃成為「五十年來最富裕及最具影響力的聖戰組織」。地方政府則由瓦里(Wali)領導,身份相當於省長,負責各個省及重點地區的施政,地方班子效仿中央部會結構,同樣有衛生、教育、宗教等部門,但情報、財政、軍事等要務,仍由中央把持。

中央集權、地方施政、規矩嚴明,是伊斯蘭國與其他恐怖組織的最大區別。

伊斯蘭國內閣部會及地方政府。 圖:端傳媒設計部
伊斯蘭國內閣部會及地方政府。

在塔米米公佈的資料中,不少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公告。在一份2015年1月阿勒頗(Allepo)政府的公告中,衛生部公佈了Wilayat Halab地區新生兒出生證辦理方法及出生證內容,包括嬰兒姓名、身長、體重,父母姓名,出生日期,出生證頒發機構等細節。

2015年1月阿勒頗(Allepo)Wilayat Halab地區新生兒出生證。圖片來源:塔米米
2015年1月阿勒頗(Allepo)Wilayat Halab地區新生兒出生證。圖片來源:塔米米

同樣在阿勒頗,有一份「建國前」發佈的皈依伊斯蘭教宣言,內容頗具「伊斯蘭國」風格,包括八點,其中一條為:

本人不接受任何不信奉真主、搞個人崇拜的暴君,尤以巴沙爾·阿薩德(敘利亞現任總統)為首、任何阿拉伯及非阿拉伯世界的暴君,以及他們的軍隊和忠於他們的人。

伊斯蘭國的皈依宣言。圖片來源:塔米米
伊斯蘭國的皈依宣言。圖片來源:塔米米

最後一條寫明:

本人確認,將承擔任何有違上述誓言的後果,並接受沙利亞法(伊斯蘭教法)的處罰。

誠如上述文件,伊斯蘭國致力於建立「伊斯蘭教法國家」,在佔領區內的民眾一旦觸犯教法,將受到宗教執法部的懲罰,由口頭警告、鞭刑到處死不等。

佔領區行政化的另一個優勢,就在於伊斯蘭國可以隨時在佔領區內招兵買馬。2015年2月,新佔領區幼發拉底省發佈的一則徵兵公告中,招募培訓部號召當地年輕人,加入先知/聖跡計劃,成為聖戰士。

公告首先引述一段古蘭經,呼籲年輕人迅速準備,成為建立哈里發國的「一塊磚」。

伊斯蘭國於幼發拉底省發佈的徵兵公告。圖片來源:塔米米
伊斯蘭國於幼發拉底省發佈的徵兵公告。圖片來源:塔米米

而最受外界詬病的一點,是伊斯蘭國對童兵的招募。2015年7月,伊斯蘭國宣傳部門曾經發佈一條視頻,大批幾歲到十幾歲不等的伊斯蘭國青少年,正在接受武裝訓練,包括使用AK-47等武器、近身搏鬥、押解人質等。部份兒童身長幾乎才與所持槍支相若。

而在2015年12月發佈的一段視頻中,更首次出現童兵處決俄羅斯人質的畫面。有消息指伊斯蘭國境內目前有兩座童兵訓練營,這些被稱為「哈里發國幼師」的受訓童兵數量,大約為四百到五百名。

宣誓信仰、嚴厲教法、招募新血、人口登記,種種都是在為伊斯蘭國的「可持續發展」博取資本,讓這個與衆不同的恐怖組織長久存活。

塔米米在接受端傳媒訪問時表示,伊斯蘭國目前似國非國,一方面來看,他們已經建立了全面的官僚體系,並已經開始提出施政方針;但另一方面,伊斯蘭國內也充斥著冗餘寄生機構和人員。

「像教育部已經出台了新教材和完成了課程設置,但你再看他們的衛生部,完全是一團糟,可算是失敗。」

表面穩定的伊斯蘭國藏著什麼?

誠如塔米米所說,看似不斷發展的伊斯蘭國,除了在近期遭到更猛烈打擊,丟失部份領土外,內部問題也不容忽視。

首先是「哈里發」巴格達迪的領導。

外界所能了解到的巴格達迪,神秘、冷血、戒心重、不信任他人,貼身保鏢是自己的弟弟。在自稱「哈里發」之後,他便開始鞏固自己的權柄及權威,高層安插入他的親信,反對他的人則一律遭清洗,。

2014年12月,伊斯蘭國宣稱逮捕了一批極端分子,企圖顛覆巴格達迪的統治,並且發佈這些所謂政變分子的認罪視頻,其中有人的罪名為「背離真主」,並遭到處決。

巴格達迪顯然不願聽到不同聲音,「帝國」應以他的聲音為準。

但過於小心謹慎、專斷並不是他的唯一缺點。巴格達迪同時缺乏戰略遠見,並且為了自己的大位不受威脅,放任權力爭鬥。

這就引出了伊斯蘭國的下一個隱憂:山頭林立,意識形態大不同。

早期整合不同極端組織,推動了伊斯蘭國的崛起,但也帶來嚴重後果:內部分歧。

伊斯蘭教教派林立,而伊斯蘭國獨尊薩拉菲主義,但整合的許多組織,都存在意識形態上的差異。這就造成伊斯蘭國高層在決斷關鍵議題時,開始出現爭拗。

例如是否應該處決被俘的約旦飛行員一事上,伊斯蘭國沙利亞議會的部份成員就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處決飛行員並無益處,而應向約旦索取贖金,或要求進行換囚。意見顯然沒有得到採納。

對於存在的分歧,伊斯蘭國高層無意紓解,反而通過嚴苛的宗教法庭和宗教警察,以伊斯蘭教法為名,打壓異己、清除政敵。

而作為目前全球最富有的恐怖組織,日進帳五百萬美金的伊斯蘭國自然也開始滋生腐敗。其中最容易賺錢的走私,更成為重點部門爭奪的對象,由腐敗導致的政爭從未停止,不過正像前文所說,巴格達迪無意調和爭鬥,而是樂見其成。

高層權斗,底層也暗流湧動。

「成長的煩惱」之一,就是隨著吸納的「聖戰士」越來越多,各懷心思、背景龐雜、經驗參差,需要軍事部門下大力氣協調。最大的問題是伊斯蘭國對待外籍戰士待遇遠遠高於本土戰士,引起敘伊兩地戰士不滿,也引發了本土戰士叛逃潮。區域內其他組織諸如努斯拉陣線、基地組織等樂見於此,並趁機吸納了叛逃的伊斯蘭國士兵,壯大自身力量。

底層百姓的生活同樣一團糟,除了毫無止境的戰鬥,還有教法的規管,更遑論強徵女性做性奴、虐待、種族滅絕等罪行。伊斯蘭國宣稱的美好生活,不過是海市蜃樓。

「帝國」的前路

可以預想,伊斯蘭國這個龐大的恐怖組織,仍會不斷攪動世界局勢,不擇手段的朝目標前進。

「可能是沙特阿拉伯,」在被問到目前的伊斯蘭國最像世界上哪個國家時,塔米米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也有不同啦,起碼沙特還沒有殺光什葉派。」

面對沙特,這個自己昔日的大金主(沙特及卡塔爾等海灣國家曾暗中金援伊斯蘭國前身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伊斯蘭國恨其與美國結盟,打擊同是「穆斯林兄弟」的自己;未來更有野心取沙特而代之,成為真正的阿拉伯霸主。

塔米米表示,雖然路途漫長,但伊斯蘭國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原教旨主義國家,並稱霸全球。

他還告訴端傳媒一件有趣的事,「現在伊斯蘭國的宗教部門正在研究,是否允許民眾玩桌上足球。」

不知道如果由足球好手、「哈里發」巴格達迪來做決定,結果會是什麼呢?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