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買土耳其西紅柿,那就意味着購買一枚日後用來打我們自己的土耳其導彈!」俄總理助理根納季·奧尼先科在俄土戰機事件之後如此表態。
總理梅德韋傑夫在譴責「侵略行為」後下令取消多項對土貿易優惠,農業部則隨即宣布15%從土進口的食品質量不達標。幾百名情緒激動的莫斯科市民用石頭將土耳其大使館的玻璃全部砸碎,還往裏扔雞蛋,警察也無能為力。
但俄羅斯的憤怒終究要以普京的表態來定義。11月25日,普京稱,如果再發生類似事件,俄方將被迫回應。
巴黎恐襲後,普京昔日對恐怖分子的強硬言論走紅,如今自家戰機被打了下來,普京為什麼忍了下來?
「惹禍」 的兩公里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向北幾十公里即為土耳其邊境,這段邊境有一個向南的「凸起」。它是如此的不起眼,只有在這片地區專門的地圖上才找得到,其東西距離只有兩公里。
但這個小「凸起」卻在俄軍進駐敘利亞之後顯得非常敏感。俄空軍基地所在地區常刮南風,所以俄戰機返航時常從北方飛回基地,也就是從土敘邊境的方向。如此一來,這個小「凸起」就顯得礙事,很多俄軍飛行員圖方便乾脆駕機飛越它,也就闖進了土領空。
2000多米的距離,戰機飛越只需要幾秒鐘。這幾秒也就成了禍端。
11月24日,土耳其宣布土軍一架F-16戰機用空對空導彈擊落俄軍一架蘇-24戰機,並第一時間公布了俄土戰機各自的飛行圖,圖上顯示,蘇-24恰恰就飛越了這個小「凸起」,結果被擊落。
土方在提交給聯合國的報告中強調,當時共有兩架俄戰機進入土領空,土方戰機在5分鐘內對它們進行了10次警告,但它們仍進入了土領空,持續時間17秒。在第一架戰機離開後,仍留在領空內的蘇-24戰機被趕來的土耳其F-16戰機擊落。
17秒,據俄《新報》估計,一架戰機飛越那個「凸起」只需要6秒。土方提供的這個「17秒」很可能是從第一架進入到第二架離開的時間。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館於11月26日承認蘇-24當時進入土領空,問題就只剩下蘇-24被擊中的地點在哪裏,及土方是否進行了警告。
從飛行圖上來看,具體擊落地點難以判斷。西方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戰機很可能是在敘利亞空域被擊落。而是否警告一事則有旁證。俄方一直強調蘇-24根本未收到任何警告,土方隨即公布了警告錄音,即被俄方指造假,然而,一架民用飛機飛行員稱當時自己的飛機收到了土方警告的信號。
多次警告 一意孤行
這兩處細節的真實情況雖難定論,但事件輪廓已經分明,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
就土耳其方面來説,擊落俄機行為本身值得質疑。在各國維護領空主權的實踐中,他國戰機飛臨或進入領空是極為敏感的事,至少要進行警告並確定是否有敵意後才可採取行動。即便對方戰機已經進入領空,在無法確定敵意的情況下也不應採取極端行動,以避免因誤會導致死傷。就此事來看,土方當時無法確認俄戰機意圖,而俄戰機雖進入領空卻並未深入。此外,俄戰機進入敘利亞已經一個月有餘,土方應早已熟知俄戰機活動規律,考慮到俄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土耳其應當可以判斷俄戰機對土耳其並無敵意。
俄羅斯方面不顧多次警告進入土方領空的行為亦值得質疑。自俄開始在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俄戰機已經數次侵入土方領空,而土方也已進行了數次警告。這些事實早就應該引起俄方重視。10月,土方至少做過兩次這樣的警告。土外交部門在10月3日和4日分別向俄方發出警告,稱俄軍一架蘇-30戰機和一架蘇-24戰機先後於3日和4日進入土領空,另有一架米格-29於4日在土領空內被土F-16戰機雷達鎖定了5分40秒。這之後,土方照會俄駐土大使。
值得注意的是,俄國防部對土方的指責並未一味否認,他們至少承認本國戰機確實於10月3日進入了土領空,儘管強調只有幾秒鐘。
土方最直接的警告發生在10月17日,土總理艾哈邁德·達武特奧盧高調警告:土耳其將擊落一切侵入其領空的飛機。11月27日,戰機事件3天後,達烏特奧盧承認,擊落俄戰機的命令正是由他下達。
在土方如此警告下俄方仍一意孤行,自然會令俄方在日後的輿論發酵中處於不利地位。這恐怕也是普京選擇隱忍的一個直接原因。
擊落戰機背後
作為北約成員國、歐盟候選國、世界第16大經濟體,土耳其一直是中東強國。在「阿拉伯之春」之後,土耳其表現得更加強勢:支持巴勒斯坦「入聯」,與以色列「翻臉」,主動擴大在埃及、利比亞的影響。具體到對敘利亞的態度上,安卡拉一直要求巴沙爾下台,土耳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去年曾表示:「巴沙爾下台後,不會出現比現在更慘的局面,也不會有比他更差的領導人」。
土耳其的上述舉動與俄羅斯在中東的利益衝突,加之戰機飛入,使兩國關係開始動盪。
土俄間最激烈的摩擦發生在土庫曼人問題上。自俄羅斯加入反恐行列起,俄戰機空襲目標不但有ISIS,更有反對巴沙爾政權的反政府武裝,其中包括活躍在敘利亞北部的土庫曼人武裝「土庫曼旅」。
土庫曼人屬於突厥族,聚居於敘利亞北部,對土耳其有極強的認同感,而土耳其人也一直將這個民族視為「近親」。「土庫曼旅」一直由土軍方訓練,與土方關係緊密。這支武裝在敘利亞的目標就是推翻巴沙爾政權,因此,他們也成了俄羅斯的目標。
11月下旬,敘利亞政府軍與「土庫曼旅」發生持續衝突,俄軍對土庫曼人聚居區進行了轟炸。土國內有組織稱,已經有1700多土庫曼人無家可歸,土耳其感受到明顯的難民壓力。轟炸視頻傳到土國內,更激起了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可以看出,這場轟炸發生在土耳其與俄羅斯兩國關係本就持續惡化的背景下。
俄羅斯的目標是保護巴沙爾政權,並將這一目標與反恐粘連。因為有合作反恐的需要(尤其在巴黎恐襲之後),歐美才對俄分外隱忍,以換得普京在反恐上更多投入,普京這才得以兩次與奧巴馬密談。
但歐美對俄張揚地支持巴沙爾是不滿的,土耳其正是抓住了這個時機將俄戰機擊落。隨後北約表態:「我們支持土耳其對主權的捍衞」,奧巴馬則稱:「土耳其有權保護其領空安全」。雖然北約和美國也都希望土俄雙方可以坐下來談妥此事,但對土耳其的偏袒非常明顯。
在具體操作層面上,俄羅斯方面公布的飛行圖起了很大作用。不論有無惡意,飛行圖都讓外界普遍相信俄羅斯戰機確實進入了土耳其領空。僅這一點就讓俄陷入被動。
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的操作頗有「請君入甕」的意味。它在10月對俄發出的數次警告起到了培養醖釀輿論的作用。更何況俄羅斯戰機有侵入別國領空的先例,這使得土只需要稍加影響,國際輿論就很容易在事情發生時傾向相信土耳其的説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是有苦説不出。當然,即使俄有理,莫斯科也不會輕易與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兵戎相見。單單一個土耳其,就不是深陷經濟困局的俄羅斯所能「啃得動」的。
因此,在第一時間的表態中,普京才説了「軟話」。「恐怖分子的幫兇從背後捅刀」這樣的強硬表態,背後卻是始終將事情放在反恐框架內的事實,俄羅斯所受的損失和侮辱則被選擇性忽略。
土俄相爭,歐美偷着樂。他們做不了的事情,土耳其替他們做了。
由此可見,土耳其這次擊落行動十分果決。安卡拉做足了事先的外交、輿論功課,時機選擇更是恰到好處。捱了一拳的普京確實只能打碎牙和血吞。
「合作反恐」 希望或已破滅
戰機被擊落後,俄羅斯所謂「制裁土耳其」的舉動基本都停留在只説不做的層面,停止兩國旅遊交流的決定是「雙刃劍」——俄自己也會受損。實際上,在接連停止對烏克蘭和埃及的航班聯繫後,俄羅斯第二大航空公司TRANSAERO已經破產了。
俄羅斯最重要的反應,是將性能先進的S-400導彈部署進敘利亞,這等於接管了敘利亞北部空域。由於俄在戰機事件後十分警惕別國,尤其是土耳其戰機,因此説俄在其軍事基地附近打造了一個「禁飛區」也不為過。
另一方面,從11月25日開始,俄繼續對「土庫曼旅」進行打擊。據報道,俄軍特種部隊已經正式進入敘北部作戰,殲滅數百名「土庫曼旅」武裝分子。同一天,俄國防部高調宣布,蘇-24墜毀地區的恐怖分子已經被殲滅。俄一直以恐怖分子稱呼敘反對勢力和IS勢力。
這兩個事實説明,一次戰機事件並沒有改變敘利亞的整體態勢,普京雖然嚥下這口氣,卻並未打算從原先的立場上退卻。他依然在打擊反對派武裝,甚至控制了敘利亞北部空域。
如果説這次事件帶來了什麼變化,那就只能是,戳破了國際合作反恐的虛假希望。
由於IS肆虐,尤其是巴黎恐襲後,國際社會對合作反恐可謂期盼殷殷。奧巴馬近日公開表示希望俄羅斯加大反恐投入。普京也多次拋出建立國際反恐聯盟的倡議。急於促成反恐合作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也曾撮合俄美進行合作,卻始終沒能成功。在歐美想把推到反恐第一線的背景下,俄羅斯戰機卻被擊落。雖然直接「肇事者」是土耳其,莫斯科卻會算到歐美頭上,這樣一來,俄羅斯對自己提出的反恐聯盟倡議也會失去熱情。
巴黎恐襲燃起的合作反恐希望恐怕要落空,國際反恐未來向何處走,恐怕也要等美國大選結束,新政府產生之後再見分曉。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