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黎廣德:大嶼山「孤島兩小時」的教訓

多一條青龍大橋或正在興建的屯門到赤鱲角連接路,是否能解除一切風險?
2015年10月23日,香港汲水門大橋遭躉船撞毀令青嶼幹線交通癱瘓,橋上司機乘客在封橋期間在馬路上休息,橋面的指示牌則顯示三條行車線全被封閉。

汲水門大橋發生18年來首次躉船撞橋意外,令大嶼山陸路交通完全終斷,旅客無法上機,東涌居民有家歸不得。傳媒在深夜召開的記者會上質問路政署長劉家強:「大嶼山只得一條大橋連接,是否規劃失誤?」很奇怪當時劉署長不敢正面回答,只說大嶼山規劃是在上世紀80年代進行。

我認為要還工程界一個清白,用一條大橋連接市區同大嶼山,並非規劃失誤,而係一個預知的風險,但我們要同時承認,這是一個規劃缺陷,缺陷的根源在於一個不少市民特別是政府官員已忘掉的事實:大嶼山是離島,四面環海,同長洲坪洲沒有分別。

為何每年颱風襲港,渡輪停航,長洲坪洲成為孤島時,居民沒有大驚小怪,但汲水門大橋封閉兩小時已經全城嘩然,原因大家都明白:我們把近十萬人口放在東涌,把最重要的國際機場放在赤鱲角,所以社會無法承受中斷大嶼山陸路聯繫的代價。

有人翻查舊帳,埋怨立法會不在2002年通過興建十號幹線從大嶼山東北部連接青龍頭,令大嶼山欠缺第二條陸路聯繫。當時兩股勢力聯手反對,一是營運三號幹線收費公路的地產商新鴻基集團,二是主催港珠澳大橋和時任港口及航運局主席的胡應湘,亦有泛民主派議員因擔心過度發展或破壞生態環境而投反對票。

可是,多一條青龍大橋或正在興建的屯門到赤鱲角連接路,是否能解除一切風險?

這種「人定勝天」的思維,其實是「發展是硬道理」這套危險又過時的意識形態的遺毒。我們要建設一個可宜居城市,起點就是要認識地理局限,順應天然條件規劃,例如要明白大嶼山是島嶼,就不能將過量人口和過多重要設施安置在大嶼山,因為中斷陸路聯繫的風險永遠不會變成零,兼且興建基建設施有很大機會成本:有誰願意為了在18年內避免中斷陸路聯繫兩小時而花80億元興建青龍大橋,犧牲用於醫療教育房屋福利的公帑?根據本土研究社分析,在過去6年,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社會開支對基建開支比例已從2.6比1收窄至1.2比1,再加大基建投資勢必激化社會不公的矛盾。

今次意外是及時的警號,提醒官員不能對大嶼山發展頭腦發熱。發展局長陳茂波領導的委員會提出天馬行空的構想,除了要增加幾倍人口,還要興建全港最大的購物城、物流中心、橋頭經濟等等。如果不顧地理局限過度發展,即使多一條陸路聯繫,按人口和交通流量比例推算的「孤島風險」只會比現在更大;一旦發生意外,社會損失比今天更多,市民怨氣比今天更大。

今次意外引證了不少專家的疑慮:赤鱲角機場是否適合興建第三條跑道,抑或應善用周邊地區機場的運載力,甚至另覓地點興建第二機場以分散風險?把所有雞蛋放於一籃子,顯然並非上策。

大嶼山「孤島兩小時」有兩項重要教訓:其一是政府要公布水路運輸的應變方案,但須坦承面對方案的局限,因為海上渡輪無法每小時運送幾千人,只能先將最趕急的旅客送到機場,一般居民承受不便是無可避免的現實。其二是政府需要放棄「大躍進」心態,全盤檢討大嶼山規劃和機場第三條跑道計劃,罔顧地理條件盲目發展,很易碰得焦頭爛額。

(黎廣德,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及現任政策召集人)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