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戰(上集):紙媒之死

香港紙媒正經歷裁員風波,新技術衝擊,未能及時扭轉方向盤的都觸礁下沉,沒人知道哪天才會停止。
紙媒之死。
香港

7月16日,一名香港雜誌的編輯在玩智能手機,突然看到同事的Facebook聊天組分享了一條消息:《壹週刊》推出自願離職計劃,削減一半人手。

他定了定神,手機聊天室訊號又來了,那是高層傳來的一條長訊息:

「管理層將削減一半人手,請同事自動表態誰人想留低,誰寧願離開,第二天早上9時前一定要答覆。」

他想,留下比離開可能更需要勇氣,因為訊息中說明《壹週刊》9月後的命運仍然懸而未決,大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4天之後,壹傳媒集團(上市編號:0282)在7月20日宣布終結娛樂雜誌《忽然一周》的印刷及網絡業務,《忽然一周》附送的飲食雜誌《飲食男女》和時裝雜誌《Me》將會與時事雜誌《壹週刊》合併。根據7月30日出版的《壹週刊》編輯室手記,《壹週刊》「一半員工已離職」。

這場在媒體界鬧得不大不小的裁員風暴,實際上已醞釀超過一年。早在去年3月和今年3月,《壹週刊》內部已進行了兩次裁員,業界一直盛傳,這本擁有25年歷史的老牌香港雜誌將於今年之內壽終正寢。新聞業界沒有人會質疑媒體轉型有多迫切,然而,《壹週刊》管理層似乎太晚才意識到危機感。多名《壹週刊》員工和前員工表示,《壹週刊》如此結局,既是大勢所趨,也是鐵達尼號船長和領航員們錯失轉軚(扭轉方向盤)最後機會的結果。

《壹週刊》轉型的經驗,不啻是整個香港傳媒轉型的重要一章。

《壹週刊》無力轉型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令印刷媒體(又稱紙媒)讀者人數大減,這是老掉牙的全球大勢。香港最早嚴陣以待的當數壹集團旗下的報章《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在網上節目多次斷言,「將來一定是手機天下」。但同屬壹傳媒集團的週刊《壹週刊》,它的轉型卻來得特別的晚。

《壹週刊》創辦於1990年。根據壹傳媒集團年報,在1999年,這本雜誌每期平均銷量高達逾15萬本,直到2010年末仍保持12萬,但自此銷量開始急跌 。《壹週刊》本來一刊兩冊,分為時事和娛樂,為吸引更多廣告,2010年10月,管理層決定添加主打時裝美容的第三冊《Next+ONe》。這策略當時立即見效,次年2011年,《壹週刊》廣告收入比上一年上升16.8%。

公司還有錢賺,管理層瀰漫着一股惰性。

前《壹週刊》員工

然而,這種多印一冊的策略,與數碼媒體的發展可謂背道而馳。當《蘋果日報》發展數碼動新聞和手機app時,《壹週刊》卻反而加印紙版,直至2013年才推出手機app和Facebook專頁。前員工指出,當時的管理層認為如果讀者可以在網上免費閱讀大量內容,只會令紙本銷量跌得更快。而且儘管紙本銷量下跌,卻一直有固定廣告及收入。

「公司還有錢賺,管理層瀰漫着一股惰性。而且管理層多是四、五十歲的上一代媒體人,少有認真思考媒體數碼化的前路。」一名前《壹週刊》員工回憶說。

改革迫在眉睫,《壹週刊》2013年成立數碼新聞小組。「不過沒有提供任何正式培訓,本來寫稿的記者突然轉寫劇本旁白,拍照的攝影記者突然轉拍短片。」該名前員工形容當時的處境簡直是赤手空拳,摸着石頭過河。

也是在同一年,管理層指示一位記者為《壹週刊》開設公司社交媒體Facebook專頁。「但他只是兼差性質,本身的編採工作未有減少,更沒有任何統籌和指示,無權決定內容,基本上只是應老闆的要求把內容copy and paste(複製及黏貼)到Facebook上,」該名前員工搖頭嘆息說。

媒體轉型牽涉數以百計的員工,當中不少更可能是極富經驗的資深記者和編輯。以是次《壹週刊》為例,雜誌編採部約有80人,約70%﹣80%是老一輩的傳統媒體人。

兩份本地報紙的管理層接受採訪時亦不諱言,要協助資深員工轉型是管理層的極大挑戰。「有些中年編輯連熒幕上的字也看不清楚了,更遑論管理Facebook專頁、剪片或掌握網上文化。」

公司進行改組及轉型,同時亦要求員工重新學習,但這個過程通常阻力重重。「轉型需要成本和時間,若不協助員工轉型,只有如黎智英處理《壹週刊》般,壯士斷臂。」其中一名報紙管理人員說。

高度壓縮的新聞時間

錯過了數碼化的時機,《壹週刊》回魂乏力。2014年下半年,《壹週刊》每期銷量已跌至6萬。這也許只是個別企業問題,但互聯網和科技的出現將新聞的時間性高度壓縮,確實大大縮小了每周才出版一次的雜誌的生存空間。

由週刊揭發,今天出版後等到下期再跟進,下周已是舊聞了。

報紙前網絡版主管

現在的新聞世界裏,一周已恍如隔世。「舉例而言,2012年2月13日《明報》於特首選舉前爆出唐英年(侯選人之一)涉及僭建,報紙能逐天刊登更多更新的內容,當事人今天回應,明天的新內容便能證明他說謊,整個過程極度精彩。相對,由週刊揭發,今天出版後等到下期再跟進,下周已是舊聞了。」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報紙前網絡版主管說,科技發達令新聞變得「即時」,週刊要往哪裏去?

更讓人憂慮的是,在即時新聞風行的同時,許多報紙也加強報導的深度,往「雜誌化」方向發展,週刊若不轉型,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壹週刊》一直最引人入勝的,一是調查報導,二是法庭和突發新聞的後續故事,他們總會找到報紙一直找不到的當時人或親友現身說法。但近年愈來愈多報紙加入這種報導方式,並做出成績來。」多位曾任職報紙和週刊的媒體管理層均認為,報紙「雜誌化」意味週刊的獨特性受到挑戰。

紙媒全面萎縮?

週刊暫且改革和縮小規模,但尚在人間。香港歷史悠久的報章《新報》最近終於走入歷史;而傳出財務問題多年的《成報》被申請清盤,由7月17日起停刊,暫定8月6日復刊。這兩份報紙曾於八十年代大受歡迎,但近年影響力漸減,《新報》管理層更明確表示受到科技帶來的衝擊。

《新報》的結業聲明中曾提及管理層曾進行「多番適切改革」。報導引述社長顧堯坤指,自去年7月上任後已裁員及削減閱讀率低的版面以求控制成本;除原有的《新報》網站外,同時創辦跨媒體部門和「火點」網,製作和發放多媒體新聞影片,希望將報紙轉型為多媒體,可惜火點網由2月16日面世之今,不足半年便隨新報結業而一同畫上句號。

其他大報似乎亦難以獨善其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香港印刷媒體萎縮或轉型其實已經落後於世界。

「其實香港只是一個7百萬人口的城市,報紙卻有十幾份,相反,紐約除了地區報,全市性的大報只有3份左右。早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香港報業已被認為接近飽和,所以95年《蘋果日報》為行業帶來很大衝擊,當時已導致《天天日報》和《快報》結業。」

在《蘋果日報》創刊前夕,《華僑日報》也因虧蝕多年而結業,90年代初面世的《今天日報》和《現代日報》也只是曇花一現。「事後看來,更加可以證明當時市場的確已經飽和。」李立峯說。

李立峯分析說,近年香港先後出現5份免費報,對收費日報的影響甚大。「全世界除了北歐國家,幾乎沒有一個地方的免費報如此普及。」2014至2015年,《蘋果日報》每日銷量由19.5萬份下降至17萬,跟2000年37萬份已不可同日而語。

當紙媒萎縮到一個均衡點時,便會穩定下來,當然,沒有人知道哪時才會出現。

李立峯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

儘管如此,李立峯依然相信印刷媒體不會完全消失。「美國媒體學者雖然在討論媒體萎縮,但不會有人以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會消失。」

他指,每一場科技革命之後,媒體都需要重新定位。「當年電視出現,令電台由廣播劇轉做清談節目和音樂節目,黃金時段也由晚飯時間推遲至深夜。」李立峯續說。「當紙媒萎縮到一個均衡點時,便會穩定下來,當然,沒有人知道哪時才會出現。」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纸媒不会死,纸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