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陳順孝:媒體巨獸瀕臨絕滅,記者如何創業重生?

陳順孝:反對《蘋果日報》沒有做好規劃、沒有提供教育訓練、沒有提供資源協助就貿然誘逼記者離職創業,但記者也要做好轉型重生的準備。
媒體

《蘋果日報》推出「鼓勵同事創業方案」,宣稱在網絡和手機衝擊下,媒體內容和組織都必須改變,蘋果因此將重整組織,鼓勵員工離職創業,或者成為自由供稿者,再與蘋果合作,重組成新形態的新聞媒體。蘋果此議一出,震撼港台新聞界;論者幾乎一致認為,這不是真正的創業方案,只是節省人力成本的外包方案。這種方案下的「創業」,幾乎不可能成功。

那麼,真正的創業方案是什麼?什麼樣的創業可以成功?創業的風險和機會為何?離職創業和在職工作有何異同?創業需要具備什麼能力、做好什麼準備?創業需要尋求哪些協助、如何取得支援?創業需要歷經什麼考驗、闖過什麼關卡?創業如何提高勝算、如何確保戰果?創業者的勞動條件如何保障、集體權益如何維護?

我曾任報紙編輯,後轉任大學教職,1997年帶學生創辦網絡媒體,2003年開始參與推廣部落格和公民新聞,2012年出任新聞募資平台 weReport 執行委員,2013年共同發起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2015年編輯出版《新聞創業相對論》一書,同年開始在大學開設「新媒體創業」相關課程。這些經歷,讓我有幸認識多位新聞創業者,覺得上述問題的解答,就在創業者的實踐經驗中。

自由寫手的奮戰

讓我們先看看自由寫手(freelancer)楊虔豪的故事。
楊虔豪,1990年出生,從小夢想當新聞主播,高中開始鑽研南韓事務,2013年自成功大學政治系畢業後,以獨立記者身份,常駐南韓首爾採訪,專攻嚴肅的政經社會議題;目前供稿給數十家台灣、香港、中國、韓國、日本、英國媒體。他透過跨媒體、跨平台、跨語言和經營粉絲來拓展自己的事業。

首先,他同時供稿給不同媒體,包括台灣的想想論壇、《轉角國際》、《鏡傳媒》、《上報》、《人間福報》、《新新聞》、《報導者》、《財訊》、《蘋果日報》、《壹週刊》,以及香港的《端傳媒》、《信報》、中國的《財新世界說》、英國的 BBC 中文網等媒體;他會對一個事件進行全方位採訪,再將事件的不同部分供稿給不同媒體,例如報導朴槿惠閨蜜門事件時,將政治分析交給 BBC 中文網、將八卦消息交給《壹週刊》。

其次,他採訪新聞時,同時產製文字、照片、圖表、影音,除了供稿給文字媒體外,也供稿給公共電視、TVBS 等電視台。

第三,他不僅用中文報導南韓議題,也幫韓、日媒體報導台灣議題,今年5月,大法官做出同性婚姻釋憲文,讓台灣可望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國家,回台度假的楊虔豪就接到韓、日媒體邀約,為他們撰寫相關報導。

第四,他積極經營社群,在 Facebook 開闢的「韓半島新聞平台」粉絲專頁,擁有三萬五千多個粉絲,這些粉絲成為他的社會資本,媒體邀他寫稿,他不僅會繳交報導,還會鼓勵粉絲去看,增加邀稿媒體的能見度。

楊虔豪有此成績是多年經營的結果。他在大學時代就自費赴韓製作影音報導,在部落格發表,累積知名度;同時打工存錢,並在駐韓初期進行群眾募資,支應駐韓初期的生活和採訪開銷;之後,不斷發稿,積極與台港中日韓英媒體建立合作關係,從投稿、邀稿到開專欄,一步步打造個人品牌,終於闖出自己的天下。

獨立媒體的探索

楊虔豪是供稿給大眾媒體的自由寫手,讓我們再看看馮小非實踐的另一種創業:打造營收自主的獨立媒體品牌。
馮小非,1969年生,曾任台灣日報家庭婦女版主編,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進入災區,創辦社區報紙中寮鄉親報,並在中寮經營溪底遙學習農園,2004年接受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經營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報導農村、漁村、山村訊息;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發起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監督重建工作;2011年9月,馮小非又與友人共同創立《上下游》新聞市集,報導農業議題,同時銷售小農產品。

《上下游》以農業為中心,不斷延伸新聞觸角。它報導農業生產,也因為農產品生長在土地上而關注農村生態環境,更因農產品就是食品而探討食品安全議題。它也認知農業不僅是台灣獨有的議題,因此廣泛引介歐美和日本農業趨勢,以及中國、南韓、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與台灣的農業競合,甚至派出記者到緬甸、日本採訪。它還發現農村移民配偶越來越多,因此與移民工媒體《四方報》合作刊載越南文食譜,服務移民配偶。

2013年《上下游》記者以「揭開偽米粉真相」贏得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掀起台灣食安調查報導的熱潮;隔年,馮小非以其對台灣災後重建和農業議題深耕,贏得卓越新聞獎的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2016年,《上下游》發表「低溫宅配竟35℃運冷藏肉」的調查報導,這個報導還被《蘋果日報》同步轉載,刊登在報紙頭版頭條和A2全版。

《上下游》營收多元。首先,它經營電子商務,開闢市集販售小農產品、公平貿易商品,但堅持新聞與業務分開,業務部門銷售的產品,新聞部門不得報導;其次,它取得民間基金會和個人贊助,用於支應記者人事費;第三,它號召「共同辦報人」小額捐款,每人每月300元。這些收入逐年成長,讓它僱用的全職記者人數從2011年的兩位,成長到2017年的五位;這樣的人數看似不多,但已遠遠超越絕大多數大眾媒體的農業相關記者人數了。

《上下游》也積極經營 Facebook 社群,粉絲超過17萬人,成為推廣新聞、擴大社會接觸層面的重要助力。

《蘋果日報》推出「鼓勵同事創業方案」,宣稱在網絡和手機衝擊下,媒體內容和組織都必須改變,蘋果因此將重整組織,鼓勵員工離職創業,或者成為自由供稿者,再與蘋果合作,重組成新形態的新聞媒體。圖為記壹傳媒位於香港的辦公大樓,記者們在編輯室工作。
《蘋果日報》推出「鼓勵同事創業方案」,宣稱在網絡和手機衝擊下,媒體內容和組織都必須改變,蘋果因此將重整組織,鼓勵員工離職創業,或者成為自由供稿者,再與蘋果合作,重組成新形態的新聞媒體。圖為記壹傳媒位於香港的辦公大樓,記者們在編輯室工作。

新聞創業的方向

楊虔豪和《上下游》的創業成績傲人,但並非特例。

在自由寫手方面,姚惠珍,曾任《工商時報》、《蘋果日報》記者,主攻台塑集團新聞,2014年開始獨立撰稿,與《蘋果》、《財訊》、《新新聞》等媒體合作,新聞不只一次登上蘋果頭版,並以調查報導「王雪紅的『假公益真投資』」贏得吳舜文新聞獎;朱淑娟,曾任《聯合報》環境記者,2009年遭資遣,透過部落格繼續報導,隔年一舉贏得卓越新聞獎暨曾虛白先生新聞獎三大獎項,先後與公視、風傳媒、《商業周刊》、低碳部落格等媒體合作,並曾為《商業周刊》撰寫封面故事;此外,鑽研疫情新聞的李惠仁、探討媒體轉型的黃哲斌、走訪亞非多國的阿潑、深耕土地與人權的胡慕情、書寫飲食和文化的米果也各有一片天。

在獨立媒體方面,2010年上線的泛科學以探索科普議題起家,發展成台灣最大的科學知識社群,並藉由銷售科學知識商品和舉辦知識節等活動獲取營收,站穩腳步後,陸續成立娛樂重擊、泛科技、公益交流站、旅飯等利基媒體,形成新媒體集團;此外,1997年創辦的苦勞網、2007年啟動的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2015年創立的焦點事件,倚賴小額捐款維生至今;2000年成立的環境資訊中心,也藉由爭取政府和民間委託案,以及民眾捐款,持續運作至今。

這些個人或微型創業,都不需要龐大資金,只要有意願、有專業,就可以做得到;這些創業經驗各有特色,但共同反映新聞創業的機會與挑戰:

一、創業要小巧靈活、創新營收

大眾媒體崩毀的關鍵在於,賴以為生的廣告收入被 Google、Facebook 等網絡巨頭鯨吞殆盡,電商、募資、訂閱、活動等新財源又如杯水車薪,不僅不足以維持大眾媒體獲利,甚至無法支撐現有數百人、數千人的規模,因此只好誘逼記者出去創業;然而,財源雖少,並非完全沒錢,創業者只要精簡人事、量入為出,還是有生存空間,自由寫手和《上下游》等微型媒體的收入,塞大眾媒體牙縫都不夠,但足供個人維生。在當前的傳播生態中,我們很難再創立一個可以養活100個記者的大眾媒體,但可以實驗電商、募資、訂閱等新而多元的營收,努力打造出三五十個各自養活三五位記者的新媒體,並且開創出100來個自由寫手的生存空間。

二、創業要有專攻領域、獨門絕活

要創業不能只是「堵麥」(把麥克風放在受訪者的面前)、搶快,報些眾家媒體都有的浮面新聞;而是必須擁有不可替代的專長、獨到的訊息和觀點,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維生、立足。楊虔豪的南韓現場觀察、姚惠珍的台塑集團內幕、朱淑娟的環境深度報導、李惠仁的疫情專業分析、《上下游》的農業食安調查,都已自成一家,不僅成為熱門邀稿對象,更有實力為媒體撰寫頭條新聞、封面故事,做到這樣,不僅溫飽無虞,還能專業自主、不受干預。

三、創業要多重發稿、多元敘事

為單一媒體供應單一形式和內容稿件的時代過去了。創業者必須像楊虔豪一樣,能將同一則新聞寫成不同版本,分別供應給嚴肅和通俗的媒體、文字和影音的媒體,甚至是不同國家和不同語言的媒體;創業者若能以更多種取向、媒材、語言敘事,他就能為更多個地區、更多種媒體,供應更多樣的稿件,進而獲取更多元、更豐厚的收入。

四、創業要摸索實驗、長期奮戰

創業經驗無法複製,每個創業者需要不斷計劃、實踐、反思、改良、再反思、再改良,才有機會逐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路。馮小非從創辦災區社區報、經營有機農園、接受政府委製新聞、募款經營莫拉克新聞網,到創辦《上下游》,前後摸索了十多年;楊虔豪從學生時代自修韓文、自費赴韓,到畢業後常駐首爾,從申辦採訪簽證、打進南韓採訪圈、建構採訪網,到贏得台港中日韓英媒體的青睞,也耗時五六年以上。每個自由寫手、獨立媒體的成功歷程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沒有人一步登天,同樣都要歷經長時間的摸索、反思、調整才能有所成就。

五、創業要打造品牌、經營社群

創業者不能依附組織,無法依靠「某某媒體記者某某某」的名片狐假虎威,他必須打造自己的品牌、贏得自己的粉絲,才能增強競爭力;這需要以卓越報導爭取注意、以不懈努力維持熱度、以恆久堅持確保信譽,還要經常與閱聽人互動,了解他們的觀點,滿足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得到服務和尊重。楊虔豪就這樣吸引三萬五千多名粉絲、《上下游》也如此贏得超過十七萬人按讚,這些粉絲成為最忠實的支持者、推廣者、贊助者,是創業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六、創業要連結群體、相互支援

自由寫手、微型媒體人單力薄,需要連結群體力量、相互支援才能令發展可大可久。在台灣,支持新聞創業的生態系統逐步形成,媒體創業者若需資金,可以透過新聞募資平台 weReport、SOS 募款;若需健康保險和勞工保險,可以加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的姐妹組織台北市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若需要技術支援,可以尋求黑客社群協助;若要專業肯定,可以角逐卓越新聞獎。不過,這個生態系統仍有許多疏漏,例如自由寫手的稿費,幾乎都是大眾媒體說了算,如何匯集新聞創業者集體力量,合力爭取更合理的待遇和權益,還有待努力。

凝聚力量,做好準備

總之,網絡衝擊宛如彗星撞地球,徹底改變新聞生態。媒體廣告遭到網絡巨頭鯨吞,難以維持原有規模,大眾媒體瘦身圖存、記者創業求生,成了難以迴避的選擇。然而,創業絕非一蹴可幾,需要有獨門報導絕活、多元敘事專長、品牌經營能力、連結群體能耐,並且經過長期摸索、實驗、反思、改進,才有機會成功。我們反對《蘋果日報》沒有做好規劃、沒有提供教育訓練、沒有提供資源協助就貿然誘逼記者離職創業;但也不得不面對網絡衝擊,不得不面對大如恐龍的媒體巨獸瀕臨絕滅的現實,不得不做好浴火重生、轉型再生的準備。

記者現在能做的,一方面是凝聚集體力量,要求媒體老闆承擔社會責任,保障工作權,即使要將媒體拆解重組,也要提供轉型所需的時間、資源和培力;另一方面是立即展開新聞創業的準備,選定專攻領域、培養獨門絕活、嘗試多元敘事、打造自家品牌、經營粉絲社群,並且連結群體力量、健全創業支援系統。希望在傳媒解構、新聞創業大限來臨之日,大家都能做好準備、勇闖未來。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讀者評論 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感覺獨立媒體的運營,跟NGO很像。

  2. 有意思的是,是否趨勢是媒體將以更輕薄的組織與freelancer性質的從業人員進行合作?

  3. 或許需要一些陣痛來喚起大眾對嚴肅報導的重視。
    對我來說就是這個過程。
    之前華語媒體裡很難找到有可讀性的平台。
    看到端在籌金,匆忙付費,生怕端也不見了。

  4. 台灣媒體中,我關注苦勞網、報導者和移人有一段時間了,也欣賞其中很多篇報導。看到報導者對蔡英文勞動政策的追蹤,我和一位編輯老師感慨道,真希望大陸也能出現這樣的報導;她發給我很多近期政治禁令的通告,說「已無可能」,她接觸到的比這些明面上的更加嚴格。
    不過話說回來,大陸也有一些比較認真的、關注NGO和勞工權益的自媒體,比如NGOCN和尖椒部落;他們位於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給出的月工資在人民幣3500-6000元左右。

  5. 環境的發展和進步

  6. 有料優質品種不管大時局如何變遷不會輕易被淘汰,
    互聯網對行業的衝擊也可變成機遇,
    適應環境的發展的進步就OK,
    端不也在轉型升級,
    新生網媒裏,個人欣賞端,香港01和100毛,
    很優秀有風骨。
    就是不曉得會不會哪天被赤。
    就算被赤也無妨,
    且再開闢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