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政治漩渦中的科米:「更高的忠誠」無法給予特朗普

儘管被廣泛指責是導致特朗普上台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但這位前 FBI 局長並不覺得自己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的抉擇有什麼值得反思的地方,他在用一整本書講述自己如何不辱使命、無愧於心。
4月份美國最受矚目的一本書,無疑是去年5月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解僱的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的《更高的忠誠:真相、謊言和領導力》。

2018年3月17日,美國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在推特上發了這樣一條推文:「總統先生,美國人民很快就會聽到我的故事了,他們將可以判斷誰是正直的,誰不是。」

這條意味深長推文的背景,是聯邦調查局因為「通俄門」,正捲入數十年來罕見的政治風暴。此前一天(16日),美國司法部突然宣布解僱科米的前助手、FBI 副局長麥卡比(Andrew McCabe)的職務,使得已經離職休假、再有26小時就正式退休的麥卡比,失去了每年6萬美元的退休金、以及覆蓋全家的醫療保險。

做出如此殘酷的事情之後,特朗普又在他的主戰場推特上對 FBI 的這兩位正副首長進行攻擊。他在3月17、18日兩天發了8條推文,其中7條都是攻擊科米、麥卡比以及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的「通俄門」調查。

正是在那個週末(18日),科米的新書《更高的忠誠:真相、謊言和領導力》(A Higher Loyalty: Truth, Lies, and Leadership)開始預售,儘管距離正式上市還有一個月,具體內容尚不得而知,但在預售狀態下就迅速登上了亞馬遜暢銷書榜首。

與三個月前另一本現象級的新書《火與怒:深入特朗普白宮》(Fire and Fury : Inside the Trump White House)相似,科米這本書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轟動效應,也是因為揭露了白宮裏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事。然而這兩本書卻有很大不同。

《火與怒》出自一位信譽上打了折扣的爭議性記者沃夫(Michael Wolff)之手,他在白宮進行了範圍有限的採訪,書中部分內容不乏誇張失實,甚至作者本人都在序言中毫不諱言發現有些信源說了謊,但他依舊選擇將他所認為的事實紀錄下來,供讀者自行判斷。因此,那本書即便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其地位也僅限於政治八卦。

儘管被廣泛指責是導致特朗普上台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但這位前 FBI 局長並不覺得自己在大選中的抉擇有什麼值得反思的地方。

科米這本書則恰好相反。一方面,科米是美國最大反間諜機構的最高負責人,也是與特朗普直接打交道的當事人,他曾經掌握這個國家最機密的文件,並親歷與總統最私密的會談。另一方面,科米這本書的唯一主題就是「誠實」,他的主要攻擊對象則是特朗普的虛假;科米甚至將自己描述成了誠實的代言人——超越權力、超越黨派、超越利弊,這一點也從書名中有所體現。

儘管被廣泛指責是導致特朗普上台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但這位前 FBI 局長並不覺得自己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的抉擇有什麼值得反思的地方,他在用一整本書講述自己如何不辱使命、無愧於心。

這位前 FBI 局長並不覺得自己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的抉擇有什麼值得反思的地方,他在用一整本書講述自己如何不辱使命、無愧於心。
這位前 FBI 局長並不覺得自己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的抉擇有什麼值得反思的地方,他在用一整本書講述自己如何不辱使命、無愧於心。

三十年職業生涯的個人回憶錄

《更高的忠誠:真相、謊言和領導力》這本書,雖然最受關注的看點是特朗普涉嫌干預司法的部分,但其實是一本科米的個人回憶錄,全書14個章節中只有最後3章與特朗普有關。在前9章中,科米講述了自己2016年之前的職業經歷,且所選經歷基本都在強調自己的誠實和正直。

畢業於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的科米於1987年加入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1996年出任維珍尼亞州東區檢察官里士滿(Richmond)分部主管時,35歲的科米立志在「反對暴力犯罪和公共腐敗」等各領域做出更大成績。

科米2003年在小布殊(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出任司法部副部長,甫一上任就參與處理了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的助理路易斯•利比(Lewis "Scooter" Libby)的偽證案。利比後來於2007年3月被判一項妨礙司法公正、一項作不實陳述和兩項作偽證罪名成立,判處監禁30個月、罰款25萬美元、刑期結束後觀察兩年。小布殊於同年7月宣布免除其入獄30個月的懲罰,其他判罰維持不變。特朗普則剛剛於今年4月13日宣布對利比全面特赦。此外,在恆星風(Stellar Wind)監聽計劃、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等事件上,科米也表現出為了原則與小布殊的對抗。

2013年9月,經奧巴馬(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提名,科米接替穆勒,宣誓成為 FBI 第七任局長。他對奧巴馬在工作中的謙遜態度評價很高,形容奧巴馬工作努力,尊重談話對象,善於傾聽對方意見以及吸取不同觀點。這些積極評價似乎也是為了彰顯其繼任者特朗普的反差。

可以說,科米全書用了超過一半篇幅講述他過去30年的工作經歷,不僅為了塑造自身形象,也為他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為何遭到兩黨的痛恨作出了鋪墊,更對比出新老闆特朗普是如何令他感到「在道德上不配當總統」。

站在路中間是非常危險的,你會被來自兩邊的車撞倒。


科米在第10章導語中引述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 )

「電郵門」調查的艱難抉擇

早在2002年1月,紐約州參議員希拉莉(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與新任紐約南區檢察長科米就該有一次會面,不過據科米回憶,那天他只見到了另一名紐約州參議員、現參議院少數派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科米猜測,可能希拉莉那天真的很忙,也可能避而不見以免尷尬——因為他正在接手調查希拉莉的丈夫、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在任內最後一天涉嫌濫用權力赦免億萬富翁馬克•里奇(Mark Rich)的案件。

科米的調查團隊後來以沒有足夠證據提起指控而結案,里奇本人也於2013年在瑞士一家醫院去世。科米本以為他與克林頓一家不會再有交集,沒想到後來一波三折的「電郵門」事件又將他們更緊密地綁定在一起,把科米和他領導的 FBI 捲入2016年總統大選最深的漩渦。

簡單來說,所謂「電郵門」就是希拉莉被發現在2009至2013年擔任國務卿期間,曾經用私人電郵處理公務,存在洩漏國家機密等風險。FBI 隨後進行了長達1年的調查,然後由科米代表 FBI 在2016年7月5日公開調查結果:認為希拉莉在處理她的電子郵件系統上「極其粗心」(extremely careless),但建議不指控希拉莉。三個星期後,民主黨在費城舉行了全國代表大會,希拉莉正式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然而,在希拉莉頭上盤旋一年多的「電郵門」烏雲卻遲遲不肯散去——維基解密(WikiLeaks)的爆料、國務院的再次調查、FBI 公布之前的調查報告——希拉莉這個不光彩的過失持續佔據媒體版面。直到10月28日,距離大選投票日(11月8日)僅剩11天,烏雲發出一聲霹靂——FBI 宣布發現了一批新的電郵可能與希拉莉使用私人伺服器處理機密信息的調查相關,於是決定重啟調查。

這批電郵是 FBI 對前紐約州的民主黨聯邦眾議員韋納(Anthony Weiner)進行調查時發現的。韋納之前被曝出曾向一名15歲的少女發送不雅圖片和訊息,他當時的妻子阿貝丁(Huma Abedin,兩人於2017年正式離婚,事發時已分居)正是希拉莉的重要助手之一。

前紐約州民主黨聯邦眾議員韋納就不雅圖片和訊息的醜聞召開記者會回應。
前紐約州民主黨聯邦眾議員韋納就不雅圖片和訊息的醜聞召開記者會回應。

科米在書中承認,早在10月初的某一天,就有某人(他推想應是 FBI 副局長麥卡比)向他提起發現了這樣一批電郵,但直到27日 FBI 的專項調查團隊主動要求與他見面後,他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科米認為,他當時只有兩個選擇:發聲,或者隱瞞。發聲,意味着自己之前代表 FBI 發表此案已經完結的宣言不再有效,同時將自己和團隊置於干擾總統大選的境地;隱瞞,則意味着 FBI 這個依賴公眾信任而立身的組織,在之前的表態已不再真實的情況下選擇沈默,會造成對美國民眾繼續誤導。在這樣的思路下,科米選擇了重啟調查。

最近接受採訪時,科米就當時的選擇還給出一個解釋,那就是他確信希拉莉將會贏得大選;因此,他擔心如果希拉莉當選後被發現涉嫌犯罪,那麼美國人民將可能面臨一個非法的總統當選人。他還在書中堅定地說,如果重來一次,哪怕自己之前是民主黨人(科米目前已由共和黨籍變為無黨籍),他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不過,也許更主要的原因是,作為 FBI 負責人,科米擔心未來一旦事情敗露,FBI 可能會受到牽連。

這次重啟調查,FBI 的效率出奇地高,只用了不到十天,終於趕在大選投票之前兩天(11月6日)完成了調查。不過這次,科米沒有像7月5日那樣大張旗鼓地召開記者會。他厭倦了捲入爭議和遭受指責,選擇直接向國會通報調查結果:依舊維持之前的觀點,不建議對希拉莉提出起訴。消息一出,各大媒體立即爭相報導。

後來的事情眾所周知。希拉莉儘管多得了200多萬張普選票,但由於在三個關鍵的搖擺州以微弱票數落敗,最終導致特朗普意外上台。

科米和他的 FBI 成為影響選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並遭到兩黨的攻擊——民主黨人指責他對特朗普上台負有責任,共和黨人則認為他放過了希拉莉。正如他在這一章開頭導語中引述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 )的一句話:「站在路中間是非常危險的,你會被來自兩邊的車撞倒。」

大選之前的「通俄」調查

俄羅斯試圖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的跡象,早在奧巴馬在位時就有了苗頭。科米在書中介紹,2016年7月下旬,FBI 就已發現特朗普的競選顧問帕帕佐普洛斯(George Papadopoulos)曾在幾個月前與俄方人員交涉,對方承諾提供能夠攻擊希拉莉的材料;FBI 隨即展開調查。

但與「電郵門」調查不同的是,FBI 和司法部直到2017年3月——特朗普已經宣誓就職兩個月後,才對外確認了這起調查的存在。也就是說,儘管帕帕佐普洛斯後來已經承認指控,但 FBI 當時對他的秘密調查並沒有對特朗普的選情造成任何影響。

此外,還是2016年那個夏天,美國多個情報部門也已經獲得可靠證據,表明俄羅斯政府正在干預美國大選,手段主要是散布其盜取的不利於希拉莉和民主黨的電郵內容,以此來幫助更受普京青睞的特朗普獲勝,並破壞美國民眾對選舉制度的信心;甚至有跡象表明俄羅斯在努力滲透美國各州維護的選民登記數據庫。

2016年夏天,美國多個情報部門獲得可靠證據,表明俄羅斯政府正在干預美國大選,手段主要是散布其盜取的不利於希拉莉和民主黨的電郵內容,以此來幫助更受普京青睞的特朗普獲勝。圖為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家紀念品店,擺賣著印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頭像的T恤。
2016年夏天,美國多個情報部門獲得可靠證據,表明俄羅斯政府正在干預美國大選,手段主要是散布其盜取的不利於希拉莉和民主黨的電郵內容,以此來幫助更受普京青睞的特朗普獲勝。圖為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家紀念品店,擺賣著印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頭像的T恤。

然而,如何向公眾披露這個消息卻成為奧巴馬政府面臨的難題。據科米介紹,奧巴馬和他的國家安全團隊整個8月和9月都在討論這個問題,既想要給選民打個預防針,又怕公布事件反倒幫俄羅斯實現了破壞選民對美國選舉制度信心的目標。

後來,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於10月7日聯合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經調查認定,俄羅斯政府曾授意黑客入侵美國政治組織的網絡系統,並將關於希拉莉和民主黨的負面信息透露給「維基解密」,試圖干擾總統大選。這份聲明算是在大選投票前一個月給美國選民提出了警告,卻也只流於一次微弱的提醒,並沒有伴隨任何處罰措施或其他應對手段。

在科米看來,奧巴馬團隊在這件事上的審議過程一如往常地「廣泛、深思熟慮且緩慢」,一個主要原因可能也是篤信希拉莉會贏得大選。據科米回憶,奧巴馬曾親口說普京「押錯了馬」。這也就不難解釋,特朗普勝選之後,為何奧巴馬政府指揮美國情報部門迅速颳起對俄調查的旋風,奧巴馬本人還於12月29日簽署行政命令,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官,宣稱是為了報復俄羅斯干預大選。

特朗普要的「忠誠」,科米給不了

無論對俄羅斯干擾大選的調查結果如何,都無法改變特朗普勝選的事實。作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有必要知道關乎國家安全與利益的情報。然而,這些情報涉及的部分內容,又使得向特朗普匯報這件事變得非常尷尬,其中包括一項被稱為「黃金雨」(golden shower)的未經證實的指控:消息稱特朗普曾在奧巴馬訪問莫斯科時住過的總統套房裏,觀賞妓女在奧巴馬睡過的床上撒尿。經過白宮簡報會商議,向新總統轉述這些調查材料的任務落在了科米肩上。科米描述,奧巴馬當時向他做了個挑眉的表情,他將其理解為「祝你好運」。

2017年1月初,白宮的新主人如期而至。在第一次白宮高級人員會議結束後,與特朗普非常生疏的科米第一次獲得與特朗普單獨談話的機會,他將「黃金雨」的事情和盤托出,並透露情報部門獲得的消息稱,俄羅斯方面還拍攝了關於此事的錄像帶。而特朗普對此一口否認。

這次見面後第4天,美國媒體 BuzzFeed 在網上公布了關於此事的35頁完整檔案,與情報部門手上的資料完全相同。第二天,特朗普向科米表達了對資料如何「洩漏」的擔憂,科米解釋道,這份資料並非政府文件,而是由私人團體匯編而成,因此國會、媒體也都會獲得。據科米在書中記載,特朗普先後共4次向他否認「黃金雨」事件。

不過,相比這種略帶八卦色彩的傳言,更令科米無法接受的,是非政客出身的特朗普完全無視華盛頓的政治規矩,作為總統卻與 FBI 局長走得太近,甚至向科米索求對特朗普個人的「忠誠」;出於警惕,科米每次與特朗普單獨會面都會寫下備忘錄。最近這些備忘錄已被公開,裏面記錄了2017年1月7日至4月11日兩人間的7次對話,科米也將其中幾次對話的關鍵內容寫到了書裏。

作為總統卻與 FBI 局長走得太近,甚至向科米索求對特朗普個人的「忠誠」;出於警惕,科米每次與特朗普單獨會面都會寫下備忘錄。
作為總統卻與 FBI 局長走得太近,甚至向科米索求對特朗普個人的「忠誠」;出於警惕,科米每次與特朗普單獨會面都會寫下備忘錄。

2017年1月27日,科米被特朗普邀請在白宮共進晚餐;他稱自己到了才發現這並非集體活動,而是總統和 FBI 局長的一對一晚餐,這是美國自從尼克遜(Richard Nixon)和胡佛(John Hoover)時代之後就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而且,自從「水門事件」後,美國歷任總統無論多麼強勢,也不願意與 FBI 局長公開對抗;唯一的例外是克林頓在1993年解僱了時任 FBI 局長塞申斯(William S. Sessions),還是因為後者先被發現職業道德問題而遭到指控。

科米書中寫道,那次晚餐席間,特朗普主動談及科米留任的問題,並看着他說「我需要忠誠。我期望忠誠。」(I need loyalty. I expect loyalty.)這個要求讓科米感到魔幻。當特朗普再次重複這個要求時,科米以「我將永遠對您誠實」(You will always get honesty from me)作為回應。

2017年2月14日,即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ke Flynn)由於在特朗普上任前與俄羅斯外交人員秘密接觸而引咎辭職的第二天,特朗普又在一次白宮簡報會之後將科米留下。據科米稱,在這次一對一的談話中,特朗普說:「我希望你能看清狀況,不要再追究這件事,放過弗林。弗林是個好人,我希望你能把這件事放下。」(「I hope you can see your way clear to letting this go, to letting Flynn go. He is a good guy. I hope you can let this go.」)

被特朗普解僱之後,科米向媒體公布了備忘錄中的這段對話,還曾就備忘錄中的內容向國會提供證詞。特朗普則始終否認科米的所有指控,他最初一度發推暗示自己握有錄音證據,但後來又改口稱並沒有這樣的錄音。科米新書上市前後,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大罵科米是個「滑頭」、「騙子」、「混蛋」、「洩密者」,稱科米的備忘錄都是假的。

科米被解僱那天是2017年5月9日。當時他正在洛杉磯一場招聘活動上發表演講,突然在聽眾背後的電視上看到了「科米辭職」(COMEY RESIGNS)幾個大字,聽眾發現科米分神後也紛紛回頭看,牆上3個電視播放的3個不同新聞台又同時出現了「科米被解僱」(COMEY FIRED)的字樣。匆匆結束演講後,憤怒的科米一度想要獨自驅車2700英里開回家,後來被勸出於安全考慮選擇了坐車去機場。

陽光明媚的高速公路上,科米的黑色座駕在警車護送下駛向機場,洛杉磯電視台出動直升機沿途跟拍,實況畫面透過電視和網絡傳播到千家萬戶,無數觀眾一同見證了科米風馳電掣的謝幕。這一幕讓很多美國人想起20多年前O·J·辛普森殺妻案的那次世紀大審判,當時辛普森為逃避警方追捕,也曾驅車在電視台直升機的追拍下長途奔襲。巧合的是,這兩起事件都與謊言有關,而且其中的真相似乎都不難判斷。

(紀小城,媒體人,現居美國費城)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Comey有什么资格凭借个人对选情的判断做出是否公开的决定?他是否公开信息,不应建立在希拉里能否胜选,更不必谈什么笃定。当时偏心,公布希拉里的,不公布川普的,以为登基有功,想不到没过多久就被干掉。

  2. 科米是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通俄门邮件门两头押宝,脚踏两只船,不想扯了蛋,把乌纱帽弄丢了。这种骑墙派放在司法部门里就是祸害,活该被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