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師儀:蔡英文、麥卡錫會面層級,將成中共必須習慣的新常態

中共必須要適應這樣強度的台美互訪,而一旦把動態平衡的戰線拖長,時間就不一定不會站在自由世界的這邊。
2023年2月7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在發表國情咨文前,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眾議院内。

【編者按】台灣總統蔡英文民主共榮之旅自29日啟程,去程過境美國紐約、再依序訪問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兩友邦,返程過境洛杉磯,期間擬與選區位於加州的眾議院院長麥卡錫會唔。

麥卡錫原預計於春季造訪台灣,如成行,將是繼佩洛西2022年8月來台後再度訪台的眾院院長,但最終雙方擬在蔡英文總統4月5日返程過境美國時與麥卡錫在洛杉磯會唔。

麥卡錫如何崛起?其議長之路如何與川普緊密相關?即便麥卡錫此前曾表示他不認為中國可以命令他去哪裡訪問,但共和黨的極右派成員始終質疑麥卡錫不夠「右」;做為選了15輪才選上的「弱勢議長」來說,此後他是否會積極抗中以「補血」,即為關注重點。

對蔡英文而言,除為避免台海情勢升溫,面臨2024台灣總統大選將屆,此次將與麥卡錫的會唔改至美國,又有哪些「暗盤」呢?

(邱師儀,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記得去(2022)年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的會面中,美中之間一度瀰漫著和解氣息,當時筆者即分析就現階段的美中競爭結構而言,就算拜習是舊識,短期之內可以有些善意互動,但就中長期而言,美中一定是分道揚鑣。而且越接近2024年美國大選,美中之間的衝突將會越來越激烈,甚至不會輸給川普(Donald Trump)時期的美中對峙關係。而拜登極力讓美中競爭不要失控,他一直宣稱要替這個競爭加裝護欄(guardrail)。儘管如此,美中關係從去年開始上上下下,大體而言還是往交惡的方向發展。

先是去年8月的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共隨即在台灣海域周遭進行圍島軍演,然後到了去年11月15日在峇里島G20會議中拜習終於見面,這是習近平在中國「一統天下」並開始第三任任期後的一場會議。會議中習似乎有了自信,這時候美中緊張關係稍微和緩,但也沒持續太久。今年初的中國偵蒐氣球出現在美國本土上空,讓拜習關係又立刻變酸,讓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訪中計畫也因為中國氣球事件而取消。

接下來就是本文要談的主題:蔡英文過境美國、並將與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面。比起麥卡錫訪台,蔡麥在美國見面是否讓中共反彈小一點,美台雙方還在評估中,但隨即又傳出拜登為了安撫北京,打算讓賀錦麗(Kamala Harris)訪中。

近幾個禮拜,在美中對峙、台灣偏向美國的現況下,先是傳出太平洋小島國家密克羅尼西亞(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倒向台灣,將與中國的建交關係改向與台灣建交。本月26日,與台灣建交83年的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可以看出中共在蔡麥會之前所祭出的懲罰手段。

目前拜登對於「對中硬軟交錯」的策略看似是滿意的,至少去年11月的期中選舉,在通膨失控引發民怨而導致拜登民調低迷的情況下,結果還是比預期的好,至少民主黨仍控制了參議院。儘管在2021年7月美軍匆促撤出阿富汗,眼睜睜地看著塔利班進駐,讓拜登的軟弱外交飽受批評,但選民似乎也還沒急著要用力地懲罰拜登。

而拜登這種軟硬兼施圍堵中國的手法,不管是截斷包括台積電等可能提供給中國的晶片;或者是聯合美日印澳菲等盟友對中國的圍堵——尤其是軍事圍堵,包括聯合軍演,也包括在接下來幾年將第三海軍陸戰隊陸戰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移防至日本等——或者在經濟上大幅降低美國及盟友對中國的原料依賴,譬如製作鋰電池的鋰,也加速讓西方國家的企業都遷出中國等。換言之,拜登要扯斷中國的紅色供應鏈,這些目前看起來都很成功。

以上這些描述皆為民主黨、行政部門與拜登這一端的對中動態,然而在共和黨、立法部門與麥卡錫這一端也不遑多讓。

2019年1月4日,華盛頓特區白宮玫瑰園,總統特朗普與眾議員麥卡錫一起發表講話。
2019年1月4日,華盛頓特區白宮玫瑰園,總統特朗普與眾議員麥卡錫一起發表講話。

麥卡錫的議長之路與川普緊密相關

麥卡錫骨子裡可能頂多就是中庸右,是比較偏照顧國內中小企業主的那種右,中國議題對他來說也許過去真的不在雷達搜尋範圍之內。

出生於1965年的麥卡錫,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三個孩子中的老么,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則是助理消防局長。他在加州中南部大城貝克斯菲爾德(College Heights)長大。麥卡錫高中畢業後讀了一陣子的社區大學。同時他也在洛杉磯拍賣場買了一台汽車,翻新後再出售,賺了一些錢。

1984時年僅20歲的他買了一張樂透彩,中了5,000美元。此事是外界在談起麥卡錫從政之路時最常提到的故事。麥卡錫將獲得的獎金拿來玩股票,又賺了錢,然後買下一間原本是叔叔擁有的小店,名為Kevin O’s Deli。賺了錢的麥卡錫感受到資本市場的魅力,選擇從大學休學。這一段生命經歷對麥卡錫來說至關重要,也讓他在後來踏上從政生涯後時常提到中小企業為美國社會的基石。

一直到1985年,麥卡錫才又賣掉公司,並回到學校把大學學歷完成,1994年再從加州州立大學克斯菲爾德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Bakersfield)拿到商業管理碩士。他在學校中認識了共和黨眾議員湯瑪士(Bill Thomas),從那時候開始,麥卡錫即擔任湯瑪士的議員助理,一直到2006年湯瑪士退休為止。麥卡錫接替他的老闆投入原選區,初啼試聲就獲得逾七成選票當選。從2006年至2020年,麥一直都順利連任。從政之路上,麥卡錫跟隨前輩、2001年即當選維吉尼亞州眾議員的康特(Eric Cantor)。

就當2010年茶黨運動爆發,共和黨控制了眾院多數,而康特也當選共和黨多數黨領袖(議長是貝納[John Boehner]),麥卡錫跟著擔任多數黨黨鞭。2014年麥卡錫升任為眾院多數黨領袖,並開始有競選議長的野心,但在2016年麥疑似有婚外情而被黨內保守派質疑。同時,由於「利比亞班加西美國外交官遭殺害事件」,黨內也開始鬥爭麥卡錫,最終2016年由萊恩(Paul Ryan)擔任議長。

川普入主白宮之後,萊恩議長與川普的關係不睦,但麥卡錫很快變成川普的戰友,替川普辯護了許多關鍵作為,包括2016年總統大選時,麥主張俄國並未以假訊息介入川普與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之間的選戰等。麥卡錫作為川粉議員的一員,關係維持的不錯,要一直到2021年1月6日川粉火攻國會後,他告訴共和黨同僚他希望川普承認敗選,麥川關係才開始變酸。

當麥卡錫在時任民主黨議長佩洛西成立委員會調查川粉火攻國會時,提出兩個加入該委員會的共和黨人選,但都被佩洛西拒絕,麥當時認為這是奇恥大辱,並宣布共和黨全面退出該委員會的調查。整件事情還衍生出兩個反川的建制派共和黨眾議員金辛格(Adam Kinzinger)與錢尼(Liz Cheney),因為不聽從麥的指揮而遭到共和黨中央拔除黨職。然而,當時川普對於麥下令「共和黨全部退出的決定」並不領情,還批評就是因為調查委員會中沒有共和黨的聲音,才會導致後來的調查結果對川普不利。

2022年期中選舉之後,共和黨雖未如預期拿下參眾兩院,但還是拿下眾院多數。麥卡錫見選議長的時機成熟了,儘管在分裂的共和黨內部,有不少共和黨眾議員並不支持麥。2023年1月,麥正式由共和黨推薦參選議長,但經過15輪折騰的投票才勉強當選,當時原本有20位來自於「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極右派的共和黨員不支持麥。經過14輪投票,最終在六位原本反對麥卡錫的共和黨員投下了「出席但棄權」票(present)後,才降低了麥卡錫的當選門檻,讓他勉強過關。

麥卡錫是自1923年以來首位第一輪投票沒有贏得議長寶座的議長候選人,也是自1859年以來議長選到最多輪的議長候選人,1859年那次議長共選了44輪。此外,這個窘境也是因為共和黨雖然贏得眾院,但贏得不夠多。新任的118屆國會(2023至2025年),共和黨有222席,民主黨小輸還有212席,另加一席出缺。最終麥卡錫卡關的原因,還是因川普而起,極右眾議員認為麥卡錫不夠右,不夠支持小政府與低稅率,甚至在川粉火攻國會的事件上,還曾經主張要舉辦聽證會調查川普。

 2023年3月10日,美國華盛頓,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辦法案登記儀式。
2023年3月10日,美國華盛頓,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辦法案登記儀式。

培養麥卡錫抗中的土壤

從台灣人的觀點來看,就算麥卡錫本身可能並非真誠抗中,但培養他抗中的土壤會讓他抗中越來越認真,尤其選了15輪才選上議長,他無疑是一個弱勢議長。

比起已經抗中幾十年的前議長佩洛西,麥卡錫比較找不到早期的抗中軌跡。整體來看,麥抗中的工具性較強,抗中可以讓他看起來像個川粉,也許可以安撫部分自由黨團極右的共和黨議員。

麥卡錫在2016年之前,幾乎沒有什麼反中提案或發言紀錄,外界對於麥卡錫最有印象的反中發言,是在2022年7月26日於佩洛西8月2日訪台前所說:「如果將來我當選議長,我也會樂意訪問台灣。」而在議長選舉時,麥最後能夠勉強選上的原因之一,是他對極右的共和黨同僚保證,他當選後一定會成立打擊中共的特別委員會。

誠然,自由黨團的創立者、來自於俄亥俄州的眾議員喬丹(Jim Jordan),即是反中到一個新境界的頭號大將。他於2022年提出「武漢肺炎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但白宮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知情卻隱瞞」,各界一般稱喬丹的論述為「佛奇中國陰謀論」(Fauci-China conspiracy)。麥卡錫為了答應喬丹對於抗中會做點什麼,上任後第一個動作即任命由威斯康辛州來的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成立「中國特別委員會」,雖然國會兩黨抗中的大方向的確有共識,但仍有三分之一的民主黨員反對這個委員會的設立。這裡涉及到黨派間的算計,對於民主黨來說,共和黨操縱反中的手法太過激也太有目的性,包括這個委員會是否又要搞「佛奇中國陰謀論」來鬥爭民主黨?是否也想藉由這個委員,將美國人對於川普指使國會暴亂的責任注意力轉移到中國身上?

或者,民主黨害怕的其實是:麥卡錫與共和黨眾議員如果把抗中搞得有聲有色,可能就能奪去拜登政府對中政策的主導權,譬如拜登當局對於全盤禁「字節跳動」(ByteDance)產品TikTok仍有遲疑,但對於蓋拉格來說,早已準備了幾套要把字節跳動趕出美國的立法方案。

然而,對於更為左傾的激進派民主黨參眾議員來說,他們其實想要有自己的外交政策論述,一個不同於圍堵崛起中的中國與協助烏克蘭對抗普丁的外交主軸;就這兩個美國人最熟知的議題而言,共和黨的確表現得比民主黨好。

另一方面,對於共和黨來說,他們也時常嫌棄民主黨對中軟弱,甚至姑息中共迫害人權的紀錄。去年蓋拉格就批評拜登在G20峰會上,錯失了一個就台灣問題對習近平施壓的絕佳機會;也指控當中國正在備戰,行政當局卻給美國民眾一種「美國還是很安全」的錯誤認知。

回到激進民主黨參眾議員,那到底什麼是他們自己想要另闢蹊徑的外交議題?非常弔詭的是在這塊上面,他們的論述恰恰與極右派共和黨員有重疊,英文成為「兩群在意識形態上迥異卻願意同床的夥伴」(strange bedfellows),那就是他們都想要「削減海外軍事預算」。

「激進左」主張,如果美國不斷的提高海外軍事預算而導致美國軍國主義橫行,那就肥了那些本來就已經很猖狂的國會遊說團體與軍火商。激進左與相關媒體甚至揶揄麥卡錫當選議長,是1950年代麥卡錫反共主義的復辟,現在美國正處於「麥卡錫主義2.0」時代。因此,激進左與極右參眾議員都在督促拜登,美國在烏克蘭身上花了太多錢,同時這兩群人也不想要再援助沙烏地阿拉伯打葉門。這類的激進左包括如紐約州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與康乃迪克州莫非(Chris Murphy),而這類的「極右派」則包括俄亥俄州參議員凡斯(J. D. Vance)。

總之,這兩種完全不相容的意識形態卻都有美國建國以來非常常見的「外交孤立主義」思想。反而是「中庸左」的民主黨員對於中國還願意保持圍堵,對於普丁還願意投入資源制裁,而這些「中庸左」剛好就是總統拜登、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安顧問蘇利文等人。

讀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好奇:前面提及自由黨團的極右共和黨員如喬丹仍舊反中,但為何這一類人同時又想要外交孤立,可能不想在台灣身上投資軍事資源以抗中?這的確是這一派人很矛盾的地方,但也可以說他們其實不矛盾。矛盾是因為美國如果不投入資源,其實圍中抗俄最後頂多是口惠而實不至;但不矛盾的是,極右共和黨員有時就像是川普的一邊腦,他們想要了解萬惡的共產黨,所以先成立特別委員會來研究研究,他們可以藉由召開聽證會、蒐集情資徹底了解中共之後,最後縮回美國本土把大門深鎖、安全顧好就好。

也可以說,對於抗中議題,其實極右派內部的處理方式是有分歧的,但極右派對於縮減聯邦政府的支出(包括軍費支出)絕對有共識,不但有共識且是從2010年茶黨運動以來全力在推動的國家發展方向。至於麥卡錫,也許因為大張旗鼓抗中比較能夠吸引媒體注意,在政治宣傳上也很直觀,所以麥卡錫比較偏向會投入資源抗中的那種保守派。其實從十年前麥想在眾院共和黨團往上爬開始,真正的極右派成員就一直質疑麥卡錫不夠右,更稱不上誠懇,因此麥卡錫骨子裡可能頂多就是中庸右,是比較偏照顧國內中小企業主的那種右,中國議題對他來說也許過去真的不在雷達搜尋範圍之內。

至於麥卡錫任命為特別委員會的蓋拉格,年僅39歲並且有國際關係的博士學位,其抗中思想是有一套理論體系的,抗中的經驗也比起麥卡錫深且完整,蓋拉格2017年時才初任眾議員,就已經有不少反中的提案與言論紀錄了。因此從台灣人的觀點來看,就算麥卡錫本身可能並非真誠抗中,但培養他抗中的土壤會讓他抗中越來越認真,尤其選了15輪才選上議長,他無疑是一個弱勢議長。因此,為了要提高他的路線純粹度,他會用各種可能的手段來幫自己「補血」。換言之,麥卡錫抗中在順風向時,他可能會用的「超級用力」。

2022年8月3日,台北,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拜訪台灣立法院。
2022年8月3日,台北,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拜訪台灣立法院。

蔡麥會的暗盤

2022年期中選舉民進黨潰敗,但在南投立委補選中民進黨竟然贏得了艱困選區的勝利,其實說明了台灣現在的主流民意,對於蔡親美抗中的路線仍舊是認可的。

因此,日前才會有消息傳出,其實麥卡錫是想親自造訪台灣,尤其2024年他除了自己需要競選連任之外,他還要確保共和黨能夠至少保住眾院多數,這樣他才有機會繼續做議長。但可能是蔡英文方面對於在台灣進行蔡麥會有疑慮,因此與麥溝通獲得先不訪台的共識。

就蔡而言,考量去年佩洛西訪台後中共的大規模軍演,麥的訪台可能引起更大規模的軍演,進而對民進黨、尤其是賴清德未來的總統大選選情不利。整體來說,2022年期中選舉民進黨潰敗,但在南投立委補選中民進黨竟然贏得了艱困選區的勝利,其實說明了台灣現在的主流民意,對於蔡親美抗中的路線仍舊是認可的。

南投補選選前,南投市街上隨處可見「票投民進黨,孩子上戰場」的布條,但國民黨的林明溱最後還是輸掉,也說明了這種在2000年大選前夕對於前總統陳水扁曾經使用過的「恐懼訴求」,對於年輕一代、教育程度較高、有國際移動經驗的選民來說是無用的。同時,國民黨所打的恐懼牌,甚至也可能動員中產階級選民回家把票投給民進黨。

但蔡及其策士大概也清楚,2022年民進黨的大敗,就是輸在民進黨的硬拗,不管從林智堅的論文案、民進黨自己也檢討的側翼橫行,或者是疫苗供給與宣傳之間的落差等,看的出來民進黨都是敗在過度宣傳;偏偏這是民進黨過去一直以來的強項,但用過頭反而遭致反感。另一方面,在2022年的選舉當中,國民黨的票數事實上並沒成長。換言之,民進黨是敗給自己,但國民黨也沒有贏。因此2024年大選也不是侯友宜或非綠陣營的誰出來就穩贏。

同樣的,選民也不會喜歡看到民進黨把台美的緊密合作,操作成極大化的台海緊張關係。雖然很多台灣民眾不是很確定如果中共入侵,美國會幫台灣幫到何種程度,但中共這幾十年來的文攻武嚇,其實也讓台灣人演化成「處變不驚」與「看事辦事」的心態。因此加加減減下來,蔡的親美抗中牌,在2024年大選之前,力道要打得剛剛好。蔡英文與麥卡錫在美國見面,力道就會是剛剛好,兩人見面後中共必然會有軍事反應,但是該反應是否會高於佩洛西訪台後的那種規模,機率大概不高。

2023年3月27日,總統蔡英文接見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訪問團。
2023年3月27日,總統蔡英文接見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訪問團。

蔡麥美國會面威力更甚於麥訪台?

蔡麥在美國會面的行程也不排除有意外發展,讓這次的蔡麥會不僅超越佩洛西來台的意義與效應,甚至為蔡英文個人留下歷史定位:那就是蔡英文在美國國會山莊發表演說。

實際上,蔡麥在美國會面的行程也不排除有意外發展,讓這次的蔡麥會不僅超越佩洛西來台的意義與效應,甚至為蔡英文個人留下歷史定位:那就是蔡英文在美國國會山莊發表演說。這樣的可能性雖然比起蔡麥樸實、低調見面小的很多,但是如果發生的話,那蔡英文彷彿就變成另一個澤連斯基。

對於麥卡錫來說,他允許蔡這樣做的成本很低。橫豎他都已經沒訪台(但不代表未來不會訪台),而且蔡已經在美國。如果會面的地點不是加州雷根圖書館或者是在麥卡錫加州的選區,而是在國會山莊,並對參眾議員發表演說,那等於是打破幾十年來台灣行政官員不得入華府的美中默契,更不用說此人是現任台灣總統。如果局勢如此發展,中國軍演的力道不會遜於佩洛西來訪那次,但可能也宣告美軍親自介入台海衝突的時間點就近了。這是各方博弈並獲取台美中政治人物各自利益的一齣劇碼。

於此情形下,以中方現有的軍事實力,考量美國航艦甚至後續更直接軍援台灣的動作,北京頂多就是再創更高強度的軍事對峙,共機更頻繁擾台、演習規模更大、或者距離台灣更緊迫等,但是,就僅此而已。

中共所能寄望的還是只能快轉到2027年——那個宣稱中美軍力即將扭轉的一年——但中共到2027年之前會進步,難道美日印澳甚至菲律賓就不會?因此,只要中國的軍力無法完全駁倒美國軍力的一天,美中的動態平衡就會維持一天,甚至美國盟友對中的圍堵與軟硬兼施的態勢就會維持一天。而台灣在這樣看似危險但卻鬥而不破的壓力之下,可望繼續維繫安全。這的確是身為台灣人的辛苦與宿命,但也告訴台灣人,精實的徵兵制與強化戰備整備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必須被落實的救命丹。

退一步來說,如果蔡英文與麥卡錫的會面,就選擇在加州,或者是那個2018年時蔡其實已經去過並發表演講的雷根圖書館,並定調為過境外交,基本上中共的後續反應就可以被預期。甚至如果循1997年金瑞契(Newt Gingrich)議長訪台之前先訪中的手法,最後中共也接受了拜登派賀錦麗的訪中,並讓賀錦麗由低階的中共官員接待羞辱並發洩一翻,如此一來便能保住北京高層的面子,這種中國人「飯可以不吃、但臉不能不要」的文化底蘊,反而是拜登每次強化對台關係後可以讓中共勉強接受的破口。

中長期而言,中共似乎就必須要適應這樣強度的台美互訪;而一旦把動態平衡的戰線拖長,時間就不一定不會站在自由世界的這邊。

讀者評論 1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作者說右翼對消減美國軍費有共識,根本就搞錯了,媒體報導,去年兩黨一致同意給國防部的預算書加了450億。今年,麥卡錫說要卡預算,但所有的相關議員皆否認軍費在其中。除了”wokeness in military”.
    Red states 向來更依賴武器製造商與軍事基地提供就業機會,這些單位通常位於紅色州鄉村的紅色選區。This is a legacy of New Deal. 紐約出身的羅斯福與Dixiecrats的妥協。 若要砍, 可能傾向縮小海外基地規模。 Why is there a term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想也知道, 右翼根本不可能有砍軍費的共識。

  2. 還有中國人覺得中國出兵台灣,可以有較高國際社會的諒解,不過台灣的經貿工業整合程度遠超過烏克蘭,唯物主義觀點大概預測they will modify their view, 而中國政府誘因為走向下坡的經濟,開始鼓吹整合,與外商投資,這些都對台灣有力。其實,這也是40年前國民黨政府投資戰略開花結的果。倒是現在的國民黨昏了腦袋。馬英久路線?別鬧了,what a disgrace, 到大陸去幹嘛?

  3. 現實主義理論預測美國必然要抗中,觀察兩黨的言行大致符合。從貿易與製造鏈的地緣分佈,美國也沒有選擇。孤立主義?消減軍費?有聽到誰在國會裡鼓吹?極右翼不想干預烏克蘭,一點也不矛盾,這也是現實主義者mearsheimer的看法。抗中是維護美霸權優先項目。極左影響力幾乎是zero, 民主黨沒有誰是極左的,msnbc等所謂左翼媒體根本不鳥甚麼「rage against machine.」 那些極左對普丁暴行不置一詞, 荒唐,不知左什麼?一些知名極左作家,之前還是RT的節目主持人。

  4. 我怎么就没感觉到蔡去添麦比麦访台更有冲击力,而是蔡的添功又强化了,蔡回台后要写个行后感,谈谈麦的脚丫子是什么味?🤣🤣🤣

  5. ……大家可能真的低估了中国民众对台湾回归的决心,就抗疫白热化的状态都能把所有人目光吸引到佩洛西访华上来……

  6. 声称端大范围纳用“西方主流媒体”观点,且背后由西方政府支持的评论区积极面孔fitfan,在诸多问题上展现的观点和“中国主流媒体“惊人的相似。

  7. 又看到了熟悉的评论,但这并不代表大陆民众的全部观点。

  8. 这个简体字库用的,真是看的令人头大。。。

    1. 感謝回覆,簡體版本重新翻修過文字,還請再次參考,感謝不盡。

  9. 贺锦丽存在感那么低,水平那么差,做这个安抚北京的事再适合不过。
    只是中国不需要在军力上必须赶上美国才敢动武,中共如果以台湾被占或者类似清楚台湾分裂势力为由,比起俄罗斯对乌克兰,在国际合法程度上要有理得多。
    中共显然在加速准备这步棋,能源和石油上与俄罗斯和沙特签约,去美元结算。
    台湾人民应该把蔡英文踢下去,和平共处,安抚中共,回到马英九对大陆的时代才是造福子孙得善举。
    美国政府当然不想开战,因为一开战他就没机会买军火了,只能送了,而这不符合军火商政府利益。而且一旦制裁,自损八百,欧盟对华态度都不一,这几年美国在外交上衰落得很快。

  10. 对美国党派内部的派系分析很有意思,也希望能看到一篇讲台湾内部对抗中保台看法的分析。这篇里面南投补选的论据感觉明显不充分,南投补选大多还是林明溱自己的问题。

  11. 很有趣的分析,作者提出很多預測,就看會不會實現~

  12. 這篇對於兩黨不同派系的外交政策分析,較端之前的美台關係分析文章,是較新穎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