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俄烏戰爭的開戰,台海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經濟學人》此前更於2021年稱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西方媒體與智庫紛紛關注台海情勢,並指出兩岸極有可能在2027年爆發戰事。
近年來,在美中大國博弈升級下,台海情勢隨之升溫,除了習近平對台灣問題「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表態外,解放軍劍指台海的軍事演習也愈加頻繁且接近台灣本島。依據台灣國防部的統計指出,2023年1月1日到2月14日的一個半月間,擾台共機已高達447架次,此數據更遠比2020至2021一整年的擾台架次還要多。
在中共政治促統、外交孤立、灰色衝突、軍事威嚇及認知攻勢進逼中,台灣近年來則在蔡英文政府「備戰才能夠避戰,能戰才能止戰」的指導下,自2016上任起,接連開啟一連串的國防改革,至今已屆兩屆八年總統任期,將於明年5月20日卸任的蔡英文,任期內交出了什麼樣的備戰成績單;這些準備,是否足以讓台灣軍隊「能戰」進而「止戰」,並呈現出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
本系列以上、下兩文分析台灣自我防衛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上文盤點蔡英文八年任期中的國防改革、美台軍售、及台灣長年遭詬病的國防投資不足問題。下篇將於9月14日刊出,在回顧蔡政府國防改革的建樹後,亦需指出國防施政的不足及隱憂,解析台灣國防改革的得與失。
(廖英雁,自由撰稿人,關注海巡執法、國防軍事、歷史研究)
時值2023下半年,距離2024年1月的台灣總統大選剩不到幾個月。蔡英文在兩任總統任期結束後,將依法交接予下任總統。
回顧蔡英文總統自2016年5月就職以來,台灣先後遭遇中國強勢打壓、美中區域衝突升溫、中國發射飛彈凌空、共機共艦常態繞台等洗禮,在驚濤駭浪裡走到如今。而蔡政府任內,歷經三任國防部長、八任參謀總長的擘畫,在國防上有哪些建樹,又留下哪些隱憂與挑戰?
中國「促統」與突圍第一島鏈的野心
另一個遊走於軍事與非軍事間的威脅,來自灰色地帶戰略(Grey Zone)。
其實,早在蔡政府就任前的2016年3月5日,還在第一任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便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上重申「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
此後,隨著習近平持續加強控制黨、政、軍權,到了第二任期(2018-2023)後,乃至2023年打破連任任期,對台「促統」的架構更加清晰、更撥快了促統的時鐘。從此脈絡來看,中國除了在外交上打壓、孤立台灣,每當美國簽署強化促進台美關係相關法案時,措辭強硬的聲明已成常態,甚至採取軍事恫嚇,並將在台灣周邊的軍演日益常態化。
舉例而言,2016年12月25日,蔡政府執政僅半年後,中國即派出當時唯一的航空母艦遼寧號與作戰艦艇編隊,穿越日本宮古水道實施遠海長航,又在2017年1月11日由南向北穿越台灣海峽。解放軍各式海空機、艦跨區演練的頻率、數量、次數、型號也逐年增加,並不斷蠶食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
以戰機架次方面,解放軍於2020年9月16日到2021年8月31日之間共有554架次戰機擾台。但2023年1月1月到2月14日僅一個半月間,擾台戰機就已高達447架次,對台灣空防的壓力有增無減。在機型方面,2016年8月間只有運-8反潛機、轟-6轟炸機,同年11月已加入Su-30殲擊機,2017年8月則首見加入空警-200預警機,2021年之後連更先進的空警-500預警機都出現了。
再以近期的2023年8月25日為例,當日上午起,解放軍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東南及東北ADIZ戰機共20架次,機型包含空警-500、Su-30、殲-10、殲轟-7、運-9通信對抗機及三種中大型無人機,另有9艘解放軍軍艦執行戰備警巡。這顯示解放軍海、空軍已能組成相當規模的混合編隊,在預警機指揮管制下,先干擾台灣通信、爭奪空優,並以無人機消耗台灣防空火力,再以有人戰機進行防空壓制(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SEAD)甚至摧毀防空(Destruction of Enemy Air Defense, DEAD)。
另一個遊走於軍事與非軍事間的威脅,來自灰色地帶戰略(Grey Zone)。此原為中國在南中國海與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爭奪主權的策略,以「包心菜策略」(以漁船、海上民兵、海事、海警、海軍艦艇層層圍攻)與「切香腸戰術」(得寸進尺的增加侵擾強度)為代表。但近年來灰色作戰也運用於台灣海峽、金門與連江周邊水域,造成外島軍民莫大的壓力。同時,中國也制定相關國內與國際法,並透過各種傳媒、KOL代理人、平台、黨派、親中政治人物、接受補貼的民間團體,持續加強對台灣的「三戰」(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傳播錯假訊息或爭議性價值觀。
或許有論者聲稱,中國海空機艦出海演訓並非以台灣為假想敵,真正目標是有強大武力的日本、美國等國家,演練在衝破第一島鏈(日本、台灣、菲律賓、越南)封鎖時,能劃定禁區執行「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 & Anti-Denial,A2/AD)戰略,阻止美國為首的國家參戰。
問題是,這類「中國並非針對台灣」的說詞,忽略了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要衝。比較適當的解讀為:中國欲稱霸亞太並向全球爭霸,就需及早突破第一島鏈;其中能包裝成內政問題混淆視聽的台灣,就是最佳突破口;對於已經打破任期限制的習近平而言,「解決台灣問題」的歷史功業也充滿吸引力。若以和平紅利為餌引誘「漸統」(例如馬政府時期)不再奏效,便需考慮用兵。
由此觀之,在習近平當政下的中國,對台灣的一切作為,皆是實現「突圍第一島鏈、區域稱霸、全球爭霸」藍圖的手段罷了。
時間是公平的,不因立場差異而有快慢的不同。在過去近八年來,海峽此岸的台灣,也經歷了不少重要的國防施政轉變,包括:國防戰略與軍事戰略的辯證、國防自主的深化與發展、以特別預算維持必要的國防投資、加強和盟邦各方面的合作、改革後備動員制度,以及從擁抱「全面募兵」的理想回歸「徵募並行制」的現實。
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之外,風靡一時的整體防衛構想
從「有效嚇阻」走到「重層嚇阻」,兩字之差,背後的國防戰略意涵已大幅調整。
面對中國日趨熟練的「政治促統、外交孤立、認知三戰、灰色衝突、軍事威嚇」組合拳,台灣的軍事戰略,自然也有調整的空間。
在馬政府任內(2008-2016),國防戰略定調為「預防戰爭」,以累積兩岸軍事互信為前提,在「守勢防衛,絕不輕啟戰端」指導下,持續加強聯合作戰與反制能力,以求嚇阻對岸開戰。此即《2015年國防報告書》裡「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軍事戰略的由來。然而馬政府力圖降低衝突的用心,已證明無法遏止習近平爭霸的腳步。是以蔡政府從《2017年國防報告書》起,便將「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軍事戰略修訂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從「有效嚇阻」走到「重層嚇阻」,兩字之差,背後的國防戰略意涵已大幅調整。深究歷年國防報告書即可發現,蔡政府同樣重視區域穩定,但有別於馬政府提倡「預防戰爭」或「兩岸互信」,改為自許在國際上扮演「和平的堅定維護者」。至於其軍事戰略的「重層嚇阻」,是以「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為用兵構想,強調在防衛作戰裡發揚多層火力擊殺敵軍,以求嚇阻對岸開戰。可見「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是在外交上從友中轉為加強結盟周邊各國,在軍事上建構每層都足以超殺(overkill)的火力,使解放軍因估算損失過重而放棄用兵。
話雖如此,只是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在中國軍費一飛衝天、歷年「公開」的國防開支穩定上升、每年成長幅度都超過6%下,台灣國防支出則遠遠不及,在這樣的困境下能達成目標嗎?從馬政府晚期起,以海軍將領李喜明為首倡議的「創新/不對稱」理念開始挑戰既有用兵思想,並逐漸成為顯學,更在蔡政府執政中期、李喜明升任參謀總長時彙整為「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ODC),一度列為《2019年國防報告書》的建軍指導構想,乃至於在其退役後集結成《臺灣的勝算》一書。
概言之,李喜明認為台灣不該奢求在防衛作戰裡與解放軍爭奪全面優勢,而該務實取得局部優勢,取而代之的就是兩部分「整體防衛構想」:在戰力整建上,要建立能承受戰爭衝擊的「韌性社會」,並建構高存活性的傳統與非傳統戰力;在作戰構想上,要以「創新/不對稱」理念貫串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縱深防禦四階段防衛作戰,因此建軍規劃要降低在少量昂貴先進武器平台上的投資,改為大量建構機動、廉價、分散、精準、可消耗的小型裝備,俗稱「一大群致命的小東西」。
「整體防衛構想」固然前衛,但提出的解方同樣充滿矛盾,包括而不限於:反對台灣進行遠程打擊、質疑國造自製防禦潛艦(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 IDS)的實用性、提倡耐海性堪憂的小型匿蹤飛彈快艇、誇大單人肩射式飛彈的效益,以及在國防預算低迷之際,未聞關注後備戰力,卻主張建立特戰化的國土防衛部隊。
在李喜明退役後,《2021年度國防報告書》的建軍構想似乎又擺盪了回來,名義上仍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惟不再高唱「整體防衛構想」,曾經列為建軍規劃的「不對稱作戰」降級為用兵策略,和「戰力防護」並列為「防衛固守」項目下的兩大原則之一;而「重層嚇阻」項目下的「濱海決勝、灘岸殲敵」則擴充為「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殲敵於灘岸」。
到了最新版的《2023年度國防報告書》中,「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則解釋為「防衛固守,確保國土安全;重層嚇阻,結合區域聯防;縱深防衛,以不對稱作戰思維推動重層嚇阻」。看似循環論證的語句,恰好反映了「不對稱作戰」的矛盾,它對於國防資源處於劣勢的台灣既充滿吸引力,又不可能全面推行為建軍備戰指導原則,僅能列為用兵策略,用來輔助達成既定的軍事戰略目標。
無論如何,「整體防衛構想」警示的內容,仍間接促成台灣國防的進步,例如過去各式飛彈存量過低、缺乏廉價的精準反制彈藥,蔡政府終於提出「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加速量產包括104架反輻射劍翔無人機的各式國造精準彈械,並擴編「海鋒大隊」單位、為400枚美造魚叉飛彈及配套車輛興建岸置基地,強化以反艦飛彈大量毀傷解放軍艦隊的能力。又如海軍、陸軍2019年以「遊龍專案」對美國申購合計500枚單人肩射式刺針飛彈,也是不對稱戰力的案例,此案在延宕多時後,首批飛彈總算在2023年初交運台灣,補強單兵野戰防空能量。
而李喜明呼籲的「分散、機動、存活性高」原則,則化為《2023年度國防報告書》裡強調的「分散式指管」建軍規劃理念,提醒台灣國防部在檢討武器裝備整建優先順序時,應考量建置分散、存活性高、備援及跨域的指管通情監偵能力,並以「遠距、精準、機動、無人化及具備AI人工智慧」為原則。從中科院航空所2022年下半年起公布自行研發的各種自殺型無人機(遊蕩彈藥),以及2023年由創未來、雷虎等民間廠商推出的無人機AI防禦塔,和海軍近年來積極發展的固定式無人雷達站、機動式遠程雷達車、機動式天頻車、機動式微波通訊車、機動式反艦飛彈發射車,皆可看出蔡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
強調國防自主,促成國造武器
蔡政府國防自主政策中最具意義者,當屬協助海軍將規劃多時的「自製防禦潛艦計畫」(IDS)付諸實行。
「重視國防安全」堪稱蔡政府的代表作風,透過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專案,擴大軍方與民間的國防自主能量,便是蔡政府國防施政重點之一。
從2016年5月到2023年7月間,台灣國造武器的重大成果包括:旋翼型陸軍「戰術型近程無人機」50套100架、732噸海軍塔江級匿蹤飛彈巡邏艦四艘、376噸海軍快速布雷艇四艘、16,000噸海軍玉山級船塢登陸艦一艘、空軍「勇鷹」T-BE5A高級教練機原型機四架與量產機17架,以及擴大生產「天弓三」防空飛彈、「陸劍二」野戰防空飛彈、「雄昇」巡弋飛彈、「萬劍」距外遙攻彈藥、「劍翔」無人機……等精準彈藥。
其他穩定執行的計畫,尚有產製「天弓三」與「雄風三」飛彈的增程型、配發陸軍旅級以下單位的數位化「銳指系統」、興建中的「安海計畫」遠洋拖救/潛艦救難艦,與研改中的「騰雲二型」長程偵蒐無人機、「銳鳶二型」戰搜無人機等等。
蔡政府國防自主政策中最具意義者,當屬協助海軍將規劃多時的「自製防禦潛艦計畫」(IDS)付諸實行。根據公開資訊,IDS的原型艦由台船高雄廠承製,以中科院整合各種外購的戰鬥系統,是排水量約3,000噸的柴/電動力潛艦,具有X型尾舵、配備被動陣列聲納,能使用美製Mk-48重型魚雷和潛射式魚叉反艦飛彈,或掛載中科院自製的萬象水雷,電池的實際性能則不得而知。
由於台灣邦交國有限、機敏裝備不易取得輸出許可,潛艦國造由海軍將領黃曙光全程督導,內容高度保密,卻也從邀商、簽約、設計、開工、安龍等各節點到下水前夕,都引來各方勢力的爭議,反對黨立委更對此磨刀霍霍,意圖凍結後續艦建造的預算。IDS原型艦的前景如何?辛苦建置的廠房與人才是否會流失?未來仍需觀察。
近年來「察、打一體」無人機在2020年高加索戰爭、2022年俄烏戰爭裡大放異彩,連台灣外島金門也在2022年8月被中國無人機多次闖入領空,暴露台灣對無人機的應用能力與防範不足。蔡政府除了編列「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計畫」43億5144萬餘元,採購中科院小型無人機防禦系統以外,也遴選廠商研發新一代反制系統,加強要地的保護能力。同時,國安會、經濟部、中科院更進一步合作,以斬斷「紅色供應鏈」(中國廉價傾銷的無人機組件)為前提,遴選國內無人機廠商開發五種軍用商規無人機,俗稱「無人機國家隊」,預計從2024年起編列預算量產。
除了軍事層面,平時的海域管轄能力同樣攸關國安。蔡政府延續了馬政府「強化海巡編裝發展方案」增強海巡艦隊的政策,且均為國艦國造,在此數年間國內各主要造船廠滿手訂單,共有140餘艘4,000噸到100噸的各式新型海巡艦艇下水,還包含了先進的嘉義級巡防艦(台版Vard 7 125)四艘。雖然這些船艦多半只是加裝簡易武器和高壓水砲的商規水警船,僅有修改海軍塔江艦構型而來的雙體巡邏艦能「平戰轉換」加裝反艦飛彈,仍然提升了海巡艦隊分署的執勤能量,也有助於應對中國灰色衝突。
特別預算:支應重大軍事投資的特效藥
基礎的國防預算吃緊,又遭受中國多方面進逼,蔡政府的對策是再度舉債編列特別預算,來支應重大軍事投資。
蔡政府任內既然強調「重視國防」,推動國防自主,歷年來的國防支出究竟編了多少預算?實際上,蔡政府歷年國防預算起色不大,真正的斬獲則在國防特別預算上。
從近13年(2011-2023)的國防預算來看,蔡政府上任後,除了2017年度的國防預算約為3,193億元,少於馬政府2016年編列約3,201億元,出現負成長(-0.25%)之外,此後的2018到2023年間,每年國防預算額度皆能微幅增加,成長率分別為1.19%(2018年)、5.39%(2019年)、3.14%(2020年)、3.02%(2021年)、1.6%(2022年)、11.32%(2023年),比馬政府2011到2014年間出現三年負成長為佳。
若考量國內經濟成長情形,將歷年國防預算成長率與前三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相減,蔡政府於2019年(2.61%)、2020年(0.10%)、2023年(7.23%)的相差仍能維持正值,縱使出現負值,也能控制在-3%左右;而馬政府任內歷年國防預算成長幅度,多半低於前三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兩者相差僅於2012年維持正值3.59%,2013年的相差甚至達到-6.82%。純就帳面而言,蔡政府歷年的國防預算維持正成長,貌似較能反映國內的經濟發展。
儘管如此,若觀察國防預算與中央政府總預算、GDP的關係,就有不一樣的發現。在馬政府任內,國防預算占中央政府比率大致為16.20%到16.47%之間;蔡政府2017到2022年度約略在16.18%到17.04%之間,2023年卻驟降至15.22%(以上均未加計特別預算),高點較高、低點較低,可見蔡政府國防預算占中央政府總預算比率的起伏較馬政府劇烈。
再看歷年國防預算占GDP比率,台灣從馬政府後期的2014年起便連年低於2%,到了蔡政府任內更持續下滑,2017年度僅1.78%,2018年度甚至跌到1.76%,遠遜於馬政府2012年度的2.16%,直到2019年度才重回1.8%。
先不論坊間長年建議國防預算占GDP比率應達3%的經驗法則,且以同樣是強敵環伺的中小型國家對比,新加坡2011到2023年間國防預算占GDP比率在2.8%到3.19%之間、大韓民國2011到2023年間國防預算占GDP比率在2.42%到2.78%之間,以色列2011到2021年間國防預算占GDP比率更高達5.77%到5.18%不等,占比通常不低於2.5%。蔡政府任內國防預算占GDP比率延續馬政府末期的低迷趨勢,連續九年低於2%,實有商榷空間。
蔡政府任內國防預算帳面數字提升了,為何占GDP比率仍然偏低,占中央政府總預算比率的起伏又更加明顯呢?關鍵可能在於台灣的稅制不良、稅基過低,造成歲入(稅收、營業收入等等)連年下滑。例如馬政府時期,歲入占GDP比率從2009年的12.0%滑落至2016年的10.8%;蔡政府時期更由2017年的10.7%滑落至2022年的9.9%。當國內經濟成長未能回饋到國家財政收支,行政院每年為了減少餘絀的負值而無法寬列總預算,就會讓中央政府總預算占GDP比率連年低落,國防預算也難以合理成長。表面上國防預算持續提高,實際上仍然短絀甚至縮水。
基礎的國防預算吃緊,又遭受中國多方面進逼,蔡政府的對策是再度舉債編列特別預算,來支應重大軍事投資。2020年起陸續提出的兩項專案,分別是:將空軍現有的F-16A/B block20戰機比照F-16 block70規格升級,並編列「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2,472億8,830萬餘元(2020到2026年),對美國新購66架F-16 block 70戰機,維持先進戰機規模。另外鑑於海空軍各式精準彈械與匿蹤飛彈巡邏艦不足、陸軍高空與野戰防空裝備面臨汰換、海巡艦艇平戰轉換需求,也編列2,369億6,000萬餘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特別預算」(2022到2026年)。
在加計特別預算後,2021年國防開支占中央政府總預算、占GDP比率分別上升到20.54%、2.02%;2022年占中央政府總預算、占GDP比率則分別增加到20.92%、2.08%。從2021年起,蔡政府的國防開支才真正突破GDP的2%,但占中央政府總預算的比率也急遽增加,突破五分之一,讓政府的債務負擔更加沉重。
加強與盟邦民間、官方、軍方交流,延長役期、改革教召訓練
在川普政府任內,美國加速對台灣軍售流程,減少等待准/駁的關卡跟時間。
台灣既無力單獨對抗中國,又不接受併吞,勢必要與盟邦攜手抗衡。在蔡政府任內,在經濟上靠攏以美國為主的全球供應鏈,國防與外交上則深化與美國的合作,並與日本、澳洲、帛琉、菲律賓、越南等隱性圍堵中國的國家加強交流。
在加強與盟邦民間智庫交流方面,蔡政府與美國華府長期友台的「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 GTI)、「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等機構,皆保持良好關係,前述三者均曾於2022、2023年陸續造訪台灣,其高級成員也不乏卸任的國安、國防、外交官員,在建立預測模型、分析威脅和專業評估之餘,或多或少能影響華府兩議院議員與國務院官員的意見,促成各種友台法案或軍售案。
日本的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也於2023年7月在東京舉辦的第三度兵棋推演中,首度邀請台灣參與,以2027年的台灣海峽軍事衝突為主題,呼籲加強日、台安保對話機制,建立雙方政府合作管道,遙遙呼應了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2021年7月「若台灣有事,恐將危及日本,日、美必須共同保衛台灣」的發言。
在與盟邦加強國安交流方面,2021年3月拜登政府上任後,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與台灣海委會海巡署簽署的「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堪稱一大進展。雙方對外均表示目的是改善資訊共享、溝通合作,共同保存海上資源、打擊非法越界捕魚(IUU)、進行海上聯合搜救、海上環境因應活動等等。外界則普遍認為這是以海巡身分降低敏感度,協助台灣因應中國《海警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等法律戰的對策。
此後台灣海巡艦艇參與盟邦活動時有所聞,例如:2021年8月間,美、台雙方大型艦艇會合,以環島水文及航路測試為名進行演練;2022年4月,台南艦獲邀搭載官員到帛琉參加第七屆海洋大會,並共同執行海域維安任務;2022年7月台南艦再次祕密前往帛琉,據傳與美、日進行聯合海難救助演訓。中國也積極進行反制,比如追蹤台南艦必須開啟的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訊號,刻意公布航跡於「船訊網」,引導「洩密」的輿論風向。保密與披露的攻防,反映了台灣以海巡單位低調進行國安交流的艱辛。
蔡政府任內,美、台雙方軍事交流也有斬獲,又以軍售最引人注目。在川普政府任內,美國加速對台灣軍售流程,把「台灣遞交報價需求信函(LOR)-美方回覆價格與取得性(P&A)-台灣提出發價書需求信函(LOA)-美方半年內答覆並由國會審查-台灣確認-美方國務院批准」六階段作業,簡化為「台灣提出發價書需求信函(LOA)-美方半年內答覆並由國會審查-台灣確認-美方國務院批准」四階段,減少等待准/駁的關卡跟時間。
川普政府任內批准售台MQ-9B無人機、野戰資訊通訊系統(Fiel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FICS)、SLAM-ER增程型空對地飛彈、AGM-88B+反輻射飛彈、RGM-84L-4岸置魚叉飛彈、HIMARS多管火箭,都是強化現代戰爭C6ISR(指揮、管制、通聯、資訊、情報、監視、偵查)與遠程火力的裝備。
而在拜登政府任內,適逢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國內支持台灣民氣高漲,因此於《2023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也納入了《台灣增強韌性法》,授權總統在法案通過後的五年內,每年能動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 PDA)提供台灣額度1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促進聯合演習、邀請台灣參與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
2023年7月29日,拜登政府首度依據此案提供台灣3.4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08億元)的軍援,據稱包括美軍現役MQ-9A無人機、偵蒐裝備、人攜式防空飛彈等。在自由國家廣泛支援烏克蘭、軍火供應吃緊之際,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也成立對台軍售專案小組,持續從各供應商、美軍或盟邦庫存調度武器,力求減少延遲交運給台灣。
為了加強台灣戰力,美方開始與台灣洽談在當地建立戰備軍品儲備基地(War Reserve Stocks for Allies, WRSA),比照冷戰模式,平時預儲武器、彈藥、零件等物資,緊急時即能迅速啟用。美方還同意協助台灣取得更先進的Link 22資料鏈,升級台灣現有迅安系統的Link 16,可望強化跨軍種甚至跨國家的聯戰能力。2023年5月,一支由25家美國國防承包商組成的代表團,更透過美台商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USTBC)的安排來訪台灣,討論與台灣聯合生產無人機與彈藥的合作模式、技術控制與保密事宜。
當然,軍事交流不僅限於軍售。在台灣《2017年度國防報告書》裡,便提及要促進與美國的各項軍事交流,包含部隊層級交流協訓、觀摩操演、高階會談、雙邊互動等等。其實美、台的海空軍長期設有交流與協訓管道,陸軍、陸戰隊則相對缺乏。縱使馬政府任內,台灣陸軍便與美國某幾州的國民兵單位合作救災,並由其協訓台灣官兵,也因規模通常侷限於排級單位(不超過30人),難以撼動全軍落伍的觀念。
2023年起,美國國民兵與盟國合作的「州夥伴計畫」(State Partnership Program, SPP)總算納入台灣,加強協訓台灣陸軍的規模與強度。2023年夏季,台灣也從陸軍機步333營派出一個連級規模(約有100人)的官兵到美國密西根州聯合演訓中心,參與北方打擊(Northern Strike)演習,帶來一線進步的曙光。
在美、日等國家提倡加強防衛台灣之際,台灣本身的抗敵意志與能力,又如何呢?從21世紀初起,由澳洲記者克雷格·艾迪森(Craig Addison)首創的「矽盾」(Silicon Shield)理論,以及「晶片戰爭」(Chip War)、「護國神山」等名詞不時出現,主張台灣有龐大的半導體代工產業,供應全球60%以上的先進製程晶片,相當比例也銷往中國,在美中貿易戰框架下,各個自由國家不可能坐視中國侵略台灣、奪取或摧毀半導體資源,中國也很難蒙受晶片斷供的經濟損失。
然而,1991年波斯灣戰爭裡的科威特(西亞石油重鎮)、2022年俄烏戰爭裡的烏克蘭(歐陸穀物重鎮),在在顯示「矽盾」片面強調經濟國力與戰略重要性的缺失。縱然各國在開戰後緊急調停,從2023年俄烏戰爭裡撕毀「黑海穀物協議」的俄羅斯可知,協議可能一夕間就不算數。唯有堅實的戰力跟抗敵意志,才是和平的最佳籌碼。
儘管如此,軍職在台灣往往距離專業、光榮的形象相當遙遠。21世紀初期,扁政府、馬政府開始逐步擴大募兵制,意圖吸引優秀人才從軍,以高素質的志願役組成精銳戰力,可惜困難重重,又常被歷屆政府出於「兌現政見」所忽視,2018年起蔡政府勉強實施常備部隊「全募兵制」,原先義務役男改服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問題更形嚴重,包括:少子化造成適役年齡的青壯人口不足、招募人數未達目標、志願役不願到實戰部隊(如陸軍的步、砲、裝兵科)服役、續服留營人數流失比率高,四個月軍事訓練役男則幾乎沒有精熟度。
在中國加強對台威逼之下,國內質疑募兵制、恢復義務役的聲浪再度揚起。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論調更加深美國等自由國家對於台灣防衛能力的憂慮。各方壓力終於迫使蔡政府做出調整,在2022年底推出「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宣布將於2024年起恢復一年期義務役,承諾改善義務役男的訓練課程,包括入伍基礎訓練從五週提升到八週、部隊訓練從八週增加為44週(含18週駐地訓練、七週專精訓練、13週兵科基地訓練、六週的聯合演訓),以及學習操作新型裝備、接受多元化模組訓練,步槍兵實彈射擊一年不低於800發等等。屆時實際成效如何?外界仍密切期待。
加強全民人力、物力動員,也是蔡政府精進的方向。台灣過去號稱有大量後備兵力可在24小時內動員作戰,實則經常空有編制、幹部人力吃緊、缺乏專長師資、裝備不堪使用甚至有編無裝,每年教育召集的七天訓練也徒具形式。蔡政府在研議後,終於在2022年成立「全民動員防衛署」,整併全民防衛動員室與後備動員指揮部,分成數年添購機槍、迫砲、通訊線材等等充實後備單位裝備,並從2022年起辦理日期延長為14天、操課內容加強的新式教召,總算為改革後備部隊開啟新頁。
樓下的回應怎麼沒頭沒腦的??
文中並未指出自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對中言論以及兩岸關係定調有何動作。文中只是陳述中國有何動作,作為一篇新聞文章,要以事實為基礎,你給出了果,卻沒有講因,就讓我看了這篇文章後覺得沒有邏輯。舉一個假命題,如果蔡政府的對中政策還是延續馬英九政府的態度還有立場,那麽會發生您在文章中列出的事情嗎?新聞文章有作者個人的見解和態度當然很重要!但是這些都是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我不希望兩岸開戰,開戰沒有贏家,最苦的還是向您和我這樣的寫文章和讀文章的普通百姓。
文中很多常识错误。台湾想独立简直是痴人说梦,马时期已经是最好状态。从哪方面分析台的最终结果还是要回归中国。越讨论越感觉一些观点越可笑。台湾绿党只是通过喊口号,玩弄民意。什么军事,经济等等都没必要讨论,只要一句反共绿党什么都有了🤣🤣🤣
中國那麼想收復“舊土”怎麼不去跟俄羅斯要回海參崴呢?
在台灣,在西藏,在新疆,甚至在香港,中國(中共)就是來殖民的。你中國不搞殖民不搞侵略那麼大的國土面積是老天分給你的?別整天自以為是受害者以為全世界都欠了你,國力強大了就要去欺負他國。
殖民主義擴張和收復舊領土本來就兩種事啊。
你美爹全球霸权搞殖民主义扩张就没话说,中国收复旧领土就是要搞霸权。呵呵
勘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从来没有在上海召开过。
讀者您好,現內文已修正,感謝勘誤。
完全同意樓下@JohnShao所講。
台灣剩餘的時間不多了。
時間點很重要❗️越晚開始成本越高,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