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蘇丹RSF被控種族滅絕,美國為何不點名金主阿聯酋?|Whatsnew

阿聯酋在多項議題上都是特朗普政府核心夥伴,若要華府犧牲眾多利益、更加重視蘇丹人道危機,目前看來不太可能。

蘇丹RSF被控種族滅絕,美國為何不點名金主阿聯酋?|Whatsnew
2025年10月31日,來自法希爾的流離失所家庭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塔維拉的一個難民營中尋求庇護,以躲避政府軍和RSF之間的戰爭。攝:NRC via AP/達志影像

2023年開始,蘇丹政府軍與民兵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為了爭權,讓蘇丹陷入內戰,導致全國超過15萬人死亡,1300萬人流離失所。而最新的消息,「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於11月3日宣布,蘇丹2處戰火綿延地區確認發生飢荒,另有20多個地區接近飢荒風險,凸顯蘇丹內戰情勢嚴峻。

RSF於10月底奪取達爾富爾地區控制權,在其首府法希爾(el-Fasher)爆發大規模血腥攻擊,國際社會呼籲停火以避免人道危機加劇。先前,RSF圍困法西爾市超過18個月,嚴加阻擋物資進出,上述宣布飢荒地區其一就是法西爾市,另一個則是南科爾多凡省(South Kordofan)首府卡杜格利鎮(Kadugli)

然而,國際社會的調停效果極為有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阿聯酋)被控資助RSF,但阿聯酋近年與美國政府在多項戰略上都是親近盟友,影響國際社會譴責阿聯酋的意願。

RSF被控對非阿拉伯裔種族滅絕

RSF全面攻下並接管法西爾之後,世界衛生組織與人權團體報告,RSF對數以千計的平民暴力清洗,針對特定種族加以屠殺、酷刑、性侵、綁架勒贖等,甚至在某家醫院殺死高達460名醫護、病患與家屬。蘇丹政府稱至少2000人在幾天之內遇害。還有RSF軍官在社群張貼了處決手無寸鐵者的影片,《BBC》已核實為真,殘忍行徑引發國際譁然。

RSF 於10月28日否認屠殺醫院400多人,也否認外界所稱「阿拉伯裔民兵屠殺非阿拉伯裔群體」的指控。不過其領導人達加洛將軍(Muhammad Hamdan Dagalo,暱稱哈米提Hemedti)上週公開道歉,稱其麾下士兵確實有違反戰爭法行徑,他「對法西爾人民遭遇的災難表達歉意」,已派遣委員會調查違紀士兵,更公布一些軍人遭逮捕的影片。但觀察家指出,這恐怕是達加洛的一貫套路,「屠殺-道歉-調查」的模式在過去兩年多來已有數次先例。

這場衝突於2023年4月中旬爆發,蘇丹正規軍(SAF)和RSF因為雙方融合的談判破裂而引燃戰爭。雙方除了爭奪軍權之外,也爭搶金融、農業、礦產等控制權。此前,蘇丹的族群戰爭和種族暴力已持續20多年,但早年導致南蘇丹獨立的內戰交戰雙方分屬穆斯林與基督徒,SAF與RSF衝突的參與者則是同為穆斯林的多個民族群體。

多國要求停火未果

德國、約旦與英國外長於11月1日共同呼籲蘇丹即刻停火並開放更多國際援助進入,避免人道慘狀加劇。這場戰爭2年多來,估計約15萬人因戰火或營養不良而死亡。根據聯合國統計,蘇丹境內至少有1300萬人流離失所,超過一半面臨糧食不足。已知上週有數千人逃離法西爾,至少1萬5000人還困在鄰近地區,處境極為艱難,但由於資訊封鎖,無法確定更多細節。

關注聯合國運作的媒體《PassBLue》報導,蘇丹駐埃及大使阿達威(Imadeldin Mustafa Adawi)批評RSF犯下戰爭罪,更指控阿聯酋在這場內戰中不斷協助RSF。阿達威11月2日在開羅表示:「蘇丹政府呼籲國際社會立刻展開有效率的行動,別只是發表譴責。」

阿達威呼籲,世界各國應將RSF列為「恐怖組織」,譴責RSF的屠殺罪行相當於種族滅絕,更應該聲討RSF最大的區域金主——阿聯酋。他直言,若阿聯酋持續參與任何和平談判,蘇丹將拒絕加入。

阿達威說:「在此議題上,我們不認為他們(指阿聯酋)是調停者或可信任的對象。」

早在9月12日,埃及、沙特阿拉伯、美國與阿聯酋已組成「四方對話小組」(Quad),試圖調停並提出和平路線圖。此計劃呼籲蘇丹交戰雙方執行為期3個月的人道停火(humanitarian truce),允許援助進入;接著是為期9個月的轉型期,期望蘇丹建立文人領導的獨立政府,過程保持包容與透明。

然而,蘇丹實質國家元首布爾漢將軍(Gen. Abdel Fattah al-Burhan)拒絕此倡議,稱之為「外國干涉」。美國阿拉伯暨非洲事務高級顧問布洛斯(Massad Boulos)於10月24日在華府召集四方會議,蘇丹外長薩利姆(Mohieldin Salem)當天也與美方討論停火與人道走廊開放。但蘇丹政府多次表示,若美方不要求RSF繳械,蘇丹將不會參與談判。

2025年10月27日,蘇丹北達爾富爾州塔維拉難民營裡,有不少為逃避戰火的災民。攝:Mohammed Jamal/Reuters/達志影像

阿聯酋被控資助RSF

目前,阿聯酋全盤否認蘇丹政府指控,不承認提供任何武器或金援給RSF。10月30日阿聯酋也譴責RSF,宣布捐出價值1億美元的人道物資幫助蘇丹平民。另一方面,阿聯酋駐聯合國大使阿布沙哈布(Mohamed Abushahab)在安理會批評蘇丹政府:「儘管美國及四方小組做出努力,蘇丹正規軍仍退出人道停火。這場衝突的升級本可避免。」

蘇丹政府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多方調查已證實阿聯酋向RSF提供支援。《華爾街日報》10月28日獨家報導,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及國務院情報局等報告都顯示,自2025年春天以來,阿聯酋對RSF的軍事資源供應明顯增加,包括先進的中國製無人機、小型武器、重機槍、車輛、火箭炮、迫擊砲與彈藥等。

「讓RSF能夠繼續作戰的唯一原因,就是阿聯酋源源不絕的軍事支援。」前美國蘇丹特使幕僚長哈德森(Cameron Hudson)說。

美國駐聯合國副代表謝伊(Dorothy Shea)10月30日也在安理會緊急會議上譴責RSF,稱其近期及過去的暴行構成「種族滅絕」。拜登政府2025年1月正式將RSF的行動定性為種族滅絕。謝伊表示:「美國以最嚴厲的措辭譴責這些令人憎惡的暴行......正如蘇丹制裁專家小組最新報告所建議,我們的重點是確保立即人道停火、阻止外部支援,並推動向文人政府的過渡。」

波灣國家運用財富來影響地區衝突並不罕見,伊朗便是穩坐西方心目中「恐怖組織資助者」的頭號國家,土耳其、埃及與沙特阿拉伯也經常涉入中東與北非區域衝突,各自選邊站或親自挑起代理人戰爭。2018年《紐約時報》亦曾揭露沙特聘用蘇丹傭兵幫助其在也門(葉門)內戰中打擊胡塞組織(Houthis)。

近年來,阿聯酋亦頻頻動作,強化自身在北非影響力,並遏阻伊斯蘭極端勢力擴張。《華爾街日報》即指出,阿聯酋在也門內戰中直接派兵對抗胡塞軍;也提供武器給利比亞軍事強人哈夫塔(Khalifa Haftar),資助他帶領的阿拉伯武裝力量(LAAF)多年。2021年聯合國蘇丹問題調查小組的報告即顯示,阿聯酋當時已經同時資助LAAF與蘇丹的RSF,並讓兩者互相支援、互相運輸武器。直到今日,阿聯酋的資源仍是取道利比亞、乍得(查德)等國運送給RSF。

此外,阿聯酋從2010年中期開始,悄悄在非洲沿岸多國設立軍事設施,包含也門、厄立特里亞(厄利垂亞)、索馬里、索馬里蘭、乍得、利比亞和埃及,展露從一個油元富國轉型為軍事影響力大國的野心。阿聯酋押注RSF也是為了維護其在蘇丹這個紅海扼要地區的投資建設,還有向蘇丹進口金礦等利益。

美阿交好模糊蘇丹戰火議題

但在外交舞台上,阿聯酋不忘積極扮演「和平推手」,且極力爭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交好。特朗普第一任期時,阿聯酋就與美國、以色列共同推動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打開近年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道路,促成巴林、摩洛哥、蘇丹和以色列建交。阿聯酋也積極為特朗普政府的加沙和平方案出謀劃策,不願與以色列交惡,但也提供加沙人道援助。

阿聯酋還是美方不可或缺的貿易盟友。特朗普今年5月親赴阿布達比,談成了高達2000億美元的多項協議。阿聯酋承諾向美方購買大量商業客機、投資1.4兆美元等,美方則在科技與人工智能產業大力協助阿聯酋,例如允許後者每年進口輝達(Nvidia)最先進的AI芯片(晶片)50萬枚。

《紐約時報》9月報導,阿聯酋總統的胞弟謝赫・塔赫農(Sheikh Tahnoon)旗下的投資基金,5月時向美國加密貨幣新創公司「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注資20億美元,該公司正是由特朗普家族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共同創立。儘管沒有證據顯示美阿貿易協議與特朗普私人公司的交易屬於直接交換,這些紐帶仍然史無前例地模糊了私人企業與美國政府政策之間的界限。

換言之,即便美國早已清楚RSF犯下種族滅絕等反人類罪行為,卻因為與阿聯酋的外交經貿關係日益密切,而不願介入阿聯酋資助RSF一事。美國代表在聯合國的譴責,也僅限於批評「外部支持」,從未點名阿聯酋。

正如哈德森表示:「阿聯酋在加薩重建、對俄金融壓力,或在加密貨幣與AI領域抗衡中國等議題上,都是美國廣泛戰略的核心夥伴。若要讓蘇丹議題在華府的外交優先權上升,美國就得犧牲這些高層利益——目前看來這不太可能。」

但他同時也指出,美國兩黨將RSF列為恐怖組織的共識正在擴大。今年8月,美國愛達荷州共和黨參議員里施(Jim Risch)在《2026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提出修正案,要求國務院、財政部與司法部共同評估是否將RSF列為恐怖組織,只是至今尚未有行動。

棘手的是,蘇丹正規軍(SAF)同樣曾被指控犯下虐待平民、法外處決與酷刑、阻擋人道援助等暴行。同時,SAF 也接受其他外國勢力資助,包含俄羅斯、土耳其、埃及與伊朗,而這並非美國與西方國家所樂見。

此外,各國更加忌憚蘇丹政府的伊斯蘭主義背景。蘇丹在2019年爆發政變,導致強人總統巴希爾(Omar al-Bashir)下台,但此前統治30年的執政黨是由濃厚伊斯蘭主義的穆斯林兄弟會演變而來,穆兄會被埃及、利比亞、阿聯酋等國皆列為恐怖組織。雖然布爾漢將軍出身軍系,也在2019年奪權之後對外盡力淡化伊斯蘭色彩,今年8月還開除了5名與穆兄會關係深厚的高階將領,但仍不足以說服外界。

美國9月才宣布,針對蘇丹財政部長易卜拉欣(Gibril Ibrahim)及SAF的民兵盟友「阿勒巴拉・本・馬立克旅」(Al-Baraa Bin Malik Brigade)實施制裁,兩者都被認定為「伊斯蘭主義者」。美國為首的四國和平倡議也強調,蘇丹的未來不能讓「與穆兄會有掛鈎的極端組織」所掌握。

目前,蘇丹軍方控制首都喀土穆、紅海沿岸的戰略港口蘇丹港及東部若干地區,而RSF叛軍則掌控西部與中部大片區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