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端周報:央視稱「全球抓捕」沈伯洋

端周報:央視稱「全球抓捕」沈伯洋

今天是星期一,11月10日,歡迎來到端周報

☁兩岸三地

台副總統蕭美琴突現身歐洲議會

副總統蕭美琴11月8日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突現身歐洲議會,並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發表演說,這是台灣現任副總統第一次現身歐洲議會。她說,來自中國的軍事和安全壓力日益加劇,台灣目標在2030年讓國防投資達到GDP的5%,同時強調「國際體系的完整性和全球繁榮,有賴一個強韌而自由的台灣」。

中國方面則對蕭美琴赴歐表示強烈憤慨,中國駐歐盟使團當日透過微信公眾號稱IPAC是「反華組織」,允許蕭美琴等「台獨頭面人物」進入歐洲議會大樓並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使團重申,敦促歐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稱對沈伯洋進行全球抓捕

中國官媒央視11月9日發布影片,聲稱可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等管道,對台灣民進黨立法委員沈伯洋展開全球抓捕及跨境司法合作。這是中國宣布將沈伯洋列入「台獨頑固分子」名單、重慶市公安局10月底依「分裂國家罪」對沈伯洋立案偵查後,再度大動作針對沈伯洋。

央視播出的沈伯洋專題影片長達8分鐘,聲稱沈創辦「黑熊學院」計畫訓練300萬名「勇士」。國台辦形容為民進黨與外部勢力扶植的「暴力台獨培訓機構」。媒體同時批評沈伯洋「長期攻擊陸配與台商」,甚至點名沈父在深圳經營貿易公司,稱其家族「靠大陸政策致富,卻在台灣鼓吹台獨」。罕見專題報導加上公安部門、法學專家背書,外界多視為北京擴大「輿論戰」的訊號。

台灣陸委會回應稱中共相關作法已違反國際公約,目的是為形塑對台的「治權覆蓋」,認為這不僅是針對立委,未來更可能擴及所有台灣民眾,讓台灣人自我審查。

2025年11月6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一名女子出現在基輔獨立廣場上為陣亡保衛者搭建的臨時紀念碑前悼念。攝:Alina Smutko/Reuters/達志影像

☀國際聚焦

美國參議院推進法案,欲結束政府停擺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40天,創下最長紀錄。參議院11月9日表決推進法案,為政府提供資金至1月30日,若最終獲參眾兩院通過並由總統特朗簽署,政府即可恢復運作。

共和黨同意於12月針對《平價醫療法案》(ACA)補貼延長進行投票,這是民主黨在預算談判中的核心訴求。法案內容還包括禁止聯邦機關在1月30日前裁員,並將補發所有聯邦雇員薪資。這項協議由民主黨參議員哈桑(Maggie Hassan)、沙欣(Jeanne Shaheen) 與無黨籍參議員安格斯金(Angus King)促成。沙欣表示她的首要任務是「重啟政府並延長醫療補貼」,認為協議是實現兩者的最佳管道。然而,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投下反對票,引發黨內部分不滿。

《路透社》指出,停擺影響已擴及糧食援助、國家公園及航空運作,即將到來的感恩節假期旅遊潮也可能受阻。白宮經濟顧問警告,若政府再不開張,第四季經濟成長恐轉為負值。

強颱鳳凰襲菲律賓2死,百萬人遭疏散

超級颱風「鳳凰」(Fung-wong)橫掃菲律賓,全國至少造成2人死亡、140萬人撤離,並引發洪水、山崩與強風等災情。菲律賓當局11月表示,這是近年威脅該國最嚴重的颱風,風雨半徑覆蓋全國三分之二地區。

國家災害應變委員會開放約6000處避難中心,安置9.2萬戶家庭,災情損害仍在評估中。鳳凰來襲前數日,颱風「海棠」(Kalmaegi)才在菲律賓造成至少224人死亡、135人失蹤,救援行動被迫中止。鳳凰是今年侵襲菲律賓的第21號颱風。科學家指出,過去20年超級颱風襲擊菲國的頻率已翻倍,總統小馬可仕於上週四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連續兩場強颱的災情。

⛇ 人類事/人類世

COP30開幕,美國高級官員缺席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11月10日於巴西亞馬遜城市貝倫登場,但美國華府未派出任何高層官員參加,凸顯特朗普政府對清潔能源與氣候行動日益敵視的影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樣未出席,但大會主席、巴西外交官科雷亞・杜・拉戈(André Corrêa do Lago)批評富裕國家對氣候危機的投入熱情下降,反而是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領先全球。巴西亦選用中國製電動車作為COP30官方接駁車,被視為氣候變遷領域美國退避領導地位、中國持續增強影響力的象徵。

來自194國的高層官員將在COP30討論如何實現《巴黎協定》將升溫控制在1.5°C內的目標,並規劃淘汰化石燃料的路線圖。主辦國巴西強調「落實承諾」,包括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容量提高三倍等,但各國仍對議程存在分歧,尤其是如何確保氣候資金到位。另一項重大議程包含確立全球氣候適應目標(Global Goal on Adaptation)的100項指標,該目標致力於提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熱議話題

近日社群平台廣傳一部虎鯨表演影片,攝影師以無人機拍攝2隻生存在法國廢棄海洋公園Marineland的虎鯨,依然在進行習慣的表演動作,引發全球廣大網友憤慨。該園閉園至今9個月,虎鯨的轉移卻屢屢面對困難,受到動物福利、經濟現實與公共政策交相阻礙。

欲知更多Marineland閉園與虎鯨受困的資訊,請期待端傳媒Whatnew與評論的分析。
2025年11月8日,塞內加爾達卡,總理烏斯曼·松科的支持者舉行集會,現場一名昏迷的支持者被扶離場。攝:Patrick Meinhardt/AFP via Getty Images

謝謝你的閱讀 如果你對本期「端週報」內容有任何回饋,歡迎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