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專訪以色列大屠殺歷史學者Daniel Blatman:在加沙發生的不是戰爭,是種族滅絕

以色列所做的是有系統地摧毀一個又一個的城鎮與村莊,表面上是作為「對哈瑪斯的最終打擊階段」,但實際上這根本不是戰爭,而是毀滅。

專訪以色列大屠殺歷史學者Daniel Blatman:在加沙發生的不是戰爭,是種族滅絕
2025年9月20日,加沙走廊中部努塞拉特難民營,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民帶著他們的物品向南遷移。攝:Eyad Baba/AFP via Getty Images
【編按】10月7日為加沙戰爭兩週年日,兩年間這裏的地景陡變,以色列戰線拉大,停火協議幾度協定再破滅,加沙更面臨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國際上對於這場戰爭的觀點,最初認定為以色列針對哈瑪斯的報復行動,而從今年開始輿論轉變,人們開始討論這是否是一場針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滅絕。端傳媒推出「加沙戰爭兩周年」系列專題,本文為第一篇,專門就「種族滅絕」的認定上去討論這場戰爭。接下來我們還將發表加沙記者的生存手記、被圍困的加沙地圖等專題文章,呈現此地此人的生存圖景。敬請讀者留意。

2025年10月7日是一個無從紀念的紀念日。在最狹隘的意義上,這標誌著人們目睹的、在加沙發生的一切已經持續了兩年:以色列對加沙的圍城、轟炸、斷糧;被屠殺的記者、醫護人員、老人、小孩、殘疾人;二十四小時持續的防空警報和無人機的嗡鳴;像廢紙一樣的停火協議;沸沸揚揚的關於國際法的爭論;無窮上溯的歷史語境;加沙消失的未來。

在這個節點,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一切?如何去描述這一切?

我們決定採訪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榮休學者 Daniel Blatman 教授。他是以色列國内最傑出的當代猶太歷史、大屠殺歷史學者之一,同時也是一名少有的在以色列國内公開發聲、譴責以色列對加沙的種族滅絕的知識分子。目前,國際上對於是否將以色列的行為定義為「種族滅絕(genocide)」仍有分歧,我們設想,要在這次訪談中,討論「種族滅絕」這一概念的法律和歷史意義,也希望了解作爲一名以色列猶太人,Daniel Blatman 如何克服内心的拒斥得出這一結論、並決心承擔起作爲歷史學者的責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