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一群極少數的金主,如何綁架整個美國猶太社群「支持以色列」?

「只要報紙裡出現看似對以色列有任何一絲批評的東西,編輯從一早就會有接不完的電話。」

一群極少數的金主,如何綁架整個美國猶太社群「支持以色列」?
2015年3月2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工作人員正在為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 AIPAC)的政策會議搭建舞台。攝:Jonathan Ernst/Reuters/達志影像
「端開卷」是端傳媒的全新欄目。這個欄目意圖用書籍的厚度來理解新聞的深度:每一期,我們會選讀一本能夠回應當下重大議題的作品,不追逐話題的表面熱度,而是挖掘問題的根源脈絡:政治的暗流、經濟的結構、社會的撕裂,答案往往藏在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思辨之中。

在談及美國政府對以色列的政策時,所謂「美國猶太社群遊說組織」(例如AIPAC)的影響力向來引發許多爭辯以及想像。但晚近半世紀以來,形塑政策、左右大眾論述的主要力量其實不是美國猶太社群整體的意向,而是極少數擁有美國猶太社群「代表權」的頭人。

這個觀點來自史丹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新聞學教授和資深媒體人Eric Alterman。身為美國猶太裔的Alterman在2022年底出版《We Are Not One: A History of America’s Fight Over Israel》一書,廣泛引用不同組織的檔案紀錄、不同人物的傳記資料,以及新聞報導、民調數據、其他歷史學者的研究,分析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社會、特別是美國猶太社群如何討論以色列。他的結論是:一群極少數人綁架了整個美國猶太社群,進而綁架整個美國社會談論以色列的方式。這些極少數的猶太裔菁英與以色列右翼政治人物亦步亦趨,而且近半世紀以來,美國猶太社群的組織「徹底不是民主產生:其效忠的對象是保守派金主,而非組織領導人宣稱自己所能代表的人群」。

這些少數金主不只有錢,更知道如何運用金錢影響政治,積極讓自己的聲音成為主流社會的主要參考對象,同時利用各種方法壓制社群內外反對的聲音。雖然以色列的猶太人遠比美國的猶太人更右翼,但多數時間,美國主流社會關於巴勒斯坦、關於美以兩國關係的辯論,卻反而比在以色列更受到壓縮,即使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自由派媒體上,對於巴勒斯坦觀點的陳述,甚至還比以色列的自由派大報《國土報》(Haaretz)來得更加單薄。原因正是這些寡頭金主的影響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