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周記是端傳媒的新欄目,逢周五刊出,除了介紹端的全新內容,也會將端編輯室的討論和思考帶到讀者面前。
我是在Threads上得知Charlie Kirk中槍的消息的。第一眼只是懷疑真實性,畢竟AI年代即使有片也未必為真。我在確認各家美媒都開了滾動更新之後嚇了一跳:31歲的Charlie Kirk可不是一個一般的極端保守派活動家或「KOL」,他可能是改變了整個美國Z世代政治圖景的人。甚至,如果我說他是年輕保守派中最耀眼的政治明星,是未來的共和黨總統提名人選的話,都不算是誇大其辭。
很老實說,任何一個對知識有基本尊重的人去看讓Kirk成名的「辯論」,應該都會生氣:先不說一個有團隊協助的大人去找18歲大學生「單挑」有多荒謬,也不說他的論點經常偏離事實;Kirk非常愛耍小聰明,愛進行沒有下限的人身攻擊與羞辱,完全背離智性辯論的原意,頂多就可以說是PR stunt。但對他的「辯才」或為人評價低下是一回事,他在2012年,年僅18﹑19歲的時候就創立「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實在是無比高明的操作:美國大學校園自由派氛圍濃厚,有保守傾向的學生是被邊緣化的少數,一旦有人給他們一個「共同體」,令他們脫離原子化,可以在校園政治「出櫃」,會員人數增長肯定是爆炸性的。
這也不止,Kirk本人自帶流量明星氣質,非常會玩媒體遊戲。在美國轉捩點出現之前,美國大學校園除了有campus Republicans(共和黨校園分黨),也有成立於1969年的老牌保守派組織「年輕美國基金會」(Young Americans’ Foundation;YAF),但後者現時的影響力卻遠遠不及轉捩點。2018年5月,YAF 的一份內部備忘錄遭外洩,YAF領導層在備忘錄裡警告其成員不要與轉捩點的人交往,指後者誇大其分會和全國活動數量﹑free ride其他組織的功勞,經常支持以羞辱別人為基礎的校園活動(例如2017年嘲笑性小眾的「尿布事件),而且為了活動人氣而與種族主義者和納粹同情者同台(如曾參加Unite the Right極右翼集會的種族主義另類右翼活動家Cesar Subervi最初被轉捩點列入「黑名單」,但轉捩點後來為了提高活動參與人數,而放棄了這個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