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八仙塵燃十年:灰燼裡的標籤、污名與火後人生

「以前很多人要在我身上貼標籤,我要很用力撕掉。現在就算他們要貼,我也不覺得真的貼在我身上。」

台灣八仙塵燃十年:灰燼裡的標籤、污名與火後人生
簡苑玲。攝:唐佐欣/端傳媒

【編者按】2015年6月27日台灣新北市的八仙水上樂園,一場大型戶外派對因可燃性粉塵引火燃燒,造成15人死、484人受傷的重大意外,也是至今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公安事故之一。

一場惡火在這群大多20初歲的青年男女身上,留下平均41%的大面積燒傷。十年過去,遭火吻的傷者如今多已跨入三十年歲。那年皮開肉綻的赤紅肌膚,現也癒合結痂,佈滿疤痕孿生的痕跡。

台灣八仙粉塵燃燒十週年」以三篇作為系列報導。「物件篇」以十年來傷者珍視的物件,作為火後人生的回溯。「親密關係篇」則聚焦倖存者災後的伴侶關係,直視她們浴火重生後的戀愛經驗,探究日常中幽微的言語、親密的陪伴中,如何修補生命裡不能抹除的燒痕。

本文為「標籤篇」,以「八仙事故」與隨之展開的種種污名作為提問,看待這場巨變造成的創傷,如何在刻板印象的陰霾下影響他們的生活。

他們的故事,來自公安事件的變故,也指引台灣如何記憶、看待以及回應創傷的提問與省思。

在昏黃的地下室,簡苑玲冷不防對我說了個故事:在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座被層層荊棘包覆的高塔,睡美人被困在沒有門也沒有樓梯的塔中,得靠自己逃離這座監牢。她將一條條的床單綁在一起,從窗口拋出,小心翼翼地攀著繩索而下。

一落地,眼前一頭惡龍張牙舞爪地襲來,她揮舞著刀劍戰鬥。她得逃出那處陰鬱的森林,每一步踩在荊棘上,她的雙腳也因而流血,滴落的鮮血卻開出鮮豔的花朵——荊棘之路終將開滿花朵,是她一直用來鼓勵自己的話。

她一直懷抱著這樣的寓言生活著。在那場意外中燒傷兩年後,她想為自己留下紀念,遂決定在身上烙印下受傷的記憶。即便此刻的她,全身在火蛇綑縛過後幾已體無完膚。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