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譚耀文:若時刻很困難,若風光不再予,若你明知不盡人意

石三郎未必就是大家所奚落般,留戀以前意氣風發的璀璨日子,也可以是,帶著自己已經死去的部份,無懼壞時代與艱難。

譚耀文:若時刻很困難,若風光不再予,若你明知不盡人意
譚耀文。攝:林振東/端傳媒
機會終於來了,卻不幸,落在一個風光不再的時間。

過去十八歲沒戴錶,不過有時間,在電影《拼命三郎》(2025)裡,由譚耀文飾演的失意中年石三郎,便總是戴著一隻壞掉的「金撈」(金色勞力士)。電影裡,年輕時做過威盡九龍油尖旺的江湖大哥,可惜江河日下,石三郎風光的日子一去不返,淪落到做夜總會代客泊車(幫客人代駕停車的服務員),卻仍然留戀以往美好日子,戴著那永遠不會再行走的爛錶。

2025年了,是非黑白,世界早已變了樣,香港亦已不是以前的香港,一部有關黑社會江湖的香港電影,還可以怎樣拍?別人笑石三郎放不低,日日發夢以為自己是江湖大哥。舊了?過氣了?被新時代、新社會淘汰了?第一次看《拼命三郎》的時候,確實感受到這份落泊與唏噓——但其實那已是一年前的事。當時電影已拍完一段時間,等完又等,卻礙於市道不景,仍然上映無期,只是在電影節有過兩場特別放映。與譚耀文的訪問,也是在那時進行。

相隔一年,香港本地影業持續萎縮,戲院一間接一間相繼倒閉,在最為慘淡的時勢裡,《拼命三郎》終於正式上映。從映期、宣傳標語到電影海報,同樣改完一次又一次,導演、演員亦不惜代價跑遍大大小小的謝票活動,然而,上映兩日票房僅收 38 萬港幣,似乎改變不到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殘酷差距。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