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戰第三年回顧:烏克蘭的危機與希望

當俄軍重新在戰場上建立起對烏軍的巨大優勢,烏克蘭還有勝算嗎?

烏戰第三年回顧:烏克蘭的危機與希望
2025年2月9日,俄羅斯襲擊烏克蘭期間,烏克蘭頓內茨克州科斯蒂安丁尼夫卡鎮居民娜塔莉亞正在收拾孫女的玩具,這些玩具散落在她家各處。攝:Anatolii Stepanov/Reuters/達志影像

0.61% 國土的血戰

2025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進入第四個年頭。戰爭的第三年仍是消耗戰,但2022年烏克蘭秋季反攻後形成的均勢僵局已被打破。俄軍重新在戰場上建立起對烏軍的巨大優勢。根據親烏戰場開源信息平臺DeepState的統計,過去一年,俄羅斯佔領區面積擴大了近3700平方公里。

在戰爭第二年,兩軍往往只能每天推進數百米甚至數十米,那麽在第三年,出現了越來越多俄軍每日推進數公里的情況。在俄軍的巨大壓力下,烏克蘭的防綫多次出現重大漏洞,俄軍多次獲得作戰級(operational)突破。

起初,俄軍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武器上。自2023年末起,俄空軍開始將裝配有滑翔套件的航空炸彈大規模投入使用,開始能夠從安全距離撕開烏克蘭要塞化防綫。但對烏克蘭而言更致命的是,美國的援助法案在衆議院被阻撓半年之久,烏軍在前綫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彈藥危機。而當2024年4月該法案終於通過,軍援武器逐漸重返烏克蘭,烏軍已經喪失了大量長期精心經營的防綫和精銳作戰人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