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翁子光《爸爸》專訪:香港電影進入了最誠實的年代

「其實香港好大程度上現在比內地更嚴格,對我來說,比內地還敏感。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被人監察。」

翁子光《爸爸》專訪:香港電影進入了最誠實的年代
香港導演翁子光。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人過去有段時間會說「不想記起 未敢忘記」;翁子光認為現在是相反──很想記住,但必須忘記。

翁子光導演新作《爸爸》取材自2010年香港新界荃灣享和街一宗倫常慘案,十五歲患思覺失調的兒子於寓所內先後砍殺其母及妹,獨留下父親,面對一切殘餘。荃灣是翁子光成長的社區,至今他仍然住在那邊,偶然,也會經過事發的街。

為免影響當地居民,電影取景的地方實際上是在九龍的土瓜灣美景街。翁子光的辦公室剛好就在附近,從2007年拍攝第一部電影《明媚時光》開始,一直在那裏。

許多訪問都有提到,《爸爸》的劇本原先是約十年前由另一位導演委託翁子光所寫,結果那位導演沒有拍成電影,幾經交涉終於把劇本贖回手上,才有現在的作品。這些年來,當然很多事情都改變了,香港改變了,翁子光在《踏血尋梅》後有一部受到不少批評的合拍片《風再起時》,也擔任了何爵天《正義迴廊》的監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