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馬61】《默視錄》專訪:新加坡電影國際經驗,「打開心胸,接受不一樣的電影」

「新加坡打從底就是人造的,這地方總帶有一個幻想,像我們是熱帶,所以就對雪有幻想,有種慾望。」

【金馬61】《默視錄》專訪:新加坡電影國際經驗,「打開心胸,接受不一樣的電影」
《默視錄》劇照。圖:傳影互動提供

第61屆金馬獎創下718部報名影片數量最高紀錄,同時也是史上最多外籍影人入圍,繼去年由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與《五月雪》大放異彩,今年亮點轉至新加坡:包括《白衣蒼狗》(曾威量、尹又巧導演,入圍7項)、《默視錄》(楊修華導演,入圍6項)、《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婁燁導演,入圍3項)在內的三部作品,都有新加坡參與合製。

當中,由台灣與新加坡、法國、美國合製的《默視錄》,除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音效共六項提名之外,亦榮膺金馬影展開幕片,早前更勇闖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本文採訪導演楊修華和義大利/台灣籍製片陳璽文(Stefano CENTINI),談談電影劇情中關涉當代監控社會與人性邊界的探討、作品及製作工業內的新加坡特質,而如何將蔡明亮御用主角李康生在今次拍出「有別於蔡明亮電影的另一層面貌」,也是矚目焦點之一。

導演楊修華。攝:陳焯煇/端傳媒

空前監控時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