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十年後,我相約中學「政改關注組」的同學和老師見面

「你們覺得當時相信的東西,現在還相信嗎?」

十年後,我相約中學「政改關注組」的同學和老師見面
2014年9月26日,香港政府總部外舉行的學生罷工期間,中學生拿著寫有「開閘」叫口號。攝:Lam Yik Fei/Getty Images

【編者按】「不重磅記者自留地」是端傳媒的專欄,由來自不同地區的記者輪值書寫。這些故事也許並不重磅、也非必要,卻是記者生涯中,讓我們心癢難耐、不吐不快的片刻。今年,本文的記者很多時候會想起自己14歲的那年,那時她唸初中,是班長、身邊人眼裏品學兼優的學生,那時,在香港參與公民社會,平常不過。

在我的 Facebook 版面,右邊廣告欄下有一項「你的專頁」,寫著「XXX政改關注組」——「XXX」是我中學英文名縮寫,專頁是我跟幾位同學在2014年9月初成立的。雨傘運動前夕,學民思潮醞釀中學生罷課,有來自逾百間中學的學生響應號召,成立校內關注組,我們是其中之一 。

十年前我唸初中,14歲,是女班長、老師眼中品學兼備的學生。那年代還有通識科,公民社會總是熱哄哄:反國教、香港電視(HKTV)爭取免費牌照,反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參與政治很平常不過。2014年暑假,佔中如箭在弦,我和幾個同學去了學民的簡介會,之後一腔熱誠,即場留下了姓名跟校名,回校組織關注組。

之後一個學期,由夏到冬,我們派黃絲帶、寫有關罷課跟政改方案的文章、在學校放置貼了佔中資訊的壁報板。後來運動落幕,關注組動態愈來愈少,Whatsapp 群組內的討論靜止於2015年初,之後再沒有新訊息,連2019年時也沒有。期間我去了外國,同學間沒碰面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