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台積電晶片如何流向華為?美中科技戰下,全球供應鏈的裂隙浮現

若美中科技戰持續,台灣廠商恐怕沒其他選擇,必須因應美中持續脫鉤的局面。

台積電晶片如何流向華為?美中科技戰下,全球供應鏈的裂隙浮現
2024年10月1日中國重慶,國慶期間,華為和蘋果的商店在一間購物中心內。攝:Cheng Xin/Getty Images

10月下旬,路透社報導指出,科技分析公司 Techinsights 拆解華為人工智慧晶片的代表產品——昇騰(Ascend)910B——後發現,其中的核心尖端晶片是台積電所製造,台積電也迅速主動向美國申報此事。剎時間輿論紛紛質疑,華為如何取得台積電製造的先進晶片?因為早自2019年,華為公司即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台積電依法不得向華為提供晶片。多數人也不相信向來強調法遵與信用的台積電會因為商業利益而涉險。

那麼,如果真的在華為新產品中發現台積電製造的晶片,究竟晶片是如何從台積電手中流向華為公司?據目前有限的報導,有猜測指,華為可能透過未受管制的「白手套」公司向台積電下單,再由「白手套公司」轉給華為。

這件事之所以如此轟動,是因為台積電掌握世界晶片的供應,而華為做為中國科技公司的代表,一直是美中科技戰的首要目標,華為象徵中國科技、其背後就是中國政府。而即便拜登(Joe Biden)和特朗普(川普,Donald Trump)選戰打得火熱,兩人對華為打壓的禁令,可說是一棒接一棒,難得地具有高度共識。

特朗普時代開始的科技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