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坐落在三藩市灣區,常年是美國民主黨的票倉。 在 2016 年,來自科技行業的超八百萬美元的政治捐款中,有 95% 都流向了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相比之下,當時只拿到矽谷地區1% 政治獻金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則被淹沒在美國科技中心的一片藍海之中。
而今年總統大選,一向以進步政治為象徵的矽谷科技業,卻似乎來了個政治大轉向,將政治希望寄於特朗普及其所在的共和黨。 六月,知名風險投資人薩克斯(David O. Sacks)為特朗普募捐一千兩百萬美元;曾是風險投資人的凡斯(J. D. Vance)在七月成為特朗普的競選夥伴。 同在七月的特朗普遇刺案後,曾在 2020 年投票給拜登的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公開宣布支援特朗普競選;十月初,出現在特朗普造勢大會的馬斯克告訴選民,只有投票給特朗普才能「保護美國的民主」。 知名基金 a16z 的合夥人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和霍羅威茨(Ben Horowitz)也加入這位特斯拉創始人的行列,宣佈將捐款給特朗普團隊。
美國運輸部長、民主黨人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表示,科技業對特朗普的熱忱不難理解:挺特朗普的科技大鱷是有錢人,而富裕階層自然投票給共和黨。 但此類「經濟決定論」卻難經推敲:並非一夜暴富的矽谷、曾經被視為進步主義政治的搖籃的矽谷,如何解釋它的「右轉」,和正在這個領域興起的科技右翼新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