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中港股市狂歡,與中國特色的「急轉彎」治國

當大象感到痛楚,轉身奔跑,那就地動山搖。

中港股市狂歡,與中國特色的「急轉彎」治國
2024年1月23日,香港,中環店鋪窗戶的倒影。攝:Paul Yeu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從A股熊氣漫天,「中國經濟見頂論」甚囂塵上,到中港資本市場高歌猛進,「中國經濟光明論」再次回歸,中間只隔了一個新聞發佈會、一個政治局會議。

這將是載入史冊的一週。在2024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三大部門聯合開記者會,宣布多項超預期的寬鬆貨幣政策支持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包括降準(下調銀行存放在央行的準備金比例)、降息、降抵押貸款利率,以及放開8000億人民幣流動性於國內股票市場。當日A股市場漲勢如虹,強勢收復2800點,創四年來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這只是股市久旱逢甘露的第一場雨,兩日後的政治局會議是真正的疾風暴雨,會議承認經濟問題,強調「正視困難」,明確加大財政刺激力度,釋放迄今最有力的拼經濟信號。

由此,中港資本市場的陰霾一掃而空,打破多項紀錄。在國慶假日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股票市場開盤35分鐘即破萬億,創歷史最快萬億交易額紀錄;滬深成交額單日突破2.59萬億,創歷史新高。而港股亦在10月2日至4日持續上漲,恆指升7.59%,升至兩年半高位。

這輪強勁的政治信號和政策組合拳打破常規,固然值得認真解讀當中的政策脈絡,但更深層的意味是,宏觀調控的急轉彎同樣揭示中國體制的深層次問題。放眼近年的中國,這種急轉彎治國模式似曾相識,甚至屢見不止,從房地產監管、科企教培重錘到「動態清零」突然結束,每個問題都累積到足夠大才引起最高層的介入;但一旦介入力度超大,很可能帶來反效果,甚至埋下另一個危機的伏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