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端傳媒九週年:聽見自己的聲音,看見更大的世界

端傳媒九週年:聽見自己的聲音,看見更大的世界
插畫:Mantha Mok

親愛的讀者,

「自從我不看新聞之後,我的狀態好了很多……」

這是最近一場端傳媒會員活動上,第一位起身發言的朋友吐露的心聲。站在台上的我,深受觸動,很想立即回應。只是要等到接下來的討論過半,我才終於找到想說的話。

可惜,他已經離開了。

走道邊,那張空了的椅子,在我的記憶中停留許久。

大家越來越習慣於相信「真相不可得」。我們越是試圖理解如今面臨的喧囂與沈默、構建與操控、差異與隔離,就似乎越能印證這樣悲觀的想法。過程中,我們對「新聞」二字,失去了許多信任、期許與想像。許多人選擇回到自己的舒適區,許多人選擇對一切表示懷疑,乃至有人乾脆關上眼簾、堵上耳朵,不再讓新聞進入自己的世界。

端是一家數字媒體,誕生於全球信息生態天翻地覆的這十年,我們服務的是處在大不相同的新聞生態和地理位置中的多元讀者,因而更能體驗這個時代的窒息、倦怠和無力。

我理解那位提早離席的朋友。哪怕身為這樣一家媒體的總編,我與大家一樣,也要學會偶爾阻擋信息流,獲得喘息、保護自己的空間。

但,我更想邀請他、也邀請你,想像另一種可能:

如果我們不是迴避,而是主動清晰地提出對新聞的需求和對新聞媒體的要求呢?

沒錯,我們無法直達一個精彩多元、健康蓬勃的新聞生態。但端——至少還有端——仍在因你對專業而有溫度的新聞的要求,一日又一日地驅動著自己。

當你從端的報導中獲益,當你對不同觀點做出回應,當你成為會員,當你告訴我們哪裏做得不錯、哪裏須得加強,都是你與我們一起,在為一個值得你信賴、與你一路成長的新聞平台而努力。

謝謝你。

我希望,端是一間屬於你的新聞媒體,一間與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聯結深厚的新聞媒體,一間你所需要的、你有要求的新聞媒體,因為我們同樣需要你。

我們無法預見這個世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在路途中找到自己的聲音和夥伴。

我渴望端能給你帶來一種歸屬感——你可以在端,聽見自己、看見彼此、嘗試理解、展開辯駁、追尋正義。這裏有你熟悉的聲音,有你眼裏的世界,但同時,聲音可以更複調,世界能夠更豐富。

為此,端在做出一項又一項的革新,你已經看到了許多,而更多變化也已啟程、走在路上。

你一定留意到,過去這一年,端引入了更多樣的新聞形式:

即時新聞:當新聞碎片化出現、演進又被忘卻,保持關注和謹慎判斷,越來越耗力:我要了解多少新聞?我接觸到的是真實的信息嗎?端的即時新聞,希望成為你在處理信息洪流時的一份助力。在「日報」挑選出與你最為相關的每日新聞之外,「Whatsnew」用準確簡潔的文本,幫你迅速理解這些新聞背後的脈絡。

音頻新聞:新登場的還有「新聞,這樣聽」——在播客的世界裏,我們開啟了中文音頻報導的嘗試。每週三、週五,「端聞」用音頻呈現專業在地的報導,提供親密沈浸、清晰內省的聲音,創造端與你相遇的全新場景。

深度報導與評論:這一年,我們的深度內容繼續拿下諸多新聞大獎,也與世界各地的媒體機構深度合作,還透過專業記者陪伴訓練項目,尋覓和支援中文世界深度報導的人才。在端傳媒九週年的專題頁,你也會一如既往看到端最為精心製作、來自中港台和國際現場的重磅專題。

正是因為認真聽取了會員的反饋和期待,我們才展開這些新嘗試。感謝兩萬名會員的支持,我們能夠一日又一日,持續生產出新的報導。

今天加入端傳媒會員,或升級現有會籍,可享九週年特別優惠:尊享會員5折暢讀會員6折

九年了。

九年不短了,一個人骨髓深處的細胞,該已經在這期間再生了一次。

再生過程中的我們並不完美,與我們渴望成長為的模樣還有距離。我們還是會出錯、還可以做更好,我們需要你的監督和反饋。無論你此時身在何處,謝謝你一直以來的要求、支持和陪伴。

第十年,端的聲音和世界,因你而響亮,為你而寬廣。

端傳媒總編輯

甯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