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兩個月內引發數次爭議,邀請王小帥擔任評審「國際新導演競賽」受到質疑,迴響頗大。由專頁「無影無蹤」發聲,王小帥與《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在影片剪輯發聲生分歧,導致胡波後來離世,希望台北電影節官方給出解釋,電影節很快已撤回向王小帥的邀請,本文截稿前,王小帥先後兩次回應,指導演胡波去世一事不應自己負責,事件很多說法是對他的中傷,胡波母親楚延華表示反對。《大象席地而坐》是導演胡波的遺作,曾先後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和第37屆金像獎最佳亞洲華語電影。胡波也獲得無數支持者,其中不少網友表示此前不清楚其中他與王小帥的分歧。
端傳媒試梳理此次爭議與其中的六個疑問。
問:台北電影節為何引起數次爭議?事件發展為何?
2024年5月27日第26屆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公布入選名單及評審團陣容,其中由王小帥擔任主席,他將與其他四位評審一起,共同選出「最佳影片」及「評審團特別獎」得主。根據官網介紹,「國際新導演競賽」自2005年起舉辦,原名「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為台灣唯一針對新導演首部及第二部劇情(narrative)及非虛構(non-fiction)長片所舉辦的國際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