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一個月前,台灣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出現了一個名字《再愛一次》(Mai)。數據顯示,這部電影於4月12日在台上映的第一個週末,就以305萬新台幣(約73.8萬港元)的數字,衝進全台排行第五名,更高居當週新片賣座第二名。在電影景氣衰退的年頭,如此「戰績」可謂是個不可忽略的現象。然而有趣的是,絕大多數台灣觀眾對這部電影,卻既沒有聽說過,也大概沒有去觀看過,連臉書各大電影社團也未曾見到討論聲浪。
這是一部逃過台灣人法眼的隱形電影嗎?更不尋常的是,過往台灣電影票房有所謂淡水河以北、以南約1:1分佈常態之說,也就是說雙北(台北市和新北市)地區的電影院,通常要佔一部電影總票房的大約一半。然而《再愛一次》在首週末創下的305萬票房中,來自台北市的卻僅有45萬,可以說這一次,台北地區在一部熱門電影的市場裡竟然幾乎沒有存在感。
是哪些人傾巢而出,趕往那些台北以外的電影院,為這部幾乎沒有聲息的電影買票入場?而這些觀眾又是從哪些資訊管道,得知這樣一部幾乎沒有在台宣傳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