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記者的現場:從與禁令賽跑到邁向通稿時代

近年中國重大事件現場,記者要突破封鎖線的難度越來越大。月中燕郊爆炸,央視記者受阻撓,記協發文回應,但網絡輿論並不買帳。

中國記者的現場:從與禁令賽跑到邁向通稿時代
2024年3月7日,中國北京,兩會期間,大批中國記者採訪一名外國記者。攝:Ng Han Guan/AP/達志影像

3月13日清晨,中國河北三河市燕郊鎮發生爆炸事件,造成7人死亡,27人受傷。事發地距離北京30多公里,不少國內外媒體記者很快趕赴現場。當天中午,兩名央視總台記者在直播連線和採訪過程中受阻,黑衣警察推搡著將記者帶離現場,相關視頻畫面很快在網絡流傳。夜晚九時半,「中國記協」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以《正當採訪是記者權利》為題的文章,提出地方政府「為記者採訪提供便利,不能為了控制輿情,簡單粗暴阻撓媒體記者正常履職。」

這篇文章當晚傳播廣泛,很快累積10萬+閱讀量。中國記協文章還指出,記者報導可以回應民眾關切、制止謠言傳播;官方通稿不會面面俱到,媒體對信息補充尤為重要。不過,儘管這篇文章由官方發布,網絡輿論仍不買帳,「記者去了只會添油加醋,顛倒黑白,現在的報導哪還有公正可言」「第四權是不是跳太久了想試試踩在第一權頭上了」。也有人認為,央視採訪受阻事件,意外撕開一道口子,將中國媒體的困境暴露在公眾視線中。

事實上,近年中國重大事件現場,記者要突破封鎖線的難度越來越大。從與禁令賽跑、刪稿,到事前審稿、等待通稿,新聞現場變得越來越模糊。端傳媒與幾位多年奔走在新聞現場的記者聊了聊,他們怎麼看央視被阻事件?他們的現場是什麼模樣?曾經擁有記者證和不曾被官方認證的他們,對近年的新聞現場變化有什麼觀察?沒有特權的記者會受到什麼阻力?

胡宙,攝影記者,入行五年以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