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其實你返工有咩做㗎?」——這個問題,你有問過別人或被人問起嗎?
這個來自日常的問題,啟發我們開啟「返工這回事」這個新欄目。在當代社會,工作主宰我們的生活,既定義個人的身份,亦維繫社會的「正常」運轉,但在「隔行如隔山」的區隔中,我們並不容易看見彼此——從恆常的工作勞動,到行業內的語言詞彙、職場文化、人際關係、性別分工、權力層級以至價值體系。藉此欄目,我們希望打破邊界,深入聆聽多位「打工仔」的行業見聞,不但走進社會各行業的「貼地」日常,亦從職業的視角觀照當代社會的切面和現象。
踏入2024年,香港新一屆區議員走馬上任。政府改制後的首屆區議會,無論是深耕社區的資深區議員,還是2019年冒起的素人區議員,只要不屬建制陣營都「入閘」無門,全面清零。他們既失去服務居民的機會,也面對實在的失業問題。同樣失業的,還有數十名歷經2021年宣誓風波和辭職潮的剩餘「非建制派」區議員助理。這期「返工這回事」訪問非建制派區議員助理阿明(化名),過去10年他先後擔任5位區議員的助理,曾在常規下工作,也親歷反修例運動後的區議會例外時刻。從他的視角出發,我們將看到地區工作者親歷的大事小事煩心事,也看到政治浪潮如何與社區共振。
粉碎紙張、收拾辦公室、點算歸還政府的物資,並和街坊好好說再見,在議員助理生涯的最後一個月,阿明忙中帶閒,迎接這場預先張揚的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