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馬獎《石門》中日導演專訪:不想去定義女性就是要柔軟抑或堅強

「我其實也想寫一個很有力量、很聰明的女性角色,但我們和很多年輕人接觸,發現她們對世界的看法,是比較接近躺平的狀態。」

金馬獎《石門》中日導演專訪:不想去定義女性就是要柔軟抑或堅強
《石門》導演黃驥和大塚龍治。攝:陳焯輝/端傳媒
家禽在食物鏈裡最容易被宰殺吃掉,黃驥覺得女性也是人類社會裡最容易成為獵物的;而石頭就像女性生活中經常要遇到的各種阻礙,她撞到以後,自己也變硬了,生存能力因此變強了,不是好也不是壞,就是一個變化。

第六十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座由電影《石門》抱得。這部影片由黃驥和大塚龍治共同執導,講述湖南長沙一名女大學生未婚懷孕的故事。

雖然是最終大獎贏家,但其實此前,《石門》在五部入圍者裡也屬異數,這樣講不是因為題材罕見,而是整部片有如家庭作坊的拍攝方式,不僅對工業化掛帥的台灣影視環境來說難以想像,可能還打破了該獎項的歷史紀錄──《石門》的攝製團隊只有三人。

導演黃驥,身兼製片、美術與場景經理;導演大塚龍治,身兼攝影、燈光、美術與錄音指導;另外再加一位現場錄音師。少數比較複雜的場景,才有一位副導、兩位美術來幫忙,但基本上就是三人。至於演員,清一色全是素人;素人之外,還有黃驥的家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