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再沒有真正的風花雪月:言論審查下,文化潮流與明星雜誌裡,誰消失了?

「盡量不要寫」已是基本遊戲規則,再挑出敏感句子刪一刪;遇到敏感文章,找辦法與作者說不如不要寫;太敏感的題目乾脆不要做。

香港,再沒有真正的風花雪月:言論審查下,文化潮流與明星雜誌裡,誰消失了?
黃耀明與何韻詩的人像照片,多年來在不同雜誌的封面。

一個月不在香港,旺角的話題已換了幾轉——這曾是很多人對潮流香港的感嘆,在這裡,潮流文化與城市一起高速運轉,被視為本城常態。K就在香港一家潮流雜誌任職編輯,快速輪轉題目與人面,本是日常,只是最近幾年,她感覺自己的工作更累了。

最近幾年,指的是2019社會運動之後,次年新法令降臨香港,再經歷疫情波折、移民潮與解封,香港社會面貌持續變化。對K來說,變化不僅是電視報刊上政治、法治、社會等新聞報導,竟也關涉起與這些領域看似完全不相關的、自己的本業來。曾經,每期雜誌訪問什麼明星,端看娛樂風向,編輯喜好,品牌表達,夠不夠有型、潮流、親民與否,話題度如何⋯⋯而今,卻要多出另一些標準,被訪者是黃,還是藍?明星封面,竟也要考慮政治立場?

似是什麼空間在被擠壓,K覺得自己雖是做潮流雜誌,標榜的是文化價值與潮流美學,有時卻彷彿突然置身風口浪尖,選哪個星?避開誰?筆下如何講?講多少?什麼不能講?⋯⋯

「這是香港的一種畸形,再沒有真正的風花雪月,連所謂風花雪月,我覺得都充滿政治涵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