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前路坎坷?烏克蘭夏季反攻的失望與希望

本文試圖對目前烏克蘭戰場的軍事局勢做一簡要的總結和分析,並探討這一局面背後可能的經驗教訓和未來的局勢發展。

前路坎坷?烏克蘭夏季反攻的失望與希望
2023年8月12日,烏克蘭士兵向俄羅斯陣地發射迫擊砲。攝:Libkos/AP/達志影像

2022年開戰以來的戰場形勢

自從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衝突於2022年2月全面爆發以來,戰事已經歷經數個主要階段。在最開始的俄軍進攻階段(2022年2月-4月初),俄羅斯成功佔領大量烏克蘭南部領土,但對首都基輔和北部區域的進攻以失敗告終。這標誌着莫斯科沒能實現最開始的「政權更迭與全國壓制」的戰略目標。

隨後,俄軍將自己的主要火力與兵力集中在頓巴斯地區。在2022年的頓巴斯夏季攻勢(2022年5月-7月)中,俄軍以巨大的消耗和傷亡為代價拿下了烏克蘭東部的北頓涅克-利希昌斯克雙子城。但這一慘勝極大惡化了俄軍防線空虛和軍備不足這兩個問題,為隨後的烏克蘭秋季反擊奠定了基礎。

從2022年夏末持續到冬季(2022年8月-11月)的烏克蘭反擊,在南部的赫爾松州與哈爾科夫州幾乎同時展開。烏克蘭在赫爾松的攻擊最開始並不順利,但他們在哈爾科夫方向發起的突然襲擊突破了俄軍空虛、疲憊的防線,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收復了大量領土,將俄軍全部趕出哈爾科夫州,並將戰線推進到頓巴斯邊界。與此同時,在持續的消耗戰與炮火打擊之下,第聶伯河右岸的俄軍陣地逐漸難以維持。俄軍新的戰場指揮官蘇洛威金將軍將部隊撤回河對岸,烏克蘭得以收復赫爾松州首府赫爾松市。

兩軍隨後各自開始重建在之前的衝突中的損失與消耗,戰場一度陷入相對平靜。俄軍於2023年冬開始發動多個方向的「冬季攻勢」,但是除了在東部城市巴赫穆特之外並沒什麼實質收穫。在瓦格納軍事公司與俄軍正規軍不顧代價的猛攻之下,已成一片廢墟的巴赫穆特城終於在5月被俄軍佔領。這場戰鬥除了大量消耗兩軍力量之外,並沒從實質上改變整體的戰略走向與格局。

事實上,由於巴赫穆特地形易攻難守,在俄軍宣布拿下城市不久,烏克蘭軍隊馬上就開始了針對巴赫穆特方向的反擊,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在巴赫穆特戰事如火如荼進展的同時,烏克蘭從2023年初開始大量組建全新的、超過十個旅規模的作戰單位。這些部隊將由西方盟國提供的武器裝備武裝,並嘗試採取北約式的作戰風格,以圖在2023年春夏季前後發動大規模反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