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好萊塢的暑期檔,AI擔了創意匱乏的罪名?

罷工也許不能阻擋AI的發展腳步,但好萊塢是時候反思自己對於創意的傲慢和忽視。

好萊塢的暑期檔,AI擔了創意匱乏的罪名?
2023年7月14日,美國洛杉磯,好萊塢演員和編劇工會罷工,爭取更好的薪酬及針對人工智慧(AI)的運用應有保障措施。攝:David McNew/Getty Images

近兩個月與電影市場暑期檔「火爆表現」相對應的,是好萊塢罷工行動的進一步升級。除了從5月初開始的編劇大罷工外,演員也從7月開始參與到罷工中。今年發生的好萊塢罷工勢必會對接下來的大量好萊塢作品帶來深遠影響,不單是漫威等廠牌已規劃明確檔期的影片集體延誤,已經完成製作的《沙丘2》《水行俠2》等電影也有可能因演員不會參與宣傳而調檔。

本次好萊塢大罷工會以什麼樣的姿態收尾暫未可知,但毫無疑問的是本次罷工勢必在好萊塢歷史上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樣大規模的對抗是內部衝突的一次激烈外化,暴露出來的是目前的好萊塢系統,已經到了不得不徹底將矛盾和問題擺上台前才有可能解決的事實。所以僅僅將罷工事件歸於AI帶來的行業衝擊,儘管有些以偏概全,但階段性回顧這個暑期檔,從正在進行中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式接力競爭(並仆街)中,能窺見當下好萊塢大廠的困境,本質上也是一種AI式的內容同質化危機。

在年初做新片展望時,任誰都很難不承認今年的暑期檔是超豪華的陣容。暑期檔本就是兵家必爭之檔期,更不要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大片都或主動或被動地定檔在了23年的暑期前後。這其中有迪士尼曾經的金字招牌——動畫改編真人電影《小美人魚》和皮克斯《元素方城市》;索尼派出飽受關注的蜘蛛人動畫電影續集《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打頭陣;華納祭出了「史上最好超英電影」《閃電俠》以及年度爆款預定《芭比》;環球則在貢獻出年冠《超級馬里歐兄弟》後,又拿出了最賣座系列《Fast X》和諾蘭導演的《奧本海默》;派拉蒙更是掏出了看家的IP出來——《變形金剛》和《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續集。這樣密集的配置,以每周幾乎一到兩部大片的節奏輪番登場,那場面應該是好不熱鬧才對。但暑期檔已過大半時回望,結果卻相當不盡如人意——除了少數幾部評價尚可的作品外,幾乎每一部都在虧本和大虧本的邊緣徘徊。從內容的角度出發,上述影片基本呈現出兩種特徵,背後也都指向了好萊塢創意缺失的根本困境。

2023年7月21日,美國洛杉磯,《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電影海報掛在劇院外。攝:Eric Thayer/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7月21日,美國洛杉磯,《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電影海報掛在劇院外。攝:Eric Thayer/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